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从前,街头巷子里有一个肩挑着担子的人,踏着轻盈的步伐,一边摇着拨浪鼓一边大声吆喝着叫卖,声音回荡在整个村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我国古老的一种职业,卖货郎,他们走街串巷,给周边的乡村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小吃,小孩子们见了更是高兴地蹦来蹦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随着社会改革发展,各地小卖部不断兴起,他们渐渐被取代,当今社会很难再见到卖货郎的踪影。

那时候没有快递没有商店,货郎担就像是一个流动的小商铺,卖着五花八门的商品,米、面、油、针线包、糖等等,带给村民无限的便利和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动的小商店·】——»

早在我国古代社会时,货郎担就已经出现了。唐宋时期,市场经济十分发达,各种交易场所兴起十分繁荣。

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贩们就开始走出特定的集市场所,在街头巷尾边走边叫卖,货郎担这个职业也是不断发展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我们想买个东西都是去楼下的商店或者再稍微远一些的大商场,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要什么有什么,再懒一点儿的就直接在手机上购物送货上门。

以前可不像现在这么便利,尤其是偏远一些的乡村,商品种类不全,都依靠货郎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人需要的商品也不一样,年老些的妇女买针线,年轻的女子买胭脂、雪花膏、蛤蜊油;男的买干活的用具和烟袋,小孩子就期盼着买些糕点糖果或者弹珠等玩具。

货郎也会根据人们需要的东西不同存的货物也不同,哪个卖的多了就多屯一些,哪个买的人少就少屯一些,通过赚些蝇头小利维系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货郎的东西也不多,就两个小筐,一根扁担,东西放在筐里,肩膀挑着一摇一晃地就走起来了。

让人觉得神奇的是,虽然卖货郎的担子里装的满满的,但是每当有人买什么的时候货郎都能很快的找到放到你手里,看着乱实则摆放有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货郎的东西也不一定得花钱买,还可以拿东西交换,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交换原则,一缕长发换几颗麦芽糖或发夹,一双烂胶鞋换上一包盐......

“你不来,俺不走,你喜欢的俺都有,没钱家里找破烂,找来破烂换糖豆,俺的糖豆甜又甜,包你甜在心里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货郎们还有自己的一些顺口溜,让人听了总觉得不买点儿或不换点儿什么就亏了一样。

算起来,乾隆皇帝还是货郎的“粉丝”,在北宋画家苏汉臣的一幅《货郎图》上专门为货郎作了一首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货郎担上无不有,文具武备箱笥甊。傀儡格五及乐器,币帛杂组筐箩帚。”细致的描绘了出当时卖货郎担子上的商品和当时的景象。

卖货郎也是非常辛苦的,要一直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要是遇到雨雪天气更是糟糕,首先要护着的就是筐子里的商品,要是弄坏了,一天的生意都白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卖货郎的担子变成了木头箱子,又变成了有透明玻璃盖子的箱子,再到后来骑着三轮自行车、电动车,货物的商品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

卖货郎也不是随意就能做的,一个成熟的卖货郎要有德才兼备的品质,做生意要讲诚信,不好说话卖的东西又贵那是很不讨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卖货郎除了要挑着扁担还要具备一个技能,那就是要拨浪鼓,还要会唱一些顺口溜。

«——【·货郎的拨浪鼓·】——»

货郎们走在街上光靠嗓子喊是不行的,远处的人听不见岂不是平白少了许多生意,这就需要有一种能像我们现在的喇叭一样能发出声音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货郎的这个东西就是拨浪鼓,他们的拨浪鼓和我们现在的可不一样,他们的拨浪鼓多为牛皮所制,摇动起来声音十分响亮,几乎整个村子都能听到

货郎的鼓和古代的一种乐器鼗(táo)特别像,都有两边各系着一个小珠子,鼓上插着一把木柄,一摇晃起来珠子敲击鼓面发出声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代一代的货郎们挑着担子,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越来越熟练,他们也摇动出了自己的节奏,什么样的是“来了”,什么样的是“走了,不等了”,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节奏。

或者是进村的时候摇的鼓点是“拨浪,拨浪,拨拨浪”,特别像是“出动,出动,快出动”,告诉村民们我来了,你们快来买东西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村子的生意做的差不多了,就收拾好担子,摇着拨浪鼓去往下一个村子了,就这样一直走在路上。

除了有拨浪鼓,货郎们还根据鼓的节奏和商品编出各种各样的顺口溜“你喜欢的俺都有,没钱家里找破烂,找来破烂换糖豆”,听了顺口溜大家更想买了,尤其是馋嘴的小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孩子没有钱就只能拿家里的破烂来换,平时的时候也自己积攒一些破烂就期盼着货郎来换点儿麦芽糖吃。

每次货郎都笑盈盈的手下孩子们拿来的破烂,再从担子里拿出一块包好的麦芽糖,根据份量敲下几块拿给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孩子们总会在旁边叫着:“多一块多一块...”,货郎也不吝啬,总是多给上两块,嘴里说着下次还来找我换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现在卖货郎已经不能在街上见到,但还是有一些和卖货郎类似的行当留存,驻马店就有那么一位老人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在街上叫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别看我的小车上现在东西就这么一点,可在过去却有百样商品,人们把我的小三轮称之为现代版‘货郎担。”老人十分骄傲的告诉记者,脸上洋溢着笑容。

老人解释说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身体还不错,退休后闲着没事儿就把这个三轮车改成个小货郎车了,自己也乐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货郎担虽然已经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它带给我们的儿时美好纯真的记忆不会消失;它也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参考

澎湃:萧新民丨货郎担:一座流动的商店 2021-03-08
澎湃:货郎担,装满古人的小确幸 2021-12-10
北京日报客户端:货郎担上无不有:来自旧时光的音与乐 2023-05-15
今日驻马店:穿行在大街小巷的现代版“货郎担” 202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