秦赵会盟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西南1公里处,古台建在渑水、羊河汇流的台地上。
2024年6月25日,我们大西北自驾游来到渑池县。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昭襄王(公元前282一公元前280年)三次发兵攻赵,赵国失利而不屈服。秦国为征服赵国,又实行政治与外交上的斗争。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人告诉赵惠文王,为使两国和好,双方可在渑池会盟。陪同赵王前往的是赵国上大夫蔺相如。秦王与赵王会饮时,胁迫赵王鼓瑟,并令史官记入秦史,使赵王感到无比难堪。这时,蔺相如正气凛然地强请秦王击缶,亦令赵国史官记入赵史。秦国官员不服,胁令赵国割15城给秦王祝寿,蔺相如以命相搏迫请秦国割都城咸阳给赵王祝寿。
如此针锋相对,舌枪唇剑,直到宴会终了,秦王也未能捞到丝毫便宜,只得与赵王言归于好。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战争,双方士兵以土埋藏兵器以示友好,并筑成会盟高台。
此会盟台历经多次修葺与重建。明万历年间首次建亭,后遭毁。清嘉庆年间重建碑亭,再遭损毁。民国时期,卫立煌等人倡议重修,历时四年完成。“文化大革命”期间,会盟台受到破坏,仅存台顶碑塔。
我们爬到台上,见有一座纪念式会盟亭。经了解:现在的会盟台是渑池县人民政府1985年在原存遗迹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地平至亭顶高22米,其中台高14米。东西两面各砌台阶52级。台上亭高8米,系双层八角挑檐尖顶式仿古建筑。亭正中竖一四方碑碣,西面为“重修古秦赵台碑记”,东、南、北三面分别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楚图南等的题词。
章士钊先生曾写有《唐多令·为郭昌锦题渑池会盟台》:露蚀土花台,英雄泪满揩。看江山、胜迹重开。咫尺渑池吾未到,闲抚缶,也兴哀。 碧血溅黄埃,书生语壮哉。信文章、总是童骀。堪笑河南俞学政,将犬子,比雄才。秦国和赵国通过会盟方式找到了一个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从而避免了战争。这种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思想,以及相互尊重和友好相处的精神,是中国古代和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古秦赵会盟台还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智慧和勇气,这种智慧和勇气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可贵的组成部分。 -----大西北旅行记之46
来源:公众号“中原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