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欧阳娜娜发布了第一张大提琴古典专辑《15》。9年后的2024年,她的新古典大提琴创作EP《Love Letter》终于呈现。接连几场的“A Love Letter to you”个人音乐会后,她在深圳和我们碰面,开始了这次的拍摄和采访。一开场便问她,音乐会感觉怎样?她说还不错,“心里挺满。”
这几年在表演、综艺和展览中兜兜转转,是自我无限可能的触摸延伸。“它们完整了音乐中的自己,和日常生活中的自己,更能感受到自我的价值。”
9年之间,每当欧阳娜娜拿起大提琴做跨界音乐会的演出,一切熟悉如昨日,也有许多新发的感悟。她发觉,城市生活忙碌嘈杂,需处理的事物太多,思绪总会被打乱,“没有坐下来拉琴的那个时候了。但是排练时,演出时,总会再一次进入到‘心流’时刻。”
新古典大提琴创作EP《Love Letter》因浪漫而起,坐下来安安静静地拉大提琴,对欧阳娜娜来说,也自然而然变成了浪漫的部分。“我是觉得,没有任何人能留在身边一辈子,家人有一天也会分开,恋爱也不一定有缘分走到最后,朋友有一天可能也会聚少离多,但是只有音乐,只有大提琴,是一直能够伴随着我,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的。这是一件非常确定的事,所以很浪漫。”
沉静、浪漫、思索……欧阳娜娜的这一年发生了不少转折。“5月毕业,告别了人生的一个阶段。”从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由大学生到职业人,“心态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毕业的后半年,我都在做休整和自我疗愈。”
转折之下,她还在寻觅内心的平静感,“无论是音乐还是心态,都还在过程中。”毕业过后的下半年,在发布EP和举办个人音乐会之前的闲暇时光中,欧阳娜娜先去了许多美丽的地方。譬如,和自己的大提琴老师在洛杉矶做大提琴重奏表演,或是去西班牙参加音乐营,“在不同的地点,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音乐的能量,很珍贵。”
“有时候缝隙还挺大的,想到的层面会比做出来的更加丰满。但我在心态上总还是有向上的一面,或者有期待的一面。执行中总会遇到困难,会看到缝隙,但也正是有了缝隙,你的生活才更加有感觉,你会更有动力,像玩游戏一样,继续向上,打怪升级。”
回望此前的九年、十年,欧阳娜娜形容自己像一块滚动的石头,“一直向前,努力向上,好像没有什么时刻是停下来看一看,等一等,再想想往哪里走的。”那时节,若是停了下来,倒非心慌,是觉得不对,“好像机器就应该常年运转,不停不休。”缤纷和忙碌也定下了今年中场休息的调子。也是一次重新拉奏起大提琴的契机,让她明确,是时候给自己些时间、空间,重整内心,去做决定。“哪怕一天里,并没有真正地去做一些事,但我也愿意给自己保留点时间和空间了。”
她说,“我还是很幸运的,有这个机会去选择。”
此次封面故事的拍摄风格是回望千禧的Y2K。有趣的是,欧阳娜娜恰好生于2000年,正是千禧年的节点。“回溯那个年代,也像是在进行一场时空的对话。”她曾向往过那个时代,“那时有很好的音乐人、音乐家,在时尚行业也能看到许多有创意的设计师的作品,我总是说,如果自己能生得早一些就好了,能看到更多。”
跨越时空的对话也发生在大提琴上—新古典大提琴创作EP《Love Letter》同样作为对当年《15》的回望。“开始我只是个初学者,后来慢慢确认音乐会占据我生活中的大部分,然后做一些跨界、做创作,这几个阶段累积下来,现在的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古典音乐的路上有一点晋升—以古典的基底、古典的乐器、古典的元素,融合现下的想法、现代的科技手段,用自己最熟悉的喜欢的方式表达,再做出新的创作。”
孟德尔颂的《无言歌》是欧阳娜娜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演奏的曲目,收录在《15》这张专辑中,也在后来大大小小的许多次演奏中出现,“所以每一次演奏,都有非常不一样的感觉,已经像呼吸一样自然了,也总是和自己隔着时空对话。”在不同的年龄段演奏相同的曲目,这种时空的对话感也明显而跃动地出现。
创作初始,欧阳娜娜并没有提纲挈领地想好整个EP的概念。但在创作过程中,渐渐地,她找到了触角。“我是一个比较浪漫敏感的人,经常会想到,小时候演奏那么多古典音乐家的作品,他们其实是在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感情。”虽然在时间的长河中,作曲家当年的情愫与其表达对象已无法考证,但灵感以创作的方式被记载并流传到今天,“一定会有它们的道理。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创造出纯粹以音乐语言去表达的作品。”小时候练琴,一遍遍演奏音乐家们的曲子,她有时也忍不住揣测,他们写下作品的时候,故事是什么,情感是怎样?“过去,很多乐谱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注解,不像现在的歌曲可能会有简介,或者创作者在访谈时候能够说出故事。”
