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同盟国系列将领列传之九)

马肯森,德国陆军元帅,参加的主要战争有普法战争(1870-187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主要战役有古姆宾嫩(古谢夫)之战(1914)、坦能堡战役(1914)、第一次马祖里湖之战(1914)、罗斯之战(1914)、戈尔利采-塔尔诺夫之战(1915)、塞尔维亚之战(1915)、罗马尼亚之战(1916)等,身经百战,战功卓著。

马肯森是一位典型的普鲁士军官,是一位能力出众、充满活力、足智多谋的著名将领。他率部征服了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他是德军在东线最为成功的陆军指挥官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肯森

战功卓著,获得铁十字勋章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August von Mackensen,1849年12月6日一1945年10月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五位大铁十字勋章获得者之一。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1869年入伍,曾参加普法战争。后任步兵第十七军军长。后任东线第九集团军司令,因对戈尔利采的突破大败俄军而于1915年晋升元帅。后任德奥第十一集团军司令,转战巴尔干半岛,在两个月内横扫塞尔维亚,1916年率德保集团军群攻占罗马尼亚,任驻罗占领军司令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36年中国红军总司令朱德接受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时,赞叹马肯森是当代机动战鼻祖,在他最佩服的世界名将中排名第一。因为他战功卓著,1917年德国将新战舰被命名为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停战后,马肯森被拘留一年。1920年退役,1933年当选魏玛共和国下院议员,拥护纳粹党,1945年死于布格霍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出茅庐,普法战争崭露头角

1849年12月6日,马肯森出生于位于维滕贝格附近的豪斯-莱比锡。其祖父曾经是拿破仑战争期间的汉诺威骑兵指挥官,在活到90岁。他的父亲路易斯·马肯森是一个土地经纪人,1887年靠其财富成为一名贵族。马肯森在易北河和莱比锡地区长大,那里是1813激战的战场。祖父的荣光和父亲对德皇的热爱对马肯森青年时代的志向影响颇大,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轻骑兵军官。但是父亲并不赞同他的理想。马肯森在私人指导下完成了高中教育,开始学习经营农业。不久德国扩军,1869年10月1日,20岁的马肯森获准作为志愿兵加入精锐的"死亡轻骑兵"部队。马肯森抓住了这个机会,训练非常刻苦。随后爆发的普法战争(1870-71年)让他崭露头角。

战争中,"死亡轻骑兵"隶属于威廉王储的第3集团军第4骑兵师。1870年8月5日初临战场后,马肯森作战十分勇猛。10月5日,他被提升为军士长。奥尔良战役后,他已经成为一名少尉。1871年战争结束后,马肯森复员,进入哈勒大学学习农业。但他更大的精力在于选修专业外的战争历史课程。最后他在母亲的帮助下说服了父亲,回到军成为了一名轻骑兵军官。1876年9月,他晋升为中尉。1879年11月21日,马肯森和多萝西·冯·合恩结婚,这段婚姻一直持续到1905年多萝西去世。婚后他们育有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枢纽,成为德皇侍从武官

1880年马肯森获得了毛奇的赏识,进入总参谋部任职。1884年2月,任第7团参谋。一年后,成为在梅斯的第9龙骑兵中队指挥官。1888年10月15日,他晋升为少校,就任布罗姆博格的第4师参谋。1891年2月11日,马肯森担任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伯爵的第一副官。在和施利芬相处的两年半里,马肯森获益良多,其表现突出,深受施利芬赏识。在施利芬的栽培下,1891年马肯森得以和威廉二世的会面,马肯森对于战史的熟悉给皇帝留下很深的印象。1893年6月17日,马肯森到第1死亡轻骑兵团任团长,于1894年1月27日和1897年3月22日晋升为中校和上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威廉二世

