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是首的意思。“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汉武帝起改为农历1月1日,随后农历1月1日的元旦在我们国家持续了近两千年之久,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是“阳历年”。
元旦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古代的人们在这天写的诗有很多,写作环境各异,目的不尽相同,悲欢离合都因为在元旦这一天而变得更加特别,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几首佳作。
01佳节之面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使用了白描手法,抓住了元旦最常见最贴近我们的景象,点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这些特别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元旦的欢乐气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王安石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所以这首元旦的诗中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元旦是一年之始,变法则是国家改变的开始。“新”不仅仅代表着元旦的桃符,还代表着迎接变法的国家。
02佳节思故友
《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之日,团圆之时,在这个时候难免想起自己远在他方的故友。莲花滴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一年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诗人饮冻酒,赏早春情态。元旦佳节,身旁有佳人和歌女劝酒助兴,但我却只顾得上惊讶于早春的物景,那些烂漫的春景好像就是我的旧相识。
作者对于旧友的思念在他看到元旦的春景时达到了高峰,我们与友人的相遇相知相熟都是经由了一个又一个开始形成的,在新年伊始时,要记得问候一下自己的友人。
03佳节引思乡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元旦本应该是一个高兴的日子,但诗人刘长卿刚刚被贬,遇此佳节,更添愁绪。此诗的首联写情,归乡之心无法实现,悲伤与孤独扑面而来;颔联感叹春归于我前面,就连春天也不愿意与我为伴;颈联描写周围的场景,身处孤境悲愁,周围只有岭猿与我相伴。
最后在抑郁、失落的情绪中发出了长长的慨叹,以贾谊自比,抒发贬谪悲愤。这样的无限离愁及失意悲愤之情。所以,我们要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特别是元旦佳节,待在家人的身边比什么都好。
04佳节于田园
《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田园间的元旦,十分质朴纯洁。这首诗是孟浩然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于他去长安应考的元旦。首联的气候描写,贴近农家的生活,节令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正值壮年,虽然没有官职,但也会担忧田间农事。下一联是则是描写农家的农夫和牧童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在节日中的劳作似乎蕴含着收获的欣喜。
最后一联,大家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今年肯定是个丰收之年。元旦象征着一年开始的希望,农家之人没有太大的野心,只要农作丰收,那便无忧无虑。但作者在诗中的“无禄”还是隐隐透露着作者不甘隐居的心情。
05佳节之喧闹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自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孔尚任写这首《甲午元旦》时已六十六岁,刚刚脱离官场,在家乡曲阜安享晚年。这首诗的前两段,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偏向于白描手法,短短几句,除夕夜的节日气氛跃然纸上。第三句过渡,借分赠。买春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自己也不再是官场中的一员,变成了自由自在的平民。
随后的第二段后写元旦。烧爆竹、抉桃符、拜新年。诗句中满满得都是过元旦的热闹和欢乐。作者孔尚任厌恶官场的冷冰冰,喜欢现在的热闹和怡然,特别是在元旦,这份热闹又多了几分。
06佳节悟人生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此诗作于文天祥暮年的元旦凌晨,此时的文天祥已经差不多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此时悟透,他的一生,是忠烈有气节的一生,人间值得他来过。此诗平白铺述,天地空旷,时光离诗人而去,远远把他甩在了后面。文天祥的一生坎坷,人生末路上,还依然饱受风雨和雪霜。但是诗人知道,就算以后他埋没在历史长河当中,他这一生的所作所为,铁血丹心绝对不会白费。
在元旦这个特殊的日子,不论是悲喜何种情绪都会被放大,诗人在这首诗中,没有了他其他诗句豪迈和振奋,而是透露出一种寂寞和自我认证。文天祥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人生的价值绝对不是由别人的评价决定的,我们也要相信文天祥所坚信的,自己决定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