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024—2025年中国司库报告》:数智化动能,共建中国式司库目前已有现货。关注的朋友们可以扫码咨询或点击图片,订购报告。

作者:傅丹丹

司库体系的建设是企业经营中与银行结合最紧密、最需要金融支持的板块。 商业银行需要结合企业司库体系的不同阶段特征,不断升级迭代提供高质量的司库服务。 如在司库体系初期建设阶段,银行可以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司库综合服务方案打造。 在企业司库体系运营阶段,银行可以通过产品共建机制不断丰富司库服务内容,聚焦企业集团开展司库服务营销,利用自身的专业与科技能力打造数据管理平台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等。

2024年,央企司库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随着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央企司库体系建设二期评价标准和二期验收的推进,央企司库体系建设明显跃上新台阶。随着央企司库体系建设形成创新示范,部分地方国资委也开始推动辖区内地方国企的司库体系建设,陆续举办司库体系建设培训会或发布省属司库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等,并交出多份高分答卷。此外,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也纷纷对标央企打磨与完善自身司库体系。

司库体系建设不同阶段对银行司库服务的影响

司库体系的建设是企业经营中与银行结合最紧密、最需要金融支持的板块。司库服务也成为银行对公服务的主营业务。商业银行需要结合企业司库体系的不同阶段特征,不断升级迭代提供高质量的司库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企业司库体系初期建设阶段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简称“1号文”)明确提出,力争2023年底前所有中央企业基本建成“智能友好、穿透可视、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司库信息系统。过去这两年,央企纷纷聚力于司库信息系统的建设,银行则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打造司库综合服务方案,助力企业司库体系建设。

一是致力于为企业构建司库信息系统。司库信息系统对于企业构建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有着重要意义,不仅需要具备账户管理、票据管理、资金结算等操作功能,还要能实现资金集中、债务融资等业务运营功能,并通过固化管理要求规范流程,全面防范资金舞弊风险、合规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部分商业银行协同自身金融科技子公司或IT服务商开发企业司库信息系统,推动企业司库体系建设。2022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自主研发推出“工银司库信息系统”,助力企业实现“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减低资金成本、防范资金风险、赋能企业主业发展”的司库管理目标。2023年2月,中信银行发布“天元司库”服务体系,推出自主研发的司库管理系统——“天元司库”管理系统,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助力央国企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二是打造司库品牌形成司库综合金融服务。自1号文发布以来,商业银行纷纷开展司库金融服务,参与企业的司库体系建设。银行通过银企直联、API(应用程序接口)等渠道与企业财务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等连接,为企业提供账户管理、资金结算、预算管理、投融资管理、供应链金融等一揽子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2022年12月,交通银行便推出央企司库建设服务方案,而后升级为智慧司库“1+3+N”服务体系(即1套全球化、一体化、综合性金融服务,3大系统服务平台,N种产品灵活组合),由慧联通、慧监控、慧安全、慧结算、慧融通、慧统筹、慧跨境、慧投融、慧链融9大板块构成。同时,部分商业银行结合自身优势建立了相关司库品牌。如中国工商银行打造“工银聚融”品牌,覆盖“现金管理+票据+理财+融资”等金融服务场景。中国建设银行推出“建鼎司库”品牌,通过司库客户端和司库银行端为企业提供“稳见、畅达、融通、睿智”四大功能服务方案。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农银睿达”司库服务品牌,包括“安享·账户服务”“易享·收付服务”“畅享·调拨服务”“智享·票链服务”“惠享·投融服务”“共享·渠道服务”6大产品体系。招商银行推出“企业数智金融”品牌,针对国企司库体系建设提供财资服务云“咨询+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方案等。

