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通过对江西省南丰县瑶浦村的实地调研,文章结合村落背景,归纳总结村落现状形态特征并分析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试图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瑶浦村的建筑特点和传统文化,为瑶浦村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激活其潜在价值,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三仙行宫;瑶浦村
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乡村的振兴与活化是城乡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活力源泉,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瑶浦村于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研究村内遗留的传统建筑和村落文化也是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
1、村落概况
1.1地理位置
瑶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人文底蕴深厚。瑶浦村隶属南丰县琴城镇,处县城南郊,地理位置优越。村东,盱江水绕村而过,蜿蜒北流,隔江与琴城镇水南村、杨梅村相望;村南,军港水穿村东流,汇入盱江,与市山镇罗溪村相连;村西,昌厦公路(206国道)穿村而过,与市山镇市山村、梅溪村毗邻;村北,与市山镇考坑村接壤,紧邻县城。全村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其中,橘园面积1800余亩,山林面积800多亩(图1)。
1.2自然环境
瑶浦村地处盱江与军港水交汇处,昌厦公路(206国道)从村中经过,境内水源丰富、交通便利、气候适宜、自然环境优越。村内地形略显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微倾向盱江、军港水河床,属侵蚀堆积河谷平原地形。瑶浦村平均日照总时数约为1928.2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农业气候条件优越。
1.3村组人口及姓氏源流
现今的瑶浦是由20世纪60年代的瑶浦生产队、邹家生产队、鸡公山生产队合并而成,是一个多姓氏杂居的村庄。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共有80多个姓氏,其中曾姓最多,其他大姓有:黄、赵、李、邹、何、谭、揭、陈、邓等。
南丰曾氏的开基之祖是曾洪立,洪立娶妻黄氏,生有三子:长延福、次延构、三延铎。瑶浦曾氏为曾延铎到曾准的直系繁衍,均为曾洪立的族裔;据谱籍和史志资料载,南丰黄氏基本为卢公、井公后裔,源自福建邵武黄峭山。黄峭山二十子黄井经南丰安家,成为南丰黄姓开基始祖;瑶浦村赵家堡,地处瑶浦村206国道旁。赵家堡是北宋皇室后裔,为避“靖康之难”,跟随孟太后南逃途中,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在此建村定居。赵姓在此居住至今890年;宋元间尚二公自宜黄来为南丰县尉,并入石塔邹氏。民国二十年(1931年)福仔公自进贤来并入石塔邹氏瑶浦邹家堡,石塔邹氏后代现散居于甘坊、瑶浦、三溪司前、县城及广昌县等地。
2、历史沿革
瑶浦,原名“窑埠”,因古时烧制砖瓦的窑口众多而得名。唐朝末年由曾氏开村,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瑶浦建村之始地域仅为瑶浦老街一带,其他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均相继由外姓迁入或老街村民迁出所开辟,但历来都属瑶浦范围。元代分乡统都,瑶浦为六都,六都包括瑶浦、考坑、罗溪、市山、西村、梅溪等六村。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瑶浦设乡,含考坑村。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瑶浦乡一分为四,成立了瑶浦、邹家、鸡公山、考坑四个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瑶浦设立三个大队,即瑶浦大队、邹家大队、鸡公山大队,瑶浦大队仅辖一队、八队两个生产队。1968年底,实行扩社并队,又将瑶浦大队、邹家大队、鸡公山大队合并为瑶浦大队。1969年,罗溪大队又并入瑶浦大队,1970年,罗溪大队又分立出去,至今,瑶浦村范围无变迁。
3、建筑特点
瑶浦村于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作为传统古村落,村内保留了建筑环境、建筑风貌和古老民间习俗等大量历史遗迹,它们均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是瑶浦村作为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和价值体现。
3.1三仙行宫
