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5年的15个趋势

1、全球乱象频发,有三个根本性原因:基础科技没有突破,全球经济增长整体放慢,陷入存量搏杀;全球化带来分配不公,各国的宏观增长代替不了个体的失意感;美国从全球事务中后退,其他国家暂时无力接班。

2、美国对世界事务的干预在减少,多极化时代正在来临,跟之前的有序但不公平相比,这是一个更公平也更无序的世界。各行其是,有罪不罚会是一个重要特征,也就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的“多元的炼狱”。这对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和全球化的中国来说,不见得是好事情。

3、仇恨和分裂加剧,动口不动手的底线规则被不断突破,表现为国际地缘冲突的增加,多国内政的混乱,以及人与人之间、性别之间、贫富之间对立隔阂的扩大。

4、2025对中美俄三国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特朗普带给美国的更多是震荡分裂还是破壳重生?中国的崛起之路能否延续?深陷俄乌战争泥潭的俄罗斯能否解套?

5、2023年中国有51%的商品占全球出口份额比重超过30%,有16.5%的商品占全球出口份额比重超过50%,有9.1%的商品占全球出口份额比重超过80%,世界工厂地位依然稳固;与此同时,外资撤离的速度在加快,全球范围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的趋势在加快。贝恩资本对全球166位企业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的调查显示,2023年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公司占比69%,比2022年的55%高出14个百分点。

6、特朗普上台后,新一轮贸易战箭在弦上,2023年,中国对美有2800亿顺差,全球最大。欧盟是2000亿,第三大是墨西哥的1550亿,这三个国家地区很大可能成为美国新一轮关税战的对象,或者得付出其他代价来加以规避。

7、从2024年以来,不仅发达国家在对中国商品大幅加关税,巴西、土耳其、智利、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这么做。未来,中国对外大量输出廉价商品会越来越难,面临越来越多的抵制。

8、中国的国际形象在恶化,这是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比亚迪巴西事件可以提供一个解读的视角,那就是企业和个人把在国内形成的行为方式带到国外,引发了反弹和侧目,而且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这里边有问题。所以,国际形象的改善很大程度上要从国内治理着手。

9、未来,全球高质量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越来越深入到内部治理层面,不仅看一个产品是否便宜性价比高,更要看是怎么做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善待员工和利益相关者,是否保护了环境,实现了性别平等?换句话说,要和别人做买卖,就要允许别人干涉你的内部事务,对你提出各种要求。典型的例子就是CPTPP。

10、发达国家有闭关锁国的趋势,未来去这些地方留学移民会越来越难。中国的高净值人士在加快外流,主要目的地是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

11、很多人把中国当下的情况和日本失去的30年做对比,这里面的区别在于:日本经济下行时,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万美元,是当之无愧的发达国家;“国民收入倍增”造就“一亿中流”,贫富差距小,有比较丰厚的社会资本。这两个条件中国都不具备。另外,日本在国内市场停滞之后大量投资海外,此时苏联解体开启了超级全球化,日本恰逢其时,对外投资没有遇到太大阻力;而如今是全球化遭遇挫折的时代,中国企业出海会困难很多。

12、未来经济会维持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10年内能否跨入发达国家行列前景不明朗。这会影响到就业和产业升级。“35岁现象”、就业“零工化”等趋势会愈演愈烈。

13、消费领域(从医疗到服装到思想)会出现K型分化,一部分向上一部分向下:在大部分领域,商品供应不成问题,但会“拼多多化”,低价低质;而高质量的放心商品和服务,需要花更多的钱,到另外的赛道去寻找。

14、中国模式也是东亚模式的一部分,而东亚模式是一种赶超模式,为了实现宏伟目标,更多将人看作是生产要素和客体,而不是发展的目的。如今,东亚三国都面临经济增速下滑、出生率快速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内生于东亚模式的逻辑当中的,是人们对疲惫不堪生存状态的一种软抵抗。

15、当务之急是信心的恢复,这里面至关重要的是方向和思路:我们跟世界到底是什么关系?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向前后哪一个30年靠拢?自主研发内循环和对外开放全球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以上内容,在世界灵敏度跨年演讲中有详细阐述,请扫描二维码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