企业司库体系运营阶段

随着司库体系的基本建成,司库体系的运营成为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重心之一。司库体系的角色,不仅是完成企业账户管理、收支结算、票据管理等操作类业务的“后台支持”,更是企业集中资金等金融资源、规划投融资、支撑战略决策等运营类业务的“前台引领”。随着司库管理内涵的延伸,企业司库对于银行的金融服务需求也日渐复杂,对银行的司库服务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是银行的企业账户数量会相应减少。做好企业账户管理是实现企业资金等金融资源统筹管理的第一步。很多大型企业集团由于下属单位层级多、数量多,会在银行开立较多的账户,还存在重复开户、低效无效账户等问题,导致资金分散不利于统筹管理。在司库体系下,企业将下属分子公司的银行账户开立、变更、注销纳入集团统一管控,不仅账户开立要由总部审批,还要定期开展低效、无效银行账户清理等。因此,银行的企业账户数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也给银行新户开立营销带来较大的挑战。

二是银行间争夺沉淀资金的竞争加剧。在司库体系下,企业集团利用财务公司、财资中心等作为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定期或实时归集下属单位资金至企业主账户。对于有资金缺口的下属单位,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资金划拨满足其融资需要,从而减少“高存款、高贷款”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他行账户沉淀资金减少。其次,在“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的原则下,企业加强了集团资金预算,同时下属单位细化资金预算与业务计划的衔接,制定合理的资金融通计划与资金流出安排,有效控制资金头寸,银行账户的资金沉淀量更加合理。此外,司库体系推动了企业内部结算的开展,导致银行低利率的结算性存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银行的企业存款成本率的降低。兴业研究宏观团队在其研究报告中就指出,主要全国性银行仍需要通过建强司库系统,把握好代发、收单等关键业务抓手,提升为企业提供非金融综合服务的能力,增强与企业客户的黏性,以此吸收低成本的企业结算性存款。

三是企业内部融资开展对银行融资业务带来挑战。司库体系下,企业将逐渐形成债权债务一体化管理、境内外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管理和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提升资金等金融资源在全集团的配置效率。一方面,企业依托资金池、财务公司等“内部银行”模式集中全集团资金等金融资源,以内部计息、统筹调拨提高集团资金融通效率,优先通过内部融资方式进行下属机构资金余缺管理,相对减弱企业对银行的融资业务依赖。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统一管理借款与融资,可以集中整个集团的融资需求,从而产生规模效应,提升话语权,灵活选择融资对象和融资方式。在与银行进行融资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低的融资利率,相对也就降低了银行的融资业务收入。此外,司库体系的建成加强了企业集团境内外资金的集中管理与统筹调度,便于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寻找更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减少境内银行贷款与债券发行。虽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能以相对较低的资金成本在融资业务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但对城商行、农商行等银行会带来更大的收入竞争压力。

商业银行司库服务的发展方向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推进司库体系建设,建立综合的司库服务体系已成为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打开银企合作新格局的有力抓手。商业银行需要始终坚持“客户本位”理念,将司库服务打造成涵盖产品服务、顶层设计、系统建设以及风险管控等的综合服务体系。

构建产品共建机制,不断完善司库服务

现代司库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构建司库信息系统,还需要理顺对应的管理制度与机制。司库体系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导致其构建并不能一蹴而就。2023年底,央企基本完成了司库信息系统的构建,但离实现真正的集团“一张网、一个库、一个池”还存在一定差距。业务、财务等部门之间始终存在一堵“隔离墙”,导致系统功能繁杂、数据流转不畅、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等现象普遍存在。

在传统的司库服务中,银行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企直联等渠道将存贷业务、结算业务、现金管理、投行业务等整合进司库信息系统中,但是在完整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1号文指出,司库信息系统是司库管理的重要支撑,要做好司库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软硬件开发、运行维护和安全保密等工作,通过建立集成、智能、可靠的信息系统,实现资金等金融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安全管理。为此,银行需要改变自己传统的角色定位,联合金融科技子公司等科技服务商,通过技术、金融和数据三个要素赋能,共建司库服务体系。银行在旗下科技子公司或外部科技厂商的助力下,将成为专业的企业司库管理咨询师、可靠的司库体系建构师和强大的金融基础设施提供方,有效提升企业金融资源的整体配置与流转效率,帮助企业做好账户管理、收付结算、风险防控以及数据分析等司库管理基础工作。同时,银行还能为企业司库体系的顶层设计、蓝图构建等提供指导,推动集团上下、内外部、境内外的数据连接,在实现业财资税融合的基础上保障资金安全与数据安全,为资金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以集团总部为重心,加强司库服务营销

