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在走访平远县仁居镇仁居村时,听闻村中老者闲谈时说道:“以前平远县治就设在这里,旁边是严碧生的屋……”一般在年鉴或县志里才出现的“县治”,在此地此时从百姓口中蹦出,顿觉惊讶而好奇——为什么这个并不常用的词仍在这里流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8月,平远县仁居镇圩镇航拍图(中共平远县委办提供)

“县治”之意和“县”的来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现代汉语词典》,“县治”旧时指县政府的所在地。①“县治”是旧称,现我们称为“县政府”,简称“县府”。而在唐至清代,“府”是等同于现今地级市的行政区划,如“府治”是府的治所。

再查“县”的来历,甲骨文暂无此字,《金文编》显示字形是、②,本义表示悬挂的意思。后演化成小篆。周代,出现分封制,“天下地方千里,分为百县而系于国。”秦代开始,制定郡县制,把“县”作为郡级以下的行政区域。汉魏时代,由于郡县制普及,经常用到“縣”字,于是在“縣”字下加“心”,变成“懸(悬)”,表达“悬挂”之意。

平远县治二三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远建县460多年,从县志得知,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广东、江西、福建交界的武夷山南麓,“群盗”猖獗,朝廷在程乡县西北边的豪居都(今仁居)筑土城,增派军队,设立通判府馆。③三年后,在原府馆址地,设置县治。因其界于武平、安远之间,命名“平远”——像多数包含“平”字的域名一样,如“北平”“南平”,寄托着“平安”的希望。

明代平远修过3次县志,均在战乱年代遗失。最早的县治图仅从清康熙《平远县志》可见。其中,在中轴线的建筑有:炤壁(作屏障的墙壁)、大门、仪门、县堂、川堂、凤山楼等;右侧有:迎宾、六房、皂房、资政厅、祯门、二门、捕衙、后衙、土地祠等;左侧有:忠爱堂、内衙、六房、库房、书室、土神祠、狱门、重狱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远县治图(来源:《广东历代方志集成 潮州府部》)

但建县初的县治防守不行,清康熙《平远县志》记载:“(嘉靖)四十三年,梁宁党:梁国相、梁统、梁绎等复叛……知县王化见城垣未固,先寄家人于会昌县……贼往会昌讹言:知县九月十九日被杀。化妻计氏闻之自刎”。④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平远县调整县域,并扩大加固城墙。至明万历四年(1576),城墙周围500丈(1600多米),高1丈2尺(约4米)。“该城垫石为基,分设东、南、西、北4门,三面临溪,北枕松山。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远县城图(来源:清雍正《平远县志》)

然而,75年后,平远县治还是发生大事件!“顺治八年(1651),清兵再入县,先锋江龙由石正从间道至县城,环攻二月不克。总兵班志富提兵督攻3昼夜;城陷,屠杀殆尽,文庙祠宇、居民房舍被焚毁”。⑥

民国38年(1949)7月15日,平远横遭兵祸。从淮海战役溃退南逃的国民军第十二兵团(副司令胡琏,众称胡琏兵)窜到平远县境。大肆抢杀,群众走避,十室九空。县军管会奉命率所属机关单位撤离县城;各区队就地隐蔽,安定群众情绪,打击一部分胡琏兵。在为时20多天的兵祸中,平远县被强行拉走的壮丁与挑夫1532人,被杀害的干部及群众60多人。被拉走的壮丁中,包括笔者祖父(家离县治2千米),至今杳无音讯。

平安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正因为经历了以上二三事,世代生活在平远的人们对老县城(1954年,县治迁往大柘镇)感情依旧深厚,且倍加珍惜现在的安定生活,没有群盗、没有被迫离乡……《平远年鉴2022》记载:“2021年,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群众满意度连续11年位居省市前列。”如今的平远,随着平安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居家安心、出行放心、生活舒心,“平安”已成为平远的一块“金字招牌”。

参考文献: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字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423页。

② 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第634页。

③ 平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平远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7页。

④ 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广东历代方志集成 潮州府部(三九)》,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106页。

⑤ 平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平远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8页。

⑥ 平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平远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页。

供稿 / 平远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编辑 / 吴奕珊

来源:方志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