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寒冷,年越来越近。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多少远离故乡的人已经在开始倒数回家的日子了?
“只要能回,宁愿多戳几轮核酸,今年爬也要爬回去!”有人早已经迫不及待。
“因为疫情,我已经两年没能回了,现在的形势,只怕也悬,都不好意思接爸妈的询问电话了。”有人心有所忧。
“我们响应就地过年号召,今年继续视频“云团圆”。有人悄悄藏起思念。
今年过年,你会回老家吗?
在将近一千三百年前唐朝的某个岁暮,诗人王维曾写下过这样一首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杂诗·其二
正如诗题,这是一首随感而发,浅白却又真挚的“思乡随手记”。
诗作把画面切在了一个微小的生活片段:一个久居他乡的人突然遇到了老乡,于是很激动地向老乡打听起家里的情况。
在古代,他乡遇故知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
无论偶遇的这个家乡人够不够得上“故知”,在从前车马慢的背景下,能遇上一个可以带来家里讯息的人,都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在惜墨如金的五言绝句里,诗人仍然不吝把同一个词在同一句诗里提了两遍。
我们读到的并不是繁复,而是异乡人此刻心情的千回百转。
可是诗中主人公接下来的发问却出人意料:
“你来的时候,看到我家雕花窗前种的那株梅花开了没有?”
莫非王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最在乎的不过是窗前那株花而已?
可是为什么在我们读到这一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依然能感受到内心的那根弦被一种悄然生出的羁绊所拨动了呢?
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认为,艺术家的构思已经不是外在事物的复写。
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诗人表面是在写梅花,实际描写的是梅花背后的情愫。
王维是绘画大师,他善于留白。这首小诗写到这简单一问便戛然而止便是一种留白。表面什么都没说,韵味却在结束的那一瞬间怦然而绽。
其实这首诗还有“前章和后续”。
诗人在《杂诗·其一》中这样写道: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对于这首诗,我们要先看后面两句:
“每天沿河都有来自江南的小船,是否有谁带来了他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呢?”
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位家住在孟津河(今河南洛阳北部的黄河南岸一带)的女子的自述。
她正殷切地期盼着来自夫君的音讯。可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江南船常有,而锦书不常有。其间失落可想而知。
到了第二首,诗人的镜头一转。画面已经是万里之外的情景。
男主人公偶遇故人,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好询问了一句,家里的寒梅是否已经开花。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杂诗·其三》
这是诗作的第三首,诗人再次将画面切回孟津河。
这正是寒梅所在的地方,女主人正望着雕花窗前使劲儿绽放的梅花出神。
因为同一株梅花,此刻她的“出神”已经和第二首里的“相问”得到了时空的链接。
或许他们都想到了数年前。
他们青梅竹马,小小年纪就一起种下这株梅花。这棵树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也见证了他们有情人终成“家属”的幸福。
也是在这株寒梅的见证下,妻子“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丈夫在旁边夸张地吟咏历来歌颂美女的诗篇,逗得妻子笑得花枝乱颤,竟不小心自己画花了妆······
相聚是美好的,谁不想和家人在一起,可是为了更好的明天,丈夫不得不奔波到遥远的南边。
“离恨恰如春草”,女主人公的思念也正如春草蔓延疯长,其中有怨,更有爱。
那个异乡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她们都能知道远方的人也正思念着自己,便也不负相思意了。
古往今来,羁旅与思乡都是文人们反复吟咏的“母题”。
从屈原开始,便有“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乡情表白”。杜甫也有名句声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故乡再遥远,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回去的心;天上明明就一轮月亮,可是出门在外的游子就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美好更亮,“我爱我有理”。
故乡究竟有何魔力?
正如有位作家所言“对于普通人,没有伟大的经历,所谓乡愁,不过是那些曾经走过的路、爱过的人、青春的草莽、年少的轻狂、抽过的耳光、夜半的心慌。”
我们念家,是因为那里有牵挂我们和我们牵挂的人,我们忘不了家乡,是因为那里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网上盛传有这样一个金句“人们总是在小时候习惯眺望远方,年岁越大越爱怀恋起故乡。”
是啊,曾经的我们心心念念的总是“山那边”的世界,又何曾在意过脚下最熟悉的土地呢!
直到我们奔赴新的天地,又因为疫情、工作时间等原因,才突然听懂得了那句歌词背后的心酸: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
席慕蓉说:“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其实无论我们飘往何地,我们的行为依然印刻着家乡的风土人情,我们的味觉喜好早就刻在了基因里。
马上要过年了,门前那棵大大的桂花树,不知有没有长得更加茂盛?是时候该回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