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社交里,身边总是会有一两个喜欢“习惯性反驳”的人,他们总能在人们热情讨论某件事的时候,泼一盆冷水。

比如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原本是追忆青春、分享近况的轻松场合,有人感慨大城市生活压力大,房租高得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音刚落,就有人立刻反驳:“压力大还不是你自己没本事,我在大城市混得风生水起,也没觉得房租有多难。”

瞬间,分享变成了尴尬的对峙,原本怀旧温馨的氛围被冷硬的辩驳冲击得荡然无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见爱人 4》留几手:反驳行为背后

说起“习惯性反驳”,让我最先想起的就是近期在热门综艺《再见爱人 4》里,话题无数的留几手。

他也算是比较早期的网红了,最初在社交平台,因为“怼天怼地”,敢于各种反驳而出名。

但是,他的那些习惯性反驳行为,在婚姻生活里,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他在节目中的表现,更是把这类现象展露无遗,深究背后,藏着不少复杂的心理成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聊聊过度自信与自我中心这一点。

留几手对自己的判断和见解,有着近乎盲目的自信,打心底觉得自己永远正确,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

就像杨子提出 “父母分别带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分裂”。

留几手连琢磨一下都没有,立刻反驳 “那你全权负责带孩子就不分裂了”,完全是本能地认定自己才站在真理这方,压根没给杨子观点的合理性一点 “容身之地”。

而且他在交流时,大多时候只盯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经常打断妻子葛夕或是其他嘉宾说话,急着抛出自己的反驳。

全然不顾对方是不是话还没说完,情绪有没有受影响,自我中心意识特别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防御心理在他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

内心深处,留几手说不定挺敏感脆弱的,把他人的批评、不同看法,都当成对自己的攻击。

葛夕好心提醒他下楼梯留意新皮鞋太滑,这本是爱意满满的关怀,他却觉得这是在暗示他不细心,立马怼回去。

就是为了护住自己的 “面子”,维护自尊和形象。

同时,他还特别害怕暴露自身弱点,节目里好几次打压葛夕、揭她短,就是想让自己在婚姻关系里始终占据心理优势,不让别人抓住把柄指责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几手还渴望获得关注与认同。

他试图通过抛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在人群里凸显自己的独特。

夜聊时对杨子的犀利回怼,虽说场面尴尬,可确实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目光,让他一下子成了焦点。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大概在生活里缺少足够的关注,所以只能用这种反驳的激烈方式,在群体交流里多抢点 “戏份”,满足内心对存在感的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情绪管理能力不足,也是他习惯性反驳的 “帮凶”。

在节目中,留几手表现出的情绪管控能力较弱,一旦碰上触动自己敏感神经的话题,立马就被情绪裹挟,理性瞬间 “下线”,只剩下本能地反驳他人来发泄。

而且,他也不懂得怎么用更温和、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老是用攻击性的反驳话语,搞得周围人心里压抑又不舒服。

再加上缺乏同理心,他没办法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只从自己立场评判观点,不考虑人家的背景、经历,产生的分歧误解越来越多,反驳也就越发频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习惯性反驳带来的社交问题

而这习惯性反驳带来的社交危害,简直是一场“灾难”。

首当其冲的就是信任关系破裂。

朋友之间相处,讲究的是相互扶持、坦诚交流,要是一方老是习惯性反驳,另一方心里肯定觉得憋屈,觉得不被尊重,久而久之,信任就没有了。

在职场里,谁愿意跟一个浑身带刺、随时开怼的人深度合作。合作伙伴躲着走,同事关系也处不好,晋升机会自然就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大了说,社交口碑也会被拖累。

如今社交网络四通八达,各个圈子联系紧密,要是落下个 “爱抬杠”“不好惹” 的名声,别人提起你都直摇头。

结识新朋友、拓展新社交圈子就难如登天,慢慢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守着那点顽固想法,越来越孤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破循环:克制、包容与精进

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克制反驳欲是关键第一步。

每次话到嘴边,别着急脱口而出,先给自己三秒冷静时间。

就在这短短几秒里,在心里问问自己:“我这反驳真有必要吗?有没有更温和、建设性的回应办法?”

说不定,一场无意义的争吵就被结束在萌芽状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咱们还得学会多些包容。

碰上别人提出新颖的营销思路、创意想法,别忙着否定。

把这些不同观点当成学习新事物的过程,琢磨琢磨能不能融入自己的方案。

用开放心态面对分歧,不仅能避免冲突,还可能碰撞出新火花,让彼此关系更热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默默提升自己才是长远的智慧。

与其把精力耗费在和人打嘴仗上,不如全身心投入提升专业技能、修炼内在涵养。

别人吐槽你能力不行,别回怼,暗自努力,等做出亮眼成绩,那些质疑声自然就没了。

最后,不妨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过往有因为反驳引发的尴尬场景吗?或者大家身边有这种“习惯性反驳”的人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