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东线德军起初与俄军作战失利,震动朝野,德军统帅部决定派城府颇深的兴登堡去协助鲁登道夫扭转局势。
而俄国高级将领被最初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德军败局已定,残部已为惊弓之鸟,不可能再挑起新的战役。俄军雷恩凯夫军团全部处于休整状态,放过了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大好时机。俄军另一路部队萨松诺夫军团也轻敌自傲,冒然深入到马祖尔湖的沼泽地带,与雷恩凯夫军团失去了联系。
俄军的这一失误使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认为有机可乘。鲁登道夫指示参谋处拟定反攻作战计划,将德军一部留在东普鲁士北部以抵御雷恩凯夫部队,主力则集结在东普鲁士南部以围歼孤军深入的萨松诺夫部队。8月24日,兴登堡到达前线,鲁登道夫将拟定的作战计划向他作了汇报。他耐心地听完后,满意地点点头说:“我没有比这更好的修改意见,就照你说的办吧!”然后伸伸腰,转身上床睡大觉了。兴登堡心里明白,此次参谋部起用他这位“老将”,意不在用其将才,而主要发挥他的“容人之度”,为无甚资历又锋芒外露的鲁登道夫开道,所以没有必要去对符合自己本意的作战计划指手划脚,说三道四地挑些鸡毛蒜皮的毛病了。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大度“纵容”了鲁登道夫才智的施展,二人才能“珠联璧合”地合作,并得以共同扬名。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下达作战计划后,部队依计而行:德国非主力的国民兵用以引诱雷恩凯夫军团的4个军的主力向西进攻,而4个主力军则兵分两路,乘火车迅速从两翼迂回,以包抄萨松诺夫部队。
8月24日,德军苏尔茨将军率领的第20军在同萨松诺夫部队的小规模战斗中被“打败”,然后有一个师撤退到比较牢固的防御阵地。萨松诺夫误以为这种运动是第8集团军的全线退却,遂下令穷追。然而,萨松诺夫的部队非常疲劳,据截获的非密码无线电报称,有一个军在12天中,经过深没踝节的“泥土道路”,已经跋涉了150多英里,所以苏尔茨并不面临直接威胁。他只留一个象征性的骑兵师以拦截追兵,其余部分则向南面继续“撤退”。两天内,大批德军通过高效率的铁路运往100多英里外的西南方,有9个师以上的部队则在东南方向的一条70英里的弧线上重新集结。
萨松诺夫不知是计,依然向着故意加以削弱的中心进发,继续追击“退却”中的敌军。俄国骑兵侦察的报告说,德军的阵线有可能暗示要进行两翼袭击,萨松诺夫遂减低追击速度,并发电报给俄军总司令吉林斯基,建议暂停前进。吉林斯基根本不了解前线德军的情况,也不知道德军已更换新的将领,认为德军正在按照胆小的普里特维茨的计划退却,把萨松诺夫的电报看作是懦怯的表现。他安然坐在离前线近200英里的指挥部里,命令萨松诺夫不要再“扮演懦夫角色,继续进攻”。
萨松诺夫按照上司命令,指挥部队继续西进。8月25日到26日夜间,向德军中心进发的萨松诺夫右翼离开他的其他部队30英里左右,同从贡宾南出发的德军2个军接触。虽然疲乏但吃得饱饱的德军,面对一支困乏的饥饿的俄军,经过短暂和混乱的战斗后,俄军蹒跚后退,德军则如释重负地瞪着眼睛看着敌人缓慢离去,他们已疲劳得不能追击了。
8月28日,萨松诺夫的前锋突出坦能堡地区。500多年前,德意志条顿骑士团曾在此地被俄国人打败。兴登堡有意选择这里与俄军决战,意在报“九世之仇”。俄军进入德军最有利的合围地点后,他立即命令两翼主力合围,紧缩包围圈。萨松诺夫顿感事态严重,急令撤退,但为时已晚。德军已完全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将其逼至狭窄的沼泽地,用大炮猛烈轰击。有12个连的俄国兵背向着伯绍湖,晕眩地走进水里,活活地被淹死,他们连在水里挣扎一下的力气都没有了。
绝望的萨松诺夫连连向吉林斯基发出救援电报,吉林斯基却置之不理。德军截获这些电报后,士气大增,而饥饿和疲劳的俄军本就无心参战,又见救援无望,士气更加低落,有的干脆慌不择路地逃命,但迷乱的俄军逃不出德军的圈子,他们像羊群一样被德国人兜捕起来。延伸40里的德军,只要把俘虏圈指点给他们就行了,他们已经战斗到超过他们耐力的地步。萨松诺夫见大势已去,偷偷带着几个副官、参谋逃走,途中因体力不支,拔出手枪自杀。他的被德国人埋葬的尸体于1916年通过国际红十字会交给了他的妻子,运回俄国安葬。
坦能堡战役中,萨松诺夫的兵团共计12万俄军全部被歼。几天后,德军又以少量兵力追击俄军溃散部队,主力北进对付俄国第1集团军。9月11日,德军攻下俄国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因斯特尔堡,并将俄军赶出东普鲁士边境。经过几次激战,俄军总计损失2557万兵力,东普鲁士战役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