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千古名相诸葛亮,大家脱口而出的就是《出师表》,是诸葛亮留给阿斗的乱世生存指南。
但却鲜有人知道,他 临终前给 儿子诸葛瞻也留了一封家书。仅86字,却 但字字珠玑,句句箴言!
《诫子书》是一篇充满智慧与深情的经典之作, 虽无华丽辞藻,却更能打动人心!林语堂称其为“中国最好的家训之一”!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透过这86字,诸葛亮的一生坚守可见一斑。读懂他的拳拳之语,你便读懂了人生。
01
静以修身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86字中3个“静”字。当诸葛亮走到生命尽头,反复要向儿子叮咛强调的,便是一个字:静!
青史长卷,墨痕点点,运筹帷幄一生,回顾反思,做人也好,做学问也罢,首先要守住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只有在宁静的心境下,才能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断修正自己,达到修身的目的。
唯有内心宁静澄澈、波澜不惊者,方能超脱尘世纷扰,突破自我之局限!
诸葛亮出生在山东琅琊,3岁丧母、8岁丧夫,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18岁叔叔亦离世,随后诸葛亮来到隆中种地为生。 龙下隐地,潜德不彰,是以君子韬光待时,未成其行。君子蛰伏一则等待时机;二则蓄积力量。 诸葛亮这一蛰伏,便是十年。 这十年,他“静以修身”,博观厚积,砥砺深耕。 二十六岁那年,他等到“三顾茅庐”的刘备。居隆中,定三分,酬三顾,卧龙出,从此“扶摇直上九万里”!多年蛰伏所蓄之能倾囊而出,赤壁江畔,他巧借东风,烈火 张天令 曹军丧胆 ;雾锁江渚,他草船列阵,智收万箭令强敌束手。
02
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告诫儿子,“节俭” 品质至关重要。
节俭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克制物质欲望,避免被物欲所腐蚀,从而培养出高尚的品德。追求快乐、满足、舒适,是人性之本能。
这种本能驱使人们寻求愉悦的体验,避免痛苦和不适。但依靠本能行事并不能使人类达到更高的境界。
克服本能,意味着在面对诱惑、冲动和短期利益时,能够保持理智、坚持原则并追求长远目标。
先贤之所以成贤成圣,克制养德是内核。“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 诸葛亮一生节俭,衣着朴素、饮食简单,“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03
求学与立志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告诫儿子,学习和志向是增强才干的阶梯,淡泊名利和精心专注是基础,缺一不可。
学习必须静心专注,才干则来自于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的引导,学习容易失去方向,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王阳明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诫子书》教导后人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躬耕十年中,他秉烛攻读,学习儒家经典,广泛涉猎申、商、韩及兵农阴阳各家典籍,精读深思。
他不拘泥于“今文家”的空谈微言大义,也不像“古文家”那样死钻训诂,更不像“辞赋家”那样寻章摘句。他观其大略,记其精粹,结合时势,从前人留下的浩瀚知识中总结出安邦治国的道理。
他常抱膝长啸,以管仲、乐毅自比,可见其志向远大。拜识名士庞德公,与徐元直(庶)、石广元(韬)、孟公威(建)、崔州平等名士时常聚会,纵谈古今,评论局势,各抒怀抱!
04
戒骄戒躁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戒骄戒躁,切勿放纵懈怠、轻薄浮躁!
放纵懈怠会让人失去振奋精神的动力,陷入消沉和懒散的状态。轻薄浮躁会破坏人的性情修养,使人难以冷静思考,做出冲动的行为。
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诸葛亮得到刘备的赏识,出山辅佐刘备。他促成刘孙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协助刘备占取益州、登上帝位,被封为丞相。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幼主刘禅,肩负着兴复汉室的重任。他南征孟获,稳定后方;多次北伐,试图统一中原。 在治理国家和军事征战中,诸葛亮必须保持严谨、勤奋的态度,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浮躁,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05
惜时如金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告诫儿子不要蹉跎岁月,虚度年华,以致追悔莫及。
时光匆匆,人的意志会随岁月流逝而消磨。如果不珍惜时光,不努力上进,会像凋零的草木一样,毫无生气,不能为社会所用。只能在悲哀中度过余生,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人生不过四季,四季虽能轮回,但生命不会重来。
只有春种一粒粟,才能秋收万颗子。
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诸葛亮少时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那时没有钟表,司马徽定时投喂公鸡,训练其按时鸣叫。诸葛亮为了延长上课时间,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司马徽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是诸葛亮在捣乱。司马徽开始很恼怒,但还是被诸葛亮的勤奋好学所感动,对他更器重,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 也许“喂鸡求学”之举就注定诸葛亮这个名字会永留史册。
诸葛亮写《诫子书》时,正处于北伐途中,且已重病在身。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放心不下年幼的儿子,也担心自己的志向无法实现。
写下此书,包含期望,反复叮咛。诸葛亮成就诸葛家族满门英杰,世代忠烈。武侯祠前,有这样一副对联: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
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
墨痕同溅岳将军。
一篇《诫子书》,仅86字,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与诸君共勉!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