三仙行宫又名“三仙殿”,俗称“宇殿”,始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至今已有290年的历史。三仙行宫是瑶浦村内重要的公共建筑,坐落在村中央。以三仙行宫为中心举办的“妆迎”活动,历经数百年,已成为瑶浦村特有的一种以祈祷为宗旨的文化盛典。“妆迎”自2007年恢复举办以来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0年,“妆迎”还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2)。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瑶浦福、寿、安、康四家信众,倡议修建行宫。在曾子和、何德生等首士的带头捐资下,共筹集数千银两以买下百石坵用于兴建行宫,历时三年方才竣工。行宫由宫殿、厨房和卧室等组成,高大宽敞,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广场占地千余平方米。行宫为二进五开间宫殿式建筑,砖瓦石柱结构。行宫主体建筑开间宽16.3米,进深长24.6米。内部由20个长5米、直径1米余、每柱重达2000余斤的石柱做支架承重,结实坚固。石柱、石墩(柱脚)来自莱溪乡八都的石家桥。行宫的厅堂采用抬梁式结构承重,抬梁式结构扩大了厅堂的空间,使厅堂空间更开阔。门厅和上厅两侧设有厢房,用作储藏功能,天井两侧摆放塑像,上厅则是主要的祭祀空间。行宫内天井中,设有一个六角亭。它横跨于天井两檐之上,为整个行宫中最富有特色的建筑小品,给行宫添增了色彩。六角亭以两根数米长的石柱,支撑着一直径6米、负荷上千斤的遮雨亭。它造型独特、设计精巧、外形优美,其作用在于为天井遮风挡雨,更是装饰性的建筑小品。不过在它美化行宫的同时也减少了天井的采光(图3)。
宫内匾额高悬,肃穆庄严,内部装饰精细。行宫入口下殿的正上方高悬着一块“果然灵”的牌匾,相传牌匾是民国期间国民党军队的一位师长所赠。行宫大殿的正上方,“霖雨苍生”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为扩大道场规模,村民们又集资数万元在一旁增建了三清宫,1998年动工,2000年竣工,面积为120平方米。现如今,三仙行宫既是迎神、祭祀之所,也是村里老年人活动中心。
3.2传统民居
近年来,虽然随着村落建设的不断推进,瑶浦规划建起了新村,拓宽了路面,拉大了村庄框架,盖起了高楼,新的瑶浦住房总面积至少是原来的两倍以上。但是,这些基本上都限制在村庄的老框架之外,村庄的老框架、老布局基本未变,村中明清时期的老屋依旧保存。瑶浦村目前有宗屋府、周家老屋、中屋、汤家老屋、李家老屋、谭家大屋、上解元府、下解元府、岳家大屋和曾家大屋等十数栋老屋,这些古老的建筑至今仍承载着不少村民起居生活的需求。
3.2.1传统民居特征
瑶浦村的传统民居为典型的天井式平面格局,以天井为核心,沿中心轴线对称布置。民居平面根据建筑规模分为二进、三进和四进三种类型,建筑高度在纵轴方向上沿着中心天井不断抬高。内部天井为土形天井,天井面积在7~32平方米之间。民居开间以三开间为主,一些二进的民居为五开间,以在开间方向增大建筑面积。瑶浦村民居在厅堂两侧和每一进天井的两侧均设有厢房,因此建筑内部房间数量较多,厢房用作厨房、居住和储物等功能。由于天井两侧有厢房,所以大多数民居未设置次入口,整个建筑仅以门厅的主入口作为进出通道。民居的主入口为内凹式,内凹式的入口扩大了街巷面积,同时在入口处营造了灰空间。
瑶浦村传统民居的结构主要采用木结构承重体系,穿斗式结构承重,砖墙仅起到围护作用。少数民居采用硬山搁檩和穿斗式结合的承重方式,如岳家大屋在第一进、第三进和第四进均采用穿斗式结构,而在第二进采用硬山搁檩的形式。木构架主要为“五柱七檩三穿”和“三柱五檩三穿”形式。建筑屋顶采用传统的举折式坡屋顶,均坡向天井方向。随着纵轴方向上厅堂的等级变化,屋顶逐渐升高。
3.2.2传统民居——岳家大屋
瑶浦村的岳家大屋位于瑶浦第一村民小组,约建于清中期,现存主体建筑占地面积为449平方米。岳家大屋为四进建筑,建筑层高为一层带阁楼,有夹廊、流星门,前有照壁、后有花园,正门右侧有学堂,左侧有杂物间、厨房。正门右侧有古井一口,花岗岩井圈下小上大,内圆外方,规整秀气。井圈内沿已被井绳磨得光滑,且有着明显凹陷,是村民们长期汲水磨损的结果。
岳家大屋建筑规模较大,共72根柱子,平面为四进三开间形式,每一进的高度在纵轴方向上沿门厅 - 下堂 - 中堂 - 上堂逐渐升高。厅堂两侧布置厢房,且房间数量较多,共15个房间,用作居住、储藏和厨房等功能,厢房的门均朝向天井方向开启。岳家大屋的建筑规模和房间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造岳家大屋时期岳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建筑内部有三个天井,面积依次为7.7平方米、11.5平方米和6.7平方米,其中第二进的天井最大,为建筑内部提供充足的采光日照。整个建筑仅有门厅处的一个主入口,入口为内凹式的八字门形式。岳家大屋结构为穿斗式和硬山搁檩结合形式,其内部装饰和雕花较少(图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契机,是激发传统村落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给传统村落的模式和体系带来了挑战。传统的建筑和民俗是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统村落而言,其首要任务是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在确定保护对象后需要因地制宜地按着原真性的准则进行适当修缮,在修缮后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并确立合适的发展策略。瑶浦村作为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传统村落的保护是乡村振兴策略的现实载体,也是最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继续加大对瑶浦村的传统民居、三仙行宫、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要素的保护和利用,对村落进行整体保护和价值传承,以实现瑶浦村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何志华、王彬瑶、曹蕾
来源:《建筑与文化》2022年第6期
选稿:耿 曈
编辑:宋宇航
校对:郑雨晴
审订:耿 曈
责编:刘 言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