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代机突然首飞,美国军事界被打得措手不及,美国人打死也不敢相信中国六代机进展这么快。因为就在不久前,美国高官还放下豪言:中国六代机研制出来要等20年。
01.美高官称中国六代机要想研制成功,至少要等20年
虽然时间已经进入了2025年,但是网络上关于六代机的讨论热度仍然没有丝毫降温的迹象,许多网友也开始热衷于“考古”,翻找六代机首飞之前,美国人的一些豪言壮语,看的就是美国人被打脸的这个戏剧性效果。
这不,一个美国高官在半年前的的言论就被挖了出来,这位高官声称中国要到2040年代才能有六代机,节目效果堪称拉满了。
近日,有网友挖掘到了2024年6月,发表于美国空战网的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非常直白,就叫“中国什么时候拥有六代机?”,文章作者转载了《防务新闻》杂志,对美国空军的“中国航空工业问题研究所”所长布伦丹·马尔瓦尼的采访,在被问及对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的预估时,马尔瓦尼的回答非常有意思。
马尔瓦尼称,中国成飞公司的总设计师曾预估,中国六代机能够在2035年投入使用,按照通常战斗机研制时间,这意味着中国必须要在2028年之前,就完成六代机原型机的首飞工作。
这里的中国总设计师,显然指的是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院士,杨院士其实以前就在论文、讲座里透露过六代机的信息。但是马尔瓦尼对杨院士的预估,持“并不乐观”的态度,并且还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中国六代机应该会在2030年代末,甚至2040年代初才能拿出有用的设计。
注意,马尔瓦尼说的还只是拿出设计,按照正常流程,设计完成之后还要造验证机和原型机,然后还要首飞,多次试飞之后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最终在经过多次改进之后才算达到服役状态。如果按照这位美国高官的估计,中国六代机服役怕不是快要到2050年了。
最搞笑的是,这位美国高官狠狠踩了一脚中国的航空工业之后,又假惺惺装模作样给中国一点“安慰”,说什么“我们不会低估中国”。
这套发言看着就让人感觉非常荒诞,用网络上的话来说,就是“一股绿茶味溢出屏幕了”。一边贬低我们,一边又装模作样的“吹捧”我们,明吹暗贬,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既要当那啥,又要立牌坊”。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位美国高官已经被狠狠打脸了。不知道12月26日,当中国六代机的照片与视频传入这位马尔瓦尼眼睛的时候,他会是作何感想。
02.美高官:中国发动机领域的致命弱点,是研制六代机的最大阻碍
布伦丹·马尔瓦尼之所以认为中国六代机进度缓慢、至少要等20年,就是因为他认为中国在航空工业领域,存在一项致命缺陷,严重拖累了第六代战斗机的进度,这个缺点就是困扰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很多年的航空发动机。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确实不如美国和英国这些西方发动机强国,这也没什么不好承认的。我国曾经长期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的AL-31系列发动机,用于装备歼-10和歼-15战斗机,甚至歼-20第一次首飞的时候,用的也是AL-31发动机。
无独有偶,我国航空工业的另外两颗明珠——FC-31战斗机和运-20运输机,首飞时用的也是俄罗斯的RD-93和D-30KP2发动机。前者是米格-29战斗机使用的RD-33发动机的修改型,也装备在FC-1枭龙外贸战斗机上;后者是伊尔-76运输机的发动机,也同样装备于我国轰-6K远程轰炸机。可以说,我国空军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赖俄罗斯发动机。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摆脱了对俄罗斯发动机的依赖。AL-31被国产的涡扇-10取代,RD-93也逐渐被涡扇-13替代,D-30KP2则是被涡扇-20逐渐替代。局势确实比以前好很多,不过依然任重道远。
像涡扇-10,实际上直到2016年才完成生产定型,而相关单位自己也承认,涡扇-10差不多只能达到美国80年代水平,和AL-31一样都是典型的第三代涡扇发动机。距离美国F-22用的F-119,和F-35用的F-135这两款第四代涡扇,仍然存在代差。
而为歼-20研制的涡扇-15,和为歼-35研制的涡扇-19,这两款四代涡扇进度依然不知道是何种状态。至少目前已经服役的四百架歼-20,和珠海航展上首飞的歼-35,依然在使用涡扇-10/13三代涡扇凑合,这次试飞的六代机,用的什么发动机也不得而知。
03.发动机落后美国不代表战斗机不行
虽然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确实存在短板,但是发动机短板和战斗机先进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因为发动机远远不是现代航空工业的唯一决定因素。
举个简单的例子,军迷朋友都知道英国的罗罗公司,是与美国通用、普惠并列的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巨头之一,英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可以说是仅次于美国了。
相比之下,英国对岸法国的航空发动机就逊色一大截了,从幻影3、幻影F1用的阿塔系列,到幻影2000用的M53再到阵风用的M88发动机,全都落后英国同期产品。
然而冷战时期名声大噪的,却是法国的幻影系列战斗机,现在欧洲卖的最好的也是阵风战斗机。反倒是英国沦落到只能跟德国、意大利联合研制战斗机,二战中大名鼎鼎的英国航空工业,到了冷战时期已然被法国弯道超车。
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战斗机的隐形、航电、材料、信息化、体系化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反倒是发动机的地位在逐渐降低。这个时候还拿着几十年前的思维惯性来“唯发动机”论,以此来否定中国航空工业,只能说是该进博物馆的老古板了,这种古板思想倒也很符合美国人的那种冷战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