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8年,毛泽东主席做出了亲赴河南省的决定,希望亲眼观察并了解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
河南省,被誉为中原腹地,其土地上刻录了中华文明的浓厚印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鉴于河南在国家发展和文化传承中的关键作用,毛泽东对这里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尤其是南阳地区。
毛泽东特别召唤南阳县的负责人前来报告其工作情况。当时的南阳县委书记魏兆铭在接到通知后,便开始着手准备所需的报告材料。
他不仅收集了大量资料以备不时之需,甚至为了确保能够无误地回答毛泽东可能提出的问题,他试图将相关资料牢记于心。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当毛泽东提出了三个问题时,魏兆铭竟然一个也无法回答。这究竟是些什么问题呢?最终,这位县委书记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南阳渊源,两阳相争
南阳,一个历史深邃的地名,在古籍中经常被提及。
如《出师表》中的“躬耕南阳”以及《桃花源记》里的“南阳刘子骥”,都印证了南阳的悠久历史。
南阳,自古便有人烟,它的前身“宛”在中华文明的曙光初现时就已闻名。
周武王克纣后,采用分封制来固守中央权力,同时为诸侯设定了职责:进京的诸侯负责保卫,而远方的如姜尚则负责边疆拓展。
随着世代更迭,血缘变得模糊,周王室意识到南方的楚国可能构成威胁,遂在楚北汉水一带分封二十余个小国,以南阳为核心,这也突显了南阳的战略位置。
地理环境优越的南阳自然人口众多,古时候,人口与粮食是衡量一个地区价值的重要资源,而南阳二者皆丰。
毛泽东时代,南阳的战略重要性再次被提到,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特别指示主力南下,目的是进一步稳固战场优势。
在南阳出生的著名历史人物中,最为人所知的当属诸葛亮。不过,关于诸葛亮的出生地,南阳和襄阳两地却又长久的争议。
这种争夺并非仅仅是为了旅游利益,更关系到地方荣誉。南阳以《出师表》为凭,坚称诸葛亮是南阳人;而襄阳则以《隆中对》为证,认为诸葛亮与襄阳关系更深。
直至清代顾嘉蘅的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这一度缓和了双方的争辩。
但这场关于诸葛亮真正故乡的争论并未因此结束,问题仍旧悬而未决。南阳的县委书记魏兆铭没想到自己也会在这场争论中陷入困境。
毛主席的视察,三连询问
魏兆铭,山东人士,生于1924年,成年后迅速贴近我党并因其卓越的工作效率迅速在组织中显赫一时。
到了1955年,31岁的他已被提拔为南阳县的主要领导,承担起为民服务的重任。他年轻而富有才干,从未料到在毛主席巡视郑州时会被特别召见以汇报工作。
为了这次汇报,他夜以继日地研究资料,甚至将之全部记于心中。带着满满的自信,11月11日,他出现在了毛主席的面前。
然而,毛主席一开口却是出人意料的问题:“南阳的‘二十八星宿’之首是谁?”魏兆铭愣住了,这个问题超出了他的准备。
继续的问题,“襄阳与南阳如何分辨?”,“诸葛亮为何归属南阳?”接踵而至,但魏兆铭无法回答。
这些并非他所准备的资料之中,他在心中反复搜索,却无从得知。无奈之下,他只得坦诚:“主席,我不清楚。”
毛主席并未解答,反而又问:“丞相诸葛亮为何会选择南阳?”这些问题对自信满满的魏兆铭而言是巨大的打击,他开始感到了紧张。
现场一度陷入了僵局。这些问题对于当地南阳人而言尚且棘手,对于在场的其他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关键时刻,河南省委的吴芝圃洞察秋毫,以他的广博知识解救了局面。他以南阳的历史为切入点,赞扬了该地的自然条件、人口与农业生产,还提及了诸葛亮的历史功绩。
最终,他描述了南阳当前的发展和未来的潜力。他的答案令毛主席频频点头,场面也因此而缓和。但毛主席接着又向魏兆铭提出新的问题:
“既然历史研究不足,作为本地的领导,民生情况你应当清楚。告诉我,南阳农村的社员每月消耗多少香油?”
魏兆铭再次无法回答。这时,他终于领会了毛主席的深意。
作为一名地方领导,他未能深入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及民众生活,违背了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意识到差池,他立刻站起身向毛主席深表歉意。
四川同样三问
在那年春初,毛泽东主席巡视了四川省,并提出了三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当时,地方官员们未能给出满意的答案。同年三月,一个涉及经济议题的高级别会议在成都召开,出席者包括毛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以及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显而易见,此次会议备受重视。
四川的官员们为这次大会作了大量且详尽的准备工作,甚至超出了之前其他官员的努力。这些官员中不乏深耕此地多年,或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
毛主席到达成都后,即刻开始搜集关于当地历史文化的资料,并鼓励其他同事们也进行学习。然而,他们似乎更专注于汇报工作成果,希望能获得毛主席的认可。结果,当毛主席提出的三个问题摆在面前时,他们仍旧无法作答。
毛主席的首个问题关注成都的命名由来。这个问题把在场的人弄得相互对望,无从答起。有官员试图回答,但未能得到毛主席的认同。
后来,他们编纂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成都的由来》,解释了“成都”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描述了舜帝在此居住并逐步建立起城邑的过程。
毛主席对农业非常重视,因此他亲自视察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项伟大的工程位于岷江之上,由秦代郡守李冰所创建,并助推了四川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毛主席在周总理和李井泉等人的陪同下,巡视了都江堰,并向管理处处长张建忠询问了关于工程的命名和构造。
毛主席满意地点头,但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岷江上的这个工程会被命名为都江堰。类似于之前的情形,这一次在场的官员们同样答不上来。毛主席随后解释道,都江堰在历史上曾有多个名字,在宋朝时才定名为“都江堰”,其中“都”的意思包含总结和统领。
毛主席最后一个问题与宝瓶口的岩石是否会被侵蚀有关。这个问题是在他视察宝瓶口时提出的。当毛主席询问到一百万年后岩石的情况时,所有人再次感到无答案。毛主席这个问题深远地反映了对未来几代人福祉的考虑。因此,四川政府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使用钢筋混凝土对岩石进行加固,这在后来的地震中证明了毛主席的前瞻性。
魏兆铭的“处置”
在毛泽东主席的四川巡视过程中,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深入探询本土的历史和文化。面对地方领导干部魏兆铭的三次不知,这并不是指责其工作绩效不佳,而更多地反映出毛主席对当地文化和历史的重视,以及对干部应有责任的提示。
这不仅体现了领导者的深邃洞察,也折射出当时许多地方领导干部过于关注短期经济成就,而忽视了民生和文化传承的问题。在“大跃进”运动即将兴起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浮夸风”在毛主席眼中是值得警惕的。
针对魏兆铭的问题,毛主席并未严厉处罚,而是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要求其更深入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并真正融入人民群众之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这些建议后来成为党的执政理念和为官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不仅仅是口号,更需要实际行动去践行。这也正是毛主席对魏兆铭的期望——不仅要有扎实的工作成绩,更要深入了解民众需求,成为群众中的一员。
通过这次巡视,毛主席也再次证明了他学习和强调历史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这些知识在治国理政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他指出,将自己融入群众是任何时代官员的必备素质。而这样的智慧与指导,无论时间如何变迁,都将是后人效仿和学习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