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未必适合所有学生,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学生们要应付多门学科的功课,且十几年的努力最终全由一张卷子决定命运,这无疑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极大的升学压力。
压力过大也更容易催生不满,尤其是看着中产家庭又是留学、又是走特长生,总之为避开应试教育疯狂砸钱的操作后,普通家长的心里更不是滋味了:难道没有经济实力,就只能逼着孩子去内卷分数吗?
其实很多家长对于应试教育的心态过于消极了,即便是稍显偏科的学生,只要在对应的学科上多付出一些努力,高考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们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中学生作文“一字未写”,却得了满分,老师:这是最不跑题的作文
和其他学科稍显不同的是,语文偏科的同学,即便花了很多时间去补课,仍然收效甚微,这也让家长头疼不已,都说得作文者得语文,不擅长写作文的同学,到了考场上,写不完是常态,写着写着没话说了,绞尽脑汁就是凑不够考试的字数要求更是常态!
但你敢想象吗?当别的学生还在为凑不够字数而发愁的时候,有一名中学生,却故意将作文“一字未写”,结果非但没被老师批评,还得了满分,而阅卷老师给出的理由也令人无奈:这是全班最不跑题的作文。
仔细一看就恍然,原来这篇作文的要求是围绕“勇敢”这一主题来作文,而女同学灵机一动,于是用作文“一字不写”来表达自己的勇敢,没想到竟意外得到了老师的满分。
虽然这样的小巧思令人惊喜,但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老师可以口头赞美一句女同学的想象力,但却不该在卷面上给她50分的作文满分,原因很简单:认可学生的想象力,不该以挑战考试的底线为代价。
考试之所以是公平的,就源于其严格性,纵使是作文这类没有标准答案的题型,监考老师也要按照严格的评分标准来给学生打分,而在任何一条评分标准中,都没有作文一字不写就能拿满分的说法。
虽然笔者这样说肯定有读者认为太严苛了,但这并非是上纲上线,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见证过太多类似的“意外”,学生在日常中试探考试的底线,如果老师不及时纠正这种错误做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在高考中也怀揣着侥幸心理去试探,结果可想而知。
学习不该抱有侥幸心理,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积累和打磨
高考作为最公平的考试,侥幸心理只会害了学生,无论是语文学科的学习,还是像作文这样的题型,同学们若想得高分,就必须明白脚踏实地的道理,一不能投机取巧,二不能焦躁心急。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预习到学习,再到后面的复习,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而复习环节更是需要同学们耐得住性子,一遍遍地去打磨,最终把知识牢牢把握住。
当然作文这种题型的学习还需要另一种学习方法,那就是积累和运用,不同于理科习题背下公式就能做题,作文若想得高分,就需要同学们积累丰富的素材,同时增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能力,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多阅读刊物,提高自己的思维发散能力。
与此同时,多阅读优秀作文,学习高分作文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思路,这对于那些一考试就不知道如何下笔、更写不够字数的同学们而言,是提升作文最有效的方法,但也需要一个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突破。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