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河流域。本报记者 索朗旺久 摄
拉萨河一侧。 记者 索朗旺久 摄
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美如画的拉昂错。 记者 次仁平措 通讯员 刘晓东 摄
林芝市波密县清澈见底的嘎朗湖。 记者 王敏 摄
河湖,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是水资源的载体,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河湖治理,对于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全区水利部门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压紧压实河湖长责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高位推动河湖长制、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强化河道采砂管理,河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高位推动河湖长制 守护高原水脉的坚实屏障
2017年以来,西藏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自治区总河长,22位自治区级领导担任自治区级河湖长,全区1.47万名河湖长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河湖长制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查河湖138.9万人次,5.9万名巡河员开展河湖日常巡查管护,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行驶在中曲河沿岸,河湖长制的管理公示牌随处可见,途中还能见到各级河湖长开展巡河护河工作的身影。“很难想象,虽处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这里的生态保护得很好,河岸整洁、河道畅通。”来自成都的游客小唐说道。
近年来,阿里地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决策部署,落实地委“12114”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等职责,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从“见河长”到“见行动”、再到“见成效”转变。
“保证河清湖净成为我们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责任清单之一。”阿里地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地区已形成地区、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各级河湖长积极履职,持续健全河湖管护责任链,常态化开展河湖巡护工作。
中曲河的今日风光,是阿里地区高位推动河道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放眼全区,像中曲幸福河这样通过治理而重现美景的河湖案例比比皆是,它们共同构成了西藏生态的亮丽名片。
积极推进生态修复 打造高原水文化城市的生动实践
漫步拉萨河畔,宽阔的河面风光和整齐的堤岸造型,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浅滩处,飞鸟翔集、鱼游浅底,清新之感扑面而来——这里已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绝佳去处。
以前的拉萨河,可不是这样的。“河面狭窄且多泥沙,两岸多是原始的草地和零星的农田,可以说是毫无美感,更别提来此散步了。”市民次旺卓玛说。
近年来,拉萨市致力于打造高原水文化城市,围绕拉萨河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
2013年,拉萨市有序实施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在拉萨河城区中段20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了6个拦河闸挡水工程,不仅有效调节了河水流量,还为沿岸绿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工程的深入推进,近20公里的绿化带逐渐形成,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9年,拉萨市又启动了拉萨河城区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对7段护岸进行全面治理,滨河公园、南山公园、拉萨市中华文化公园等配套滨水生态景观相继建成,新增绿化面积达到3052亩。这些工程建设,不仅显著改善了河湖生态环境,还提升了城市的功能品质,让市民在绿水青山中增强幸福感;
拉萨市还积极实施了中心城区水系修复及生态治理工程,修复治理水系里程达53.1公里,全面消除水系沿线污水直排口,有效提升城市水景观和宜居度;
如今,越来越多像拉萨河一样,通过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曲市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帕曲河(拉日曲)重现昔日光景;经过40余年的防护林建设,山南市雅江中流形成一道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城”;昌都市与那曲市、林芝市以及青海省玉树州、四川省甘孜州等毗邻地区签订联防联控联治协议,联合开展跨界河湖巡查,澜沧江、金沙江等水域生态恢复如初……
纵观全区,通过开展河湖长制和河湖治理与开发,河湖面貌持续改善,全区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整体保持良好,74个县城建成区无“黑臭”水体,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强化河道采砂管理 维护河湖生态的坚实保障
无序地、不规范地采砂造成河道破坏严重,是河湖治理的一大堵点问题。
自治区水利系统持续推进中小河流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管理,纵深开展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大力建设幸福河湖,推动各级河湖长和相关部门履职尽责,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
针对我区在河湖治理保护中发现非法采砂影响河势稳定、破坏河湖生态,违法建设侵占水域岸线、影响防洪安全等问题,日喀则市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并跟踪整改落实,有效治理河道采砂领域的问题,加大河湖治理保护力度。
日喀则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4月1日至6月30日,日喀则市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行动期间,我们将河道非法采砂作为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巡河湖重点内容,各县区开展摸底排查6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通过多平台发布整治公告,市、县联动加大巡查频次,查处非法采砂行为15起,依据相关法规,没收违法所得 11.5万余元、罚款4万元,有效打击了河道非法采砂行为,保护了河道生态环境。”
同时,日喀则市深入开展河道非法采砂长效管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全市重点河湖进行“四乱”问题排查。为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日喀则市水利局正在编制全市河道采砂总体规划,并修订《日喀则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加强监管,保护好日喀则市的水资源。”该负责人说。
昌都市地处藏东地区,大江大河众多,在河道采砂管理方面的工作更为复杂——积极配合做好川藏铁路、澜沧江河段沿江公路等大型建设项目河道采砂、涉河审批、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审批等前期工作;同时将河湖长制工作列入市委党校生态文明专题培训内容,组织市、县两级业务骨干参与河湖管护、执法监管等业务培训。
针对采砂业主违法盗采、偷采等现象屡禁不止,加工料场粉尘污染影响空气质量,河道内乱堆、乱放等问题,林芝市重拳出击,持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推动砂石行业实现由“乱”向“治”的转变。
新时代河湖治理征程上,我区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河湖综合治理目标任务,勠力同心、艰苦奋斗,持续完善河湖长制工作方案,为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再建新功。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