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块5的外卖,包装费就占1/3,买的烧烤明明都装在一个袋子里,可每串都要收打包费。”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类似的“打包刺客”,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推出各种打折、优惠活动,消费者结账时发现,明明东西不多价格却很贵,仔细一看都花在了不起眼的打包费上。
为何乱收费现象如此泛滥?这种不良销售模式为何还没人管理?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吃外卖的都是有钱人!
订外卖,当代打工一族的必需品,白天没时间自己做饭,晚上忙了一天又不想做,外卖就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选择,但自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之后,不少人就开始对外卖敬而远之,开始自己动手做饭,可打工族好像没有其他选择。
曝光就曝光,该吃还会吃,并不是每一个商家都是无良商家,如果真的有问题,自己早就吃出事了,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躲过了食品安全这一劫,一转身又被不合理的打包费“背刺”了,吃的到底是饭还是包装袋?
自从外卖收取打包费成为外卖行业的常态之后,就屡遭消费者诟病,闲来无事看一眼收费票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商品打包费竟然贵到能再买一个单品的程度了,那么它到底有多离谱呢,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去一探究竟。
记者在某外卖平台下单两份粥,一份招牌八宝粥,一份红豆薏米粥,都是450克的,但打包费不同,八宝粥打包费是1块5,另一个则是2元,如果把红豆薏米粥换成同样重的皮蛋瘦肉粥,打包费就是1块5。
明明重量都是相同的,怎么打包费还各不相同,难道打包盒也和人一样,会看粥下菜碟?记者又点了另一家的粥,500克的皮蛋瘦肉粥和干贝虾粥,打包费各3元,而500克的花胶走地鸡粥和松茸竹荪粥的打包费却只有一元。
怎么打包费还能来回变换?这下不仅要看粥的品种了,连重量都要考虑了?难道就因为不是一家店的,打包费就可以乱定价吗?还有明明都是相同的重量,用的打包盒也一样,同一家店的打包费用却不一样。
难怪经常有网友调侃,天天吃外卖的都是有钱人,很多店都是单点不配送,或满多少多少钱才配送,就这些打包费加起来都够直接去实体店再买一份,天天在不知不觉中花掉了那么多钱,难怪总有人觉得明明点的不多,费用却很贵。
打包费和包装盒数量无关?
什么是打包费?顾名思义是打包商品用的包装盒的费用,可记者调查发现,外卖平台的打包费大多都和包装盒无关,就拿记者调查的第二家潮汕砂锅粥门店来说,他家的打包费用疑似是根据商品的重量来收取打包费的。
两人份的干贝虾粥打包费是4元,三人份的则是6元,随着商品重量的增加,打包费用也在增加,可令人奇怪的是,花胶走地鸡粥的分量不管多少打包费都是1元,一人份是1元,三人份还是1元,收费标准看得人一头雾水。
另外还有不同打包盒的打包费也是不一样的,使用瓦罐作为容器的汤类食品中,单点一份食品包装费是3元,每点一份就多收一份打包费,但套餐就不一样了,不管套餐里面有几份餐,打包费用都是一份餐的费用。
这些现象还不是个例,很多店都有,谜一样的收费标准,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看得人一头雾水,最过分的是,有消费者反映很多商家都是强制收取打包费,下单时根本无法取消。
开弓没有回头箭
来自北京的王先生的吐槽,一顿早餐45.4元,打包费都占了9块5,都够赶上买一个单品的价格了,这打包费也太贵了,王先生点了一份甜粥,打包费3块,后来又加一份白粥、一个小油条、一份桂花糕和一份奶黄包。
打包费从3元一路跳到9.5元,每份食材都收入不同的打包费,王先生疑惑不已,究竟是什么样的包装盒能花费近10元,等收到货后他傻眼了,除了粥是用的纸杯装之外,其他都是普通的食品纸袋,9块多的打包费到底花在哪了?
还有江苏的薛先生和江西的林女士,他们在外卖平台下单后跳转到结算平台时,发现一笔价值不菲的包装费用,这笔费用不能删除,不能取消,只能强制接受,除非你把买的东西全退了,这才可以不出这笔打包费。
虽然有商家列出了各种打包费的选项供顾客选择,觉得打包费贵的话可以不选,但并没有不收取打包费的选项,而且这些选项的价格差异很大,描述的还模棱两可的,顾客很难分清打包盒的材质和特点。
还有些店铺会把打包盒分三六九等,不同材质的打包盒价格不同,这是很正常的,但当你下单之后会发现,所谓的三六九等的打包盒其实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最过分的是,在平台上买需要付打包费,可去实体店拿的时候,还是同样的包装,但并不需要付打包费。
难道打包费都是想收就收、爱收多少就收多少的吗?其实让消费者反感的不是商品收取打包费,而是它的包装和打包费不对等,那么贵的打包费,结果打包袋只是普普通通的塑料袋一类的,这让谁看了都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打不死的“小强”
其实早在2019年,央视就曝光过外卖打包费的“黑料”,批评外卖商家强收、乱收打包费,不少地方消协还对这类商家和平台进行了约谈,并要求其整改,可现在依旧有这种乱象,并且还不少,随即抽取一个店铺,十有八九就有这种现象。
记者调查发现,在外卖平台上,关于打包费或包装费的投诉信息有很多,基本都是收费过高、重复收费或过度收费,这不仅是几块钱的事,更是商家在试探消费者的底线。
这些年生意不好做,为了吸引顾客,商家都会通过打折,满减来吸引顾客,但又不想亏钱,或不希望利润减少,就把折扣通过包装费挣回来,其实用这种方式才最容易流失顾客,真正想留住顾客还是要在食品上下功夫,而非算计满满的包装上。
还有包装费到底要怎么收,收多少,必须要有标准,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制定详细的标准,不要让商家随意乱定价,与此同时对待那些违法违规的商家,部分有关部门一定要有所作为,严厉打击此类现象,既然要为民服务就拿出实际行动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把折扣通过打包费赚回来的现象,本来是在电商平台泛滥的,一件商品看似只有几块钱,但不包含运费的话,一件商品的运费都够买好几份这样的商品,如今外卖平台也学会了这种“臭毛病”,相关部门到底能不能管一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