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中国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其主要负责人工智能评估测试、应用开发管理、人工智能风险等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宏观研究项目主任刘典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化的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中国工信部消息,12月27日,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召开成立大会。这是工信部成立的第一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工智能评估测试、运营运维、数据集、基础硬件、软件平台、大模型、应用成熟度、应用开发管理、人工智能风险等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去年7月1日,工信部曾公示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方案,工作计划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聚焦行业共性需求,加快重点标准研制;二是开展标准贯标推广,促进标准落地应用;三是加快国际标准布局,推动产业国际合作。

刘典表示,随着中国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化进程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对于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专家提醒称,标准化进程可能面临诸多挑战。

刘典说:“包括标准更新速度与技术发展速度不匹配、标准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现行标准间协调配合度不高、企业标准化意识淡薄以及与国际交流合作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和智慧来解决,以确保标准化工作能够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019年开始快速增长,2023年规模达到5784亿元。

据预测,2024-2029年期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大关,提前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203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0000亿元的规模目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面临着失控风险、伦理问题、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化有利于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信通院今年年中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近3万家,其中美国占全球的34%,中国占全球的15%。截止目前,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有1328个,美国占44%,中国占36%。除美国、中国以外,英国、印度、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人工智能企业发展也比较快。

白皮书认为,要真正将人工智能的潜力释放出来,不仅要有大量模型,还涉及到技术和算法的能力提升、工程化的部署,训练数据、3G布局、开源系统、硬件协同、模型框架芯片之间的协同问题,以及模型服务的商业模式等等。

对于该委员会成立对于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总体发展的意义,刘典认为,首先,它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与安全规范运行相匹配,确保技术创新在安全、规范的环境中进行;其次,通过构建中国自己的标准体系,可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它们在国际层面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中更加便利,并更多地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

“此外,委员会的成立还将有助于应对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伦理和安全风险,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后,委员会的多元化委员结构将促进产学研用的合作,推动更为全面的行业标准制定,这对于加强我国在全球技术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刘典指出。

第一届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41名委员组成,秘书处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郑志明担任主任委员。郑志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任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校数学专业教指委主任等职,长期从事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研究。

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的41名委员覆盖产学研用各方,由科研院所、高校、人工智能企业的专家组成。在企业方面,委员名单中包括三大运营商、百度、腾讯、科大讯飞、华为、阿里巴巴、商汤、宇树科技等企业代表。

2024年7月2日,中国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其中提出到2026年,中国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小程序上线啦,欢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