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让我抱抱孩子……”一位年轻的女子泪水涟涟地抱着一个婴孩,她的内心几经挣扎,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地把孩子交给另一个妇人。
“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保住她……”妇人再三向女子保证。女子咬着嘴唇,强忍着内心的痛楚,向妇人点点头。
妇人得到女子的应允,抱着孩子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女子身旁的友人劝慰道:“别难过了,现在的局势,带着孩子,太危险了,一旦暴露,大人孩子都没命……他们是好人家,你们母女将来一定会团聚的。”
这位年轻的女子,是当时中共中央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驻武汉办事处秘书长、湖北省总工会秘书长刘少奇的妻子,何宝珍。
而她怀里的婴孩,正是她和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
刘爱琴出生时,正值1927年大革命失败,刘少奇和何宝珍夫妇被迫离开武汉,转移江西,出于生命安全和革命工作的考虑,他们决定把出生不足100天的女儿托付给一个支持革命的积极工人家庭。
还在襁褓中的刘爱琴,就此离开了亲生父母,开始了她曲折的人生。
01 飘零凄苦的童年
到了养父母家,虽然生活贫苦,但家人十分疼爱刘爱琴,尤其是养母,一把屎一把尿把爱琴亲手拉扯大,疼爱小爱琴胜过自己的儿子。
只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局势越来越紧张,革命斗争不断,工人运动越演越烈,全国上下,多少人下岗失业、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养父也逃不过形势的逼迫,工作早就没了,夫妻俩有一天没一天地干点零工糊口,经常有了上顿没下顿。家里的老奶奶这时候又得了重病,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看着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奄奄一息,这时候,邻居大娘给他们家出了个主意:“有个富户想买个丫头,你们家丫头生得伶俐,他们准会喜欢!”
“不行不行,那可不行!”养母一听要卖女儿,一口回绝。
大娘劝她:“我知道你舍不得,可你想想,你们这样下去,孩子有一口没一口的,能不能养大还是个问题。好歹,你能把孩子保住啊!再说了,对方是正经的好人家,不会亏待你丫头的。你看现在外头,这卖孩子讨生活的,还少吗……”
夫妻俩虽然没同意,但大娘的话也扎进了他们的心里。夜里,养父和养母辗转难眠:“孩子跟着咱们,也是活受罪。”
“唉,何止活受罪,就像大娘说的,能不能养活还是个问题呢……”
“要不,看能不能寻见她亲生父母,没准比跟着咱们强……孩子现在8岁了,懂事了,突然到陌生人家里生活,也怪可怜的。”养母想着,伤心地抹了把眼泪。
养父叹气道:“哎,别想了,要是饿死了,才是真的可怜。就答应了大娘吧。”
第二天,养母把小爱琴洗梳穿戴整齐,哄爱琴说要送她去亲戚家住。刘爱琴信以为真,以为只是在亲戚家好吃好喝地玩几天,养母就来接她。不料养母这一去就没再回来。从此,一个犀利的婆婆取替了原本慈爱的养母的位置。
“以后,你就是我们家的人了。你好好干活,好好伺候小宝,我们不会亏待你的。”
小爱琴望着面前这个面容犀利的女人,心里打了个寒颤。
她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把他送到这里,为什么要叫眼前这个女人作婆婆,为什么要伺候那个叫小宝的小男孩。
从此以后,她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劈柴、扫地、挑水、烧水,除了干不完的活,还要鞍前马后地跟着小宝,稍有差池,就会被婆婆指着鼻子破口大骂,要是不服气,还会挨打。
小爱琴从没受过这样的委屈。她想妈妈,想爸爸,想弟弟,虽然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但是就算和弟弟一起刨野菜、捡垃圾,日子也是快活的。
一天,她在井边打水,想起了往日和弟弟在井边玩耍的快乐时光,一时伤心失神,小小的肩膀失去平衡,一头栽进井里。
“救命啊!”她吓得尖声大叫,拼命扑腾。还好公公就在不远处,闻声赶来,飞快地把水桶扔下进把小爱琴捞了起来。
虽然大难不死,但小爱琴并没得到后福。不久,小宝出天花死了。婆婆把怨气都撒在小爱琴身上,骂她是个扫把星,什么脏活、累活,都命令小爱琴去干,动不动就对她又打又骂。
小爱琴的身上、胳膊上、腿上,到处是伤痕,连耳朵也被揪得流血化脓。刘爱琴就这样磕磕绊绊地当了几年的童养媳。
11岁那年的春天,刘爱琴在院子里打水,抬头的瞬间,她以为自己在做梦,她看到了养母!
