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贯彻落实区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

当前,在昌平

你要问最热的词是什么?

那就一定是“创新”

北启生物邓宏魁团队的

“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技术等

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接续涌现

脑深部电刺激系统等

一批创新药械产品陆续推出

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

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绝非偶然

而是昌平以创新之志促发展之效

前瞻高位布局

正在日益见效

CHANGPING

2024年,昌平区创新动力强劲。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拓展创新发展布局,未来科学城“生命谷”、“能源谷”、沙河高教园、中关村昌平园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全面提速,生命科学园三期加速崛起,生命科学创新走廊布局落地, 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投用。

生命谷昌平实验室核心区主体工程完工,科学家创办企业增至107家;国际生物工程创新中心等5个生物医药园区竣工,新增高品质产业空间100万平方米,1-11月全区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增长18.4%。

PART.01

系统谋划产业空间布局

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HANGPING

从未来科学城“两谷一园”、到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再到加速建设的清华南口国重基地……昌平围绕产业发展布局空间要素。 其中,未来科学城聚焦“两谷一园”创新格局,东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西区建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和世界一流的沙河高教园区,经过14年集中开发建设,未来科学城当前科创战略地位突出、产业发展要素集聚、成果承接转化优势明显,已经成为人才创新创业、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昌平区着力打造以生命科学园为核心,以京新、京藏高速为主轴,一直向北延伸的昌平生命科学创新走廊,打造了“一核一带两片区”总体布局

“一核”,即生命科学园创新核。目前,生命科学园一二期约2.5平方公里已建成。随着生命科学园三期科兴来福成、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等标准厂房的陆续竣工,形成了产业创新生态圈,促进生命科学园扩容、提质、增效。

“一带”,即前沿技术产业带。由生命科学园向北,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及科技园区西翼扩展区、沙河、马池口、邓庄五个产业园区组团,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下一代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创新化药、AI新药研发、AI辅助诊断等前沿赛道和优势领域,梯次布局一批产业示范、加速和转化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片区”,一是医疗器械片区,以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为重点,目前已聚集乐普、品驰等一批头部企业,累计获批创新医疗器械产品22个,占全国近八分之一。下一步将重点聚焦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生物医用材料和植介入器械、高值耗材、医用影像设备等优势和潜力领域,策划打造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城。 二是美丽经济片区,在风景优美的小汤山地区规划建设美丽智造园、美妆创新园两个主题园区。下一步将重点发力“医×美”、化妆品个性化服务、特医特膳等特色领域,精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美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ART.02

强化科教深度融汇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HANGPING

昌平区高校云集,是北京高校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不仅沙河高教园聚集了北航、北邮、北师大等8所高校,全区还分布着清华、北大等顶尖高,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宝贵资源,也是昌平未来发展的机遇所在。近年来,昌平区把校城融合作为重大机遇,先后与13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两口一园”规划布局,加快推进“三大项目”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建设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大学新燕园校区

“两口一园”指的是南口、马池口和沙河高教园,这是昌平科教资源最集中的区域。在南口镇,昌平引入清华大学创新资源,利用“南口三大厂”的老厂房,建设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将成为清华大学主校区以外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在马池口镇,昌平依托北京大学新燕园校区,建设北大产教研融合中心,将打造成高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集群,实现北大新工科与区域发展的协同联动。沙河高教园作为全市两个大学园区之一,已入驻8所高校的9个一流学科、66个一级学科、45个整建制学院、49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现有师生6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河高教园区规划

丰富的科教资源带来了众多的科技成果。2024年上半年,新增专利授权4780件,其中大专院校专利授权620件、位居全市第三;PCT(《专利合作条约》)途径专利申请244件,同比增长22%、增长率全市第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我区升级《昌平区“科技副总”柔性引才工作实施意见》(2.0版),通过“校企合作提需求+高校院所出人才+企业出资金+政府给支持”的方式,将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需求对接耦合,让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人才从象牙塔走入企业,以领衔课题方式深度参与关键技术攻关,为企业突破科技创新瓶颈把脉定向、对症开方,把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解决了产业链、创新链上一批“堵点、卡点”问题,推动企业走上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2024年8月,通过“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我区已累计实现技术突破10余项,形成了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关节外科数字化技术临床应用、泰宁科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洪涝风险隐患区域识别技术体系等一批突破性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ART.03

改善生态 激发活力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HANGPING

在科技创新企业培育方面,昌平区坚持软硬环境“双提升”,服务企业快速发展。以生命科学园为例,园区目前已搭建起完整的药物研发产业服务生态体系,包括CXO、实验动物、AI药物研发等各类关键共性平台55家

其中,全市首个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CDMO平台、大分子生物药中试平台、器械CMO平台、首个数字医疗加速器建成投用,构建了覆盖孵化、研发、中试、转化等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培育前沿的医药健康创新项目,打造引领全球的生物医药创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宏魁教授(右一)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2024年以来,北京智能脑机系统增强计划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在生命科学园启动,北启生物邓宏魁团队的“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技术等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接续涌现,脑深部电刺激系统等一批创新药械产品陆续推出。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获批1类创新药11个、创新医疗器械28个,占全市的40%、全国的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区委六届九次全会报告提出:

以科技创新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力促更多重大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着力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昌平区将继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构建以三大主导产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多视频,尽在北京昌平视频号,欢迎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石晶

微信公众号:beijingshichang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