在司库体系初期建成、中期落地实施之后,大型企业集团的存款、授信贷款、债券发行、票据融资等金融业务都将集中在集团总部。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大对企业集团总部的司库服务营销力度,实现对整个集团业务的覆盖。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成立敏捷的司库服务推进部门,如由客户部门、产品部门、风控部门等相关人员共同组建成立一支专项司库服务团队,通过前中后台的紧密协作,可以快速响应企业司库管理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其次,对于已经建成司库体系的企业,商业银行可以梳理大型企业集团的分布情况,从而调整服务团队、营销资源等配置计划。再次,对于企业总部较多的地区,商业银行可以充分调动自身分行、支行等资源,调整业务考核体系,形成总行—分支行协同服务能力。比如针对总部分布较多的长三角地区,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农商行均成立了长三角区域综合管理总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先后在上海设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分行,由总行牵头部署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统筹协调。另外,构建银行间协同合作机制,也是提高银行司库服务能力的重要创新途径。尤其是地方性城商行,可以通过多家商业银行合作成立专项服务推进团队,汇聚各家银行公司业务的优势,共同部署企业司库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布局,统筹协调各家银行网点、人员、资金、科技等资源,积极响应国家对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号召。

强化数据交互共享,助力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快更迭,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数字化管理。2022—2024年,国家不断更新对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不同性质主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规划。2022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35年数字政府基本建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央企业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央企需要建设信息化平台,构建完善支撑科学决策的结构化数字化全球化的行业产业数据库、知识库、政策库等,提高决策效率。2024年4月,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发布《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由此可见,打造数据资产、加强数据管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

为此,商业银行需要做到如下几点: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科技能力,针对企业数据管理的场景和数字化转型的监管要求,推出相关数据管理平台;打造“资金流+信息流+数据流”连接模式,在企业业财分析、资金预算、风险评估、数字化监管等场景提供全方位的数智化服务,实现企业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互联,助力业财资融合、数据一体化管理。同时,银行应借助数据交互,利用企业数据赋能自身公司业务发展。比如:通过数据穿透式分析可以进行企业客户的精准画像与营销;自动分析企业客户资金、交易等数据,实现实时跟踪与动态监测,从而降低融资业务风险等。

在新质经济发展背景下,央国企等企业要顺应智能变革趋势,以司库建设为抓手,使其成为企业高质量经营的核心动能和基座,加快推进财务数智化转型。

《2024—2025年中国司库报告》以“数智化动能,共建中国式司库”为主题,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司库、司库体系建设和管理重点、未来司库洞察和发展趋势三个视角展开,全维度刻画和勾勒中国式现代化司库的发展全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2025年中国司库报告》

(主报告+子报告)

点击图片,支持订购/试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司库报告通过收集、调研、访谈、对标,形成了多类型、多属性、多规模、多阶段的企业案例样本库,包括央企,国企,民企和上市公司等。此次,报告对标杆案例进行特别策划、独立成册,即《标杆案例集》进一步发挥司库标杆引领,持续挖掘具有借鉴意义和典型价值的中国司库建设样本。通过综合实践、卓越司库和智慧财务三个维度加以展开论述。

通过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本次司库报告精心打磨33万字以上、123张数据图表、63家企业案例和18家银行案例,多视角、全方位展示中国企业司库管理的发展视图,共建中国式司库。

订购平台,微信小程序:财资知识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