她高兴地丢下水桶,朝日思夜想的妈妈扑去!养母见她又瘦又小,身上还有伤痕,心疼得眼泪直流。她对刘爱琴说:“走,你伯伯来接你回家了。”
刘爱琴这才发现,和养母一起来的,还有一位衣着整洁、慈眉善目的伯伯。他就是周恩来。
这年,国共合作,国内形势缓和,刘少奇非常思念失散多年的女儿,就托周恩来去找刘爱琴。
养母对爱琴说:“其实妈妈只是你的奶妈,现在伯伯带你去找你的亲爸爸了。”
刘爱琴舍不得养母,害怕养母又把她卖给别人。但是这位伯伯待她非常可亲,她的心一下子就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刘爱琴看见养母对婆婆说了几句话,原本态度跋扈的婆婆马上老实了起来。伯伯给了婆婆一包东西,婆婆就笑逐颜开地给她换了一身新衣服,吃了一盘点心,让她跟着伯伯走了。
周恩来把刘爱琴带到了延安,见到了刘少奇。刘少奇见到了失散多年的长女,得知女儿吃了不少苦,既激动又心疼,不禁红了眼圈。
刘爱琴见到亲生爸爸,感到很陌生,但是爸爸对她很好,爸爸身边的朋友也非常疼爱她,还给她讲烈士妈妈的故事。
时隔11年,刘爱琴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对她来说,在延安,她体会到了一生中最幸福最安全的时光。
刘爱琴从此也知道了爸爸是党的领导人,爸爸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爱儿你受苦了。我们就是要解放那些和你一样受苦的人。要记住,你是党用几百块大洋换回来的,是人民用血汗赎回来的,等你长大了,也要为千千万万的受苦人办事。”
02 一度抱憾的青春
为了刘爱琴的学业和成长,刘少奇第二年就把刘爱琴送去了苏联,和其他领导人的子女一同在莫尼诺儿童院学习和生活。
到了17岁,刘爱琴进入了莫斯科通讯技术专科学校经济计划系学习。在那里,刘爱琴遇到了她的第一个爱人,费尔南多。他是西班牙共产党领袖的外甥。由于理想信念一致,兴趣爱好相同,刘爱琴和费尔南多很快堕入爱河。
他们在莫斯科的星空下山盟海誓,缔结婚约。
1949年7月,刘少奇率中共代表团访问苏联期间,得知了女儿在国外私订终生。他见过女儿和女婿后,决定和刘爱琴“摊牌”。
“爱儿,费尔南多是西班牙人,你们不合适。”
“爸爸,这和国籍有什么关系?费尔南多和我一样,也是革命的后代,我们有着共同的政治立场,这有什么问题呢?”
刘少奇严肃地说:“爱儿,你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后代,你所做的一切,首先要考虑的必须是党和国家,还有人民的利益。现在,新中国成立在即,内忧外患,我们没有把握能够清清白白地接纳一个外国人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家属……”
刘爱琴懂了。她的人生,已不再属于自己,她同时属于父亲,属于国家,属于党和人民,她也绝不可能为了一己私欲,无视党和人民的利益。
与此同时,费尔南多的家人因为得知刘爱琴是中共领导人刘少奇的长女,也对他们的婚姻提出了同样的忧虑。
最终在两家的协商下,刘爱琴和费尔南多无奈分手了。回国后,刘爱琴听从刘少奇的安排和建议,和巴彦孟结了婚。
03 历尽苦难的中年
1953年,分配到国家计委综合局工作的刘爱琴,在父亲的安排下结了婚,婚后过着平静的生活。
5年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国家计委进行了精简机构和下放干部的动员。
刘少奇去找刘爱琴,父女俩难得在百忙之中进行了一次谈心。
“国家这回精简机构,下放干部,对年轻干部来说,可能会有点不理解,爱儿,你怎么看呢?”
“党和国家的决定,我们的干部职工,会坚决贯彻执行。”
刘少奇笑了,“爱儿,在这里,我们不仅是上下级,还是父女,咱们啊,就别说客套话了。党中央呢,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考虑,让更多干部落地基层、扎根基层,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才能真正摸清老百姓生活的困难和问题所在,才在切切实实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这对年轻干部来说呀,也是一次历练的好机会。”
刘爱琴想起,七年前,她从苏联回国,在人民大学学习时,党员预备期满,当时系党支部要讨论她的转正问题,父亲知道后,给学校写了一封信,反映她的思想作风不够艰苦朴素,遇事不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思想上天真,政治上幼稚。因为父亲的一封信,系党支部取消了刘爱琴的预备党员资格。
听了父亲一席话,刘爱琴突然下了决心,她要报名下放基层!这不正是一次锻炼她艰苦朴素,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好机会吗!
刘爱琴斩钉截铁地说:“爸爸,您说得对,我们年轻干部,就应该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刘少奇欣慰地笑了。
经组织研究决定,把刘爱琴下放到内蒙古。刘爱琴一家,这一去就是二十年。二十年间,刘爱琴兢兢业业,时刻铭记父亲的教诲,把人民的利益揣在心里,为当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可是刘爱琴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年后,局势再度风起云涌。父亲含冤去世,哥哥含冤自杀,弟弟身陷囹圄,自己也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下放劳动改造,因为身份特殊,又受尽非人的折磨和摧残。更令她伤心的是,相守二十年的丈夫这时候也和她离了婚撇清了关系。
尽管身心伤痕累累,刘爱琴还是咬牙挺了下来,她坚信父亲是一个自始至终全心全意心系人民的好领导,坚信全家在父亲的教导下,所思所言所行,皆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历史一定会还她们一个清白!
终于,十年浩劫结束,刘少奇和家人都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名誉和原有的职务。刘爱琴终于达成了心愿。
此时的刘爱琴,历尽千帆,内心早已风轻云淡。她调入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任教,不问政事,默默做学问,在学术界成绩斐然。
2020年6月7日,刘爱琴因病与世长辞。临终前,刘爱琴嘱咐子女:“我是党用几百块大洋换回来的,是人民用血汗赎回来的,你们是党和人民的后代,党和人民的利益要永远放在心里。要做好人,做好事,做一个平平淡淡、自由自在的好人就好,不要从政。”
04 结语
刘爱琴虽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的长女,但并没有因此养尊处优,反而,她的一生,历尽坎坷。
在特殊的时代和形势下,身份特殊的刘爱琴,没有享受任何特殊待遇,对她而言,唯一的特殊,是她从一出生,就和政治紧密相联,经历凡人所不能想象的苦,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的人生。
但所有的这一切,也正是刘爱琴为大局着想,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无私奉献,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