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望2024年,市政府顶压前行、迎风破浪,生动展现出一幕幕埋头苦干抓发展、砥砺奋进促跨越的生动画面。
这一年,资阳市政府始终将责任扛在肩头,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突出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会战”、深化“N项改革”,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呈现经济平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数据是最好的见证,预计(下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6高7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居全省第5位,工业投资在区划调整后首次突破百亿、增速居全省前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6%、排位创2017年以来最好成绩。
资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迈出扎实一步。
“一个圈”气象一新
2024年,是党中央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5年,是省委部署成渝中部崛起第3年,是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1周年。
一年来,资阳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成资同城化为战略支撑,在国省战略大局中的位势不断提升。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成渝中线、成达万高铁加快建设,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镌刻千年的巴蜀印记》《我们的故事》被国家图书馆永久馆藏。省委、省政府支持川中丘陵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现场办公会在资阳举行,争取到支持口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柠檬农产品加工等新一轮政策,助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步伐不断加快。
推动成资同城化发展率先突破——
《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获批实施,联合编制形成《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发展规划》。张老引水工程通水验收,西部地区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资阳线开通、日均客运量达3.1万人次。成资协作配套企业400余户,同城化产业生态圈加快织密。137对学校结对共建、161项医学检验检查项目结果互认,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达241项,两地群众畅享如居一城新生活。
这一年,资阳坚持基础先行、载体共建、产业支撑,由“连接成渝”迈向“链接成渝”;这一年,资阳坚持规划同编、交通同网、产业同链、公服同享,融入“都市圈”、加速“同城化”的步履不停,助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资阳作为”充分彰显。
“一座城”由新向兴
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一词的热度不断攀升,资阳也无处不涌动着“新”的热潮。
一年来,资阳坚持特色鲜明、质量优异,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工业经济量质齐升——
7个产业纳入全省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展地、2个产业纳入省级鼓励支持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链。口腔医疗器械、交通装备、食品饮料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研发基地、星河动力、航天三院商业航天电磁发射研发基地、Keeway智能两轮车等空天陆海兼备的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新兴产业实现突破发展。
现代服务业能级持续提升——
规划建设环美院文化创意产业带,文创园将于5月开园试运营,数字仁里、生态雁溪、和美红碑初具品牌效应;成都西村直播基地、DNβ国际数字游民社区等消费场景“上新”,平台经济纳入全省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展地;外贸市场拓展到112个国家(地区)、实绩企业达109户,安岳柠檬、口腔医疗器械、内燃机车、智能两轮车等单品出口居全省第一。
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
恢复补充耕地4.37万亩、排全省第6位;大豆播种面积、产量稳居全省第1位;出台生猪稳产保价7条措施、产能调控8条措施,重新找回曾宣布灭绝的珍贵畜禽遗传资源“伍隍猪”;雁江蜜柑首次出口中亚,乐至白僵蚕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1位。
这一年,资阳牢牢把稳高质量发展“方向盘”,深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全力以赴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再次刷新了“资阳速度”。
“一体化”城乡互融
要实现更加均衡、更高质量的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道避不开、绕不过的关口。
一年来,资阳坚持产城一体、城乡融合,推动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持续提升。
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坚持“西进优先”,高新区和临空经济区两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工业投资总额首位度持续提升。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等7个规划项目有序推进,完成91个老旧小区改造,成为2024年省级城市更新行动3个重点城市(地级城市)之一。
县域支撑功能不断增强——
雁江区天然气年产气量突破4亿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全省市辖区前20名。安岳县成为全省唯一鞋纺产业功能区、西部最大运动鞋生产基地,纳入全省强县扩权赋能改革试点、市域副中心名单,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乐至县奋安铝业西南基地正式投产,中国邮政三级物流中心试运营、四川港投成渝双城配送中心开工建设,上海韵达川渝转运中心即将完工,成渝“黄金分割点”优势凸显。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
“1+3”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开园,引领带动全市建成和美乡村54个。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累计调水2.1亿方、惠及100余万群众。3个县(区)均被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完成户厕改造1.7万户,11个镇村被评为省级城乡基层治理示范乡镇、示范村。
这一年,资阳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乡,做强主城、提升县城、培育中心镇、振兴乡村,在走出一条川中丘陵地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上迈出了一大步。
“一盘棋”改革出新
着眼大棋局,落子关键处。
一年来,资阳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破,以改革开放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全面实施国企“2+N”雁阵格局改革,市属国企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全部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农村乱占耕地建住宅类房屋整治经验被农业农村部推广。中国牙谷“专、精、全、快、省”服务体系纳入四川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资阳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综合评价名列省内市州第一。
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体推进链式招商、园区招商、基金招商,全年新签约项目193个、总投资222.73亿元。资阳中车、羽佳模塑等企业不断拓展“一带一路”等海内外市场,外商直接投资居全省第5位。成功举办中国无线电大会、感知天府——在川留学生走进资阳等系列国省会议和涉外活动,“创业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朋友圈不断扩大。
持续激发创新动能——
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加到87户、440户、140户。商业航天可重复电磁发射关键技术与试验研究等5个项目获批省级科技项目立项。建成全市首个科创飞地——成资协同创新总部基地。
发展出题,改革破题。这一年,资阳聚力、发力、合力,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颗心”为民惠民
万事民为先。
一年来,资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情惠民生、慎终如始保安全。
民生保障更加可感可及——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7件省级、20件市级民生实事扎实推进。鞋服产业落实就业1.9万余人,1万余人返乡入乡创业,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国省平均水平。深入推进教育基础设施“三年补短”行动,新增学位1.4万余个,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自区划调整以来首次突破万人大关、上线率高于全省5.57个百分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快建设,医改评价排全省第3位,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连续五年实现“双降”。推进“国企+”“医院+”等托育建设,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纳入民政部全国十个老龄工作直接联系点的市。
社会大局更加安全稳定——
空气质量优良率居成都都市圈首位,17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沱江资阳段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典型案例。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保交楼100%完成交付,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这一年,市政府把“百姓盼的”与“政府干的”紧密衔接,民生工作的靶向性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群人”笃行实干
这一年,市政府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政府各项工作,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带头厉行法治,严格遵守宪法法律,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深化府检、府院联动,政府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带头改进作风,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和企业减负,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提高。
带头廉洁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抓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奋进,是资阳的姿态;奋斗,是大家的状态。
放眼资阳,企业工厂机声轰鸣,项目现场热火朝天,广袤田野生机勃发……沱江之畔,耕耘之景如火如荼,生长之声清晰可闻,资阳前行步伐行稳致远。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展望2025年,经济不断向好、发展不断向新、民生不断向暖的资阳,定将以“开局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向着新一年的赶考之路勠力同心、砥砺前行。
全媒体记者李晓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