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为《品读》2025年第1期内容

“偷感”,是我从新来的实习生那儿听来的一个词。它并不是说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才偷偷摸摸,而是反映一种拘谨、畏缩、瞻前顾后的社交心态,或者因不自信表现出的扭捏行为。因此,有“偷感”的人只想在人群中做个“小透明”,不愿被人注意,不愿被世俗围观,怕别人议论自己和误会自己,如果能在身上披上一件可以隐身的魔法小斗篷,自由穿梭于不得不抛头露面的各种社交场合,那再好不过了。

你是有“偷感”的人吗?有一次朋友聚会,我顺便发起一个小调查。而朋友们的回答,则是五花八门。

“谁还没有个心存‘偷感’的时刻呀!有一阵子想减肥,但没有胆量说出来,怕别人知道了都来关注:今天有没有吃零食啊?午餐怎么带了这么多菜?昨天跑了多少步……所以也只能偷偷摸摸地实行‘减肥大计’,下班后一个人在家跟着视频练瑜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老板安排我做一个项目的小组长,每次要和一些资深的老员工对接事情的时候,心里就很忐忑,能微信交流的绝不打电话,能打电话解决的绝不面对面……必须碰面的时候,就要做很长的准备工作和心理建设,怕被老员工笑话我考虑问题不成熟。”

“第一次被评为优秀员工,要在年终总结大会上作为员工代表发言。轮到上台时心里已经小鹿乱撞,站在台上更是手不知道放哪里、目光不知落何方,还生怕这份不自在被大家发现;会后看同事们发的朋友圈照片,发现自己的表情好僵硬,像旧时没走出过大宅门的小丫头……好羡慕那些处事落落大方、充满自信的人啊。”

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我不禁想起成长过程中,曾经有过的“偷感”时刻:小时候,上学和放学路上最怕碰到在村小任教的老师,因为要打招呼,所以很远看到老师的身影就会故意绕开一段路;上了中学,老师提问时,即使心里有想法也不敢举手起来回答;大学也如此——上课时总喜欢坐后排,似乎那样心情更放松,听课也更自在;到了单位实习,连上厕所都尽量绕开老师的座位,避免打照面和眼神接触,交流也是大部分在线上进行才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个学过心理学的朋友对我们说,一个人有“偷感”,是害怕自己的不完美人设会被人讨厌、达不到他人的期待,实际上是针对不安全感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御机制。例如在师长面前的局促不安,是潜意识中把他们视为了严苛的甚至带有惩罚性的“权威”,以至于表现出时刻想要躲避的行为。但那样,同时也会失去展现自我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还给我们做了一个心理小实验。他指着桌上喝水的杯子问我们:“看到这个杯子,你们会想到什么?”

“这个杯子做工精良,看上去很贵。”

“这个杯子晶莹剔透,造型别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杯子简约而不失格调,实用性和美观性并存,每一次喝水都是一次享受。”

听了我们的回答,朋友笑着说:“它就是一个杯子而已。大家对杯子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评价,反映了不同的内心投射,但跟杯子没有关系。就像这个杯子一样,别人对你的评价只是他人内心的投射,不是你的核心本质。所以,坦然面对自己的努力和优秀,‘偷感’才不会那么强烈。展现自我必然伴随表扬和批评的声音,但不应该把这些声音投射在自己身上。不要太紧张别人的评价,活得越来越轻松,才更有能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的剖析让我们恍然大悟。仔细想来,随着不断地历练和成长,我们曾经有过的“偷感”时刻确实越来越少了。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要靠外在环境和评价来维系内心安宁与平和的阶段,有了更多自我充实、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从而给足了自己“安全感”。

作者:尔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