1898年,他成为德皇威廉二世的副官并跟随他访问巴勒斯坦。马肯森身高六英尺的挺拔身材和恳挚谦恭的举止使他大获成功,获得了皇帝的器重。1901年9月,马肯森被威廉二世提升为将军,任死亡轻骑兵旅旅长。1903年,他调往但泽的第36师师长,同时兼任皇帝的将级副官。同年9月11日,在这个职位上晋升为中将。1908年1月27日,马肯森晋升为骑兵上将,任第17军军长。同年4月29日,他再次结婚,对方是列欧妮·冯·奥斯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线建功,晋升陆军元帅

一战中马肯森主要活跃在东线。最初他的部队隶属于普里特维茨的第8集团军,对抗入侵的俄军。1914年8月,他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联合指挥的古姆宾嫩和坦能堡战役中立下首功,他随后乘胜追击,参加了于9月9日开始第一次马祖里湖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4年9月下旬,马肯森调往新成立的第9集团军任该集团军司令。在波兰战役中,马肯森指挥第9集团军对华沙围攻,随后对罗斯的进攻均取得胜利,其中罗兹战役尤为令人称道。他随后因此获得了蓝马克斯勋章。奥匈军1915年3-4月间的喀尔巴阡山攻势惨败后,马肯森带领德军南下增援,于4月出任德奥第11集团军司令。在参谋长汉斯·冯·塞克特的辅佐下,他于5月2日指挥第11集团军和奥匈第4集团军发动了精心准备的戈尔利采-塔尔诺夫攻势,一举突破俄军防线,俄军大败溃退。这年夏天,马肯森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力,接连发动了三波攻势,其先头部队俘虏了12万俄军,消灭了俄国第3集团军。这次胜利使他在6月20日被晋升为陆军元帅。6月22日,攻取伦贝格;8月29日,拿下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他在这次凌厉的攻势中一直把战线推进到巴哥河畔,赢得了突破战术大师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横扫半岛,征服塞罗两国

1915年9月,马肯森被调往巴尔干半岛,指挥了对塞尔维亚的新攻势。10月7日,他指挥德军11集团军、德奥第3集团军对数量处于劣势和厌战的塞军首先实施心理攻势。10月9日,顺利占领贝尔格莱德,到12月4日,两个月内横扫整个塞尔维亚。1916年马肯森担任在保加利亚北部的多瑙河集团军司令,这支部队由保军、土军和德军混编而成。罗马尼亚实际参战后,马肯森于9月1日开始向北进攻。分别在9月6日和9月9日攻克图特拉坎和锡利斯特拉,并夺取了从康斯坦察到多瑙河畔切尔纳沃达的铁路线。11月在斯维什托夫渡过多瑙河,朝东北方向的布加勒斯特挺进。12月6日在法尔肯海因的第9集团军的支援下进入布加勒斯特。随后,马肯森一直负责指挥驻罗马尼亚德军,巩固了对罗马尼亚的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涉足政坛,九十六岁辞世

停战之后,他于1918年11月在诺维萨德被法军拘留。1919年12月,马肯森从军队中退役。之后他涉足政治,于1933年加入了希特勒的纳粹党和政府,这令他辉煌生涯蒙上一层灰土。1934年6月30日曾和兴登堡联系,以阻止在长刀之夜的屠杀。但他没有成功,结果前国防部长库特·冯·施莱彻尔上将和其幕僚库特·冯·布莱多夫少将被杀。虽然支持希特勒,马肯森依然是一位前君主主义者。已退位的威廉二世于1941年在荷兰去世,马肯森作为唯一一个那个时代的幸存者出席了葬礼。二战中,实际上处于退休状态的马肯森没有扮演任何活跃的角色。但他1940年写信给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说他听人反映说陆军在波兰战役不能制止谋杀,这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自尊,作为陆军的长者,他对这不能不表示关注。他的第三个儿子埃贝哈德·冯·马肯森是德国一级上将。1945年10月8日,96岁高龄的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卒于汉诺威附近的策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