创作EP的过程中,欧阳娜娜很想和音乐家们对对话,比如巴赫、爱德华·埃尔加……她翻阅资料去了解一些古典乐曲的创作背景。举个例子,埃尔加某些曲子的故事还是流传了下来,如为自己的新婚妻子所写的《爱的礼赞》,“在这个过程中,你靠近他们,崇敬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向他们学习……这也是某种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当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受到某些人的喜爱,在音乐中,和我也有一种跨时空的对话感觉。”
生活在2025年的欧阳娜娜自然也是听歌APP的使用者。一个听歌APP听得多了,就会按照使用者的喜好形成推荐歌单或者推荐曲风。“仔细想一想,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浪漫的。”她说。那些本来在冰冷科技下诞生的听歌APP,因为使用,因为交流,因为人和人的共鸣,隔着时空,隔着千万里,产生了温度。
“有的时候,你会突然感叹,啊,每日歌单,懂我!一首新的歌或者一个没听过的音乐人,一听就喜欢上了,浪漫!”她兴奋地描述。许多时候,日常的表象是机械而麻木,但有些浪漫的内在,只是被浅浅地藏匿了起来。和家人朋友相处时,欧阳娜娜对爱与浪漫的感受和表达都是自然流畅的,但仅限于言说和行为的部分。“比如对家里人,我会经常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但在更深层次的交流上,我希望还可以有别的形式,可以表达得更好。”
她自认欠缺文字表达能力,“比如写信,我就不是特别会。”但感受和感受的相通,又让她在自己擅长的那些载体上,找到了类似书简的浪漫表达的部分。“如果能表达出一些氛围、一种情感,或者我某刻的心情,就很好。”
新古典大提琴创作EP《Love Letter》做了很多融合,也想创造一个契机,让人们重新感受和思考浪漫。创作时,欧阳娜娜最先思考的是,什么是真心流露的。“EP里的音乐风是融合的。其实无论是流行的歌曲还是新古典的音乐,它们都是我内心的旋律,只是在音乐配器和编制上有些不一样。”
所谓“不一样”,是思考乐器的占比,谁更多,谁更少;是设想某个情境下,是否可以用纯音乐或者非歌词的形式去表达……“在弹唱或者流行音乐的创作中,你总会有一些框架,比如结构、人声。你可以选择,但是是从几个选择中选出来的。但新古典不同,我基本上会先很自由地让旋律和构架往前走,抛弃了很多框架,看看自己能走到哪里去。”
就在采访和拍摄的几天前,“Love Letter欧阳娜娜241042艺术展”也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了。50多件作品,以乐谱、信笺、邮包和礼物作为情感的寄托和表达的载体。对欧阳娜娜来说,“1042”像是自己的小世界,每个房间,被不同的内容填满,每一年,她也在不同的展览中,投映出自己的内心。
“241042,初心还是一样的,希望音乐还能用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说是艺术展,但在欧阳娜娜看来,它更像是音乐的概念展,“比如这次依旧围绕着音乐做一些创新的突破。我也依旧在学习,从中看看每一次还能有什么更进步的地方。这也是目前生活当中,让我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她说。
无论是音乐EP还是艺术展,创作的重点是遵循内心,“先跟着第一直觉走”,完成后,听众和观众到来,一种“‘您有了新的信件,请查收’的感觉,也到来了。”欧阳娜娜直言,作品像书信,书写与展阅时会有交错和交战。“其实心情还挺复杂的,有时希望创作出的作品更自我一些,就当成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封信,但我又会觉得,音乐在面向大众后,它就不属于自己了,我也想接收大家听到音乐、看到展览后的感受。”
这个时代的聆听早已改换方式。人们更少端坐在音乐厅中听演奏,音乐APP中的一首曲目可能听10秒钟就划走,“我理解大家在短视频时代的快节奏,但我也不希望自己忘记那些很美的音乐,希望大家对于美和浪漫,也能够停下脚步来感受。”
这个时代的聆听早已改换方式。人们更少端坐在音乐厅中听演奏,音乐APP中的一首曲目可能听10秒钟就划走,“我理解大家在短视频时代的快节奏,但我也不希望自己忘记那些很美的音乐,希望大家对于美和浪漫,也能够停下脚步来感受。”
“就像现在的我,用音乐去表达爱意,这也是一件浪漫的事。”说到这些,她想起拍摄前几日在泉州看到的蔡国强的白日焰火。“之前也看过他的画作,但是真的到达现场,身在其境,感受放大了十倍。当下太震撼了。”看白日焰火,想想就很浪漫,那天,又是女性主题,浪漫的遐思,更加飘荡了。
“然后我想,别人的作品给了我浪漫的直观冲击,很久都在回味。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也有这种能量,将浪漫带到你们的面前。”
出品人Gao Chi
摄影Julian Song
监制 / 造型Macci Leung
化妆夏馨妍
发型Issac Yu@SalsaStudio
美术吴海羽、Chine@whyproduction
制片Sonia@whyproduction
摄影助理谢淼崴
制片助理Ruijia
服装助理Sonnie、Ruijia
视频制作
创意/ 脚本Macci Leung
导演阿让
摄影指导精灵
CG制作二毛
品牌鸣谢Louis Vui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