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俄军坦克部队和步兵瞄准库拉霍沃最重要的目标热电厂行政大楼。经过激烈交火,俄军成功占领这座建筑,并在周边地区推进将近1公里。
乌军利用建筑物设置多个火力点,试图阻挡俄军的推进。但是随着战斗持续深入,乌军的防线出现松动。俄军采取分散突击的战术,避开乌军的主要火力点,从薄弱环节突破。这种战术让乌军疲于应付,最终被迫放弃部分阵地。
俄军突击队没有采取传统的正面强攻,而是选择分散渗透的方式。突击小组携带轻武器,机动性强,能够快速占领关键位置。一旦站稳脚跟,后续部队就能跟进,形成稳固的防线。这种战术不仅减少伤亡,还让乌军的防御体系失去效果。
乌军51集团军总部正在召开一场重要会议。总司令和众多高级军官汇聚一堂,讨论着接下来的战略部署。然而俄军情报部门早已掌握这一情报,一场精准打击随之展开。
俄军动用最先进的钻地弹。这种武器的特点是能够穿透建筑物,直达地下掩体。当时在场的约有800名各级军官,几乎都是乌军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员大多在地下指挥所内,原本以为很安全。可是钻地弹的威力超出他们的预料,掩体成他们的葬身之地。
指挥系统瞬间瘫痪,军队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许多基层部队失去与上级的联系,不知道该如何行动。这种混乱局面导致前线部队指挥混乱,战斗力大幅下降,这么多军官的集体阵亡,对整个乌军的士气都是沉重打击。
库拉霍沃这片战区虽然面积不大,但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里是连接顿涅茨克和马里乌波尔的关键节点,公路和铁路网络四通八达。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乌东地区最大的热电厂之一,是整个地区的能源命脉。谁控制库拉霍沃,谁就能掌握周边地区的能源供应。
这里有不少高地,视野开阔,是绝佳的观察点。同时地势起伏较大,有利于防守方设置火力点。这些自然条件本该让乌军占尽优势。可惜乌军没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地形,反而被俄军抓住战机。
一旦俄军完全控制这里,就能打开通往其他重要城市的大门。他们可以借此切断乌军的补给线,影响整个东部战线的局势。而且这里距离顿涅茨克不远,可以作为未来进攻的前进基地。
乌军早期在这里修建不少防御工事,企图构筑一道牢固的防线。可是这些工事的建设存在严重问题。比如有些掩体正对着敌军可能的进攻方向,完全暴露在火力之下。还有些战壕修得太浅,根本起不到防护作用。这些问题让乌军的防御体系形同虚设。
库拉霍沃不仅有热电厂,还有其他工业设施。这些设施如果被俄军控制,就能为他们提供重要的后勤保障。而且当地的道路网络非常发达,有利于军队快速机动。这些因素都让库拉霍沃成为双方必争之地。
乌军前线的士兵们对此怨声载道。有士兵反映,他们的观察哨竟然修在开阔地带,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狙击手视线内。这种设计简直是拿战士的生命开玩笑。还有的战壕修得跟沟渠似的,下雨天就积满水,连立足都成问题。
有些掩体修在低洼地带,敌人居高临下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还有些火力点之间存在大片死角,敌人可以轻易从这些地方渗透。这些问题在战斗中暴露得非常明显。俄军的侦察兵很快就发现这些弱点,并制定相应的突破计划。
有些通信线路就埋在地表很浅的位置,稍微有点炮击就会被炸断。这导致前后方经常失去联系,指挥十分困难。还有些弹药库的位置选得不好,距离前线太近,很容易被敌军炮火摧毁。
有些地方防御力量太集中,有些地方却几乎没有兵力。俄军很容易就能找到突破口。他们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派出小股部队从薄弱环节渗透。等立足稳固,再把主力部队投入进去。这种战术在多次战斗中都收到显著效果。
有士兵透露,这些防御工事的设计者估计都没来过前线,根本不解实际情况。比如有些掩体的射击孔设计得太窄,根本打不出有效射界。还有些防炮洞挖得太浅,连轻型迫击炮都挡不住。这些问题都暴露出乌军在工程防御方面的严重不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