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
法新社1月1日报道称,受战事影响,大批巴勒斯坦工人从以色列撤离,导致该国以建筑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了严重用工荒。为弥补劳动力不足,以色列近一年来引进外籍劳工,去年已引入约1.6万名印度籍劳工,用于工地建设。
据报道,在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前,以色列国内有近15万名巴勒斯坦劳工,其中2/3的劳工从事建筑类行业。然而,战事的爆发直接导致大批外籍人员撤离,如今以色列国内的外籍劳工总数仅有3万人,远低于非战时水平。截至2024年年初,该国约有一半的工地已完全停工,平均每月造成超8亿美元的损失。
为了应对用工荒,以色列当局试图在印度与斯里兰卡寻求用工成本相对低廉的“平替”。截至2024年年末,以色列在印度招募了1.6万人。38岁的印度工人坤丹透露,他申请的建筑岗位每年的薪酬约2万美元,比他之前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当保安的收入多了一倍,是印度平均工资的6倍多。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雇用印度籍劳工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且印度人主要分布在家政、信息技术以及珠宝交易等行业,像这样大批量招募建筑工人的情况还是首次。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以色列在印度的大规模招工此前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印度多个行业的工会痛批政府这样的劳务输出等同于支持以色列对加沙采取的军事行动,担心外派人员会被部署在危险地带工作,或遭受不公平待遇。
以色列部分行业专家表示,目前该国外籍劳工数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足以填补建筑行业的空缺,以色列未来恐将面临住房供应不足的局面。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