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靠什么来维系,是钱吗?是房子吗?是车吗?如果只是靠这些来维系,这个家肯定不会幸福、不会有温度,家庭的维系需要尊重,需要爱,需要体谅和包容,只有这样,这个家才是一个有温度的家。
“看把你累得,让他们年轻人自己搬嘛”妈妈一边用毛巾给爸爸擦汗,一边埋怨道。爸爸接过毛巾,自己在脸上胡乱的擦了一下,然后猛地拉过妈妈,在她额头上啄了一下,随后说“没关系的,我看到他们高兴。”
这一幕被带着孩子过来找妈妈的姐姐看到了,姐姐打趣的说道:“哟哟哟,也不关门,就不怕带坏了孩子们吗。他姥姥姥爷。”看到妈妈的脸都有些红了,姐姐赶紧跑开了,随后一家人笑做了一团。
这种情况在我们小时候是看不到的,甚至一直到我结婚都没见过父母之间有这么好的关系。爸爸是上门女婿,入赘到妈妈家的,小时候大家都是跟爸爸姓的,只有我和姐姐是跟妈妈姓,所以很多同学都好奇这是为什么,我们自己也挺纳闷的,我们也问过爸爸妈妈,但他们也是支支吾吾的敷衍过去了。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外公外婆没有儿子,就三个女儿,妈妈和大姨、小姨,外公以前是供销社的主任,外婆是卫生院的护士,后来外公调到城里当干部了,顺便也把外婆给安排到了县医院。爸爸妈妈是小学同学,那时候外公还没去城里,就在乡下读书,跟爸爸城里同学。
妈妈三年级的时候就转到城里去了,一直到妈妈上高中才又见到了爸爸。因为爸爸想和妈妈一起上学,所以他付出了比一般人都多的汗水,终于考入了县一中,妈妈也上了县一中,这样他们又成了同学,后来他们又去了同一个城市上大学,就这样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恋爱了。
后来外公外婆知道了,就反对他们,因为爷爷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条件又不好,爸爸有两个哥哥就是我大伯和二伯,还有一个妹妹就是我姑姑。人多田少,经济困难,祖宗十八代贫农没有一个当官的,所以外公外婆看不起爸爸。
好在妈妈对爸爸的感情坚定,非爸爸不嫁,那时候外公给她安排了县教育局长的儿子跟她相亲,结果妈妈告诉那人她已经跟爸爸住一起了,可想而知相亲肯定不能成功,最后县里那些干部的子弟都知道妈妈的事迹了,就没人再给她介绍对象了。
这时候外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跟爸爸说,要结婚可以,但必须入赘,今后的孩子必须跟妈妈姓。那个年代入赘是件很丢脸的事,爷爷奶奶虽然穷,但也把爸爸培养成了大学生,这在村里是件了不起的事,但是如果让爸爸入赘,那他们的脸面就过不去了。但是爸爸为了妈妈,硬是跪在爷爷奶奶面前,他说“家里有大哥、二哥,有他们的香火,也不至于绝户了,你们就当没生过三儿吧”。爷爷奶奶含泪答应了爸爸的请求。
要说恋爱的过程是艰难的,那么婚后的生活才是爸爸磨难的开始。毕业后,妈妈在外公的安排下,在城关中学教书,爸爸为了陪着妈妈就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来在县建筑公司做了一名技术员。
后来爸爸成了家里的保姆、厨师兼服务员,每天大家还没起床他就得起来给大家煮粥、蒸馒头,甚至下面条,一家人每个人想吃的东西不一样,所以都得伺候好。等大家吃好了,他赶紧扒拉两口,洗好碗再去上班。下班了,赶紧回家做饭,我和姐姐还没出生的时候,家里有六口人,最少的做六道菜。等大家吃完了,开始去洗澡了,他得赶紧洗碗、拖地,然后等大家洗完澡,开始洗衣服。外婆这个人有些势利,更有些小气,所以衣服都是爸爸手洗,从来不让用洗衣机,甚至大姨、二姨的内衣都是爸爸洗,后来妈妈说了几次,他们才自己洗内衣,其他的仍然给爸爸洗。
即使是这样,爸爸仍然不能让外婆满意,对他还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慢慢的在外婆的带动下大姨、二姨也有样学样,最后外公、妈妈也都一样了。他们都认为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一边享受着爸爸给他们的服务,一边指责和贬低着爸爸。看着家人对爸爸的冷漠、指责,妈妈也并没有为他说句话。爸爸的心也是这样一点点地凉下去的。
后来,我们出生了,加上爸爸的单位也垮了,就在家带我们,这样一家人更看不起他了。再后来,外公用他在物资部门长期工作的眼光,觉得开一家百货店不错。由于全家人都有正式的工作,小姨还在上学,所以开店的事就落在爸爸的身上了。爸爸毕竟在大城市呆过,所以一开始就是按超市的模式来开店的。因为那时候在我们小县城,超市还算新鲜东西,所以开的很成功,很快就赚钱了,并且是大把的赚钱。
看到赚钱了,外婆又不放心了,她说爸爸要照顾我们,精力不够,就让大姨两口子接手了店里的管理,可是那时候我都已经上小学了,爸爸也有时间了。他知道外婆这是不放心自己,所以也就没有说什么就把店交了出去,这时候妈妈还是没说什么。
再后来,爸爸以前的同事开了一家装修公司,他们觉得爸爸的技术好,就请爸爸过去负责技术,爸爸很高兴,又有工作可以做了,不至于每次都要向妈妈拿钱买菜了。他们公司发展得很快,由于口碑好,很快就成了县里最大的装修公司,业务也拓展到了周围的几个县。爸爸在这个单位一干就是10多年,老板对他特别好,从来没为难过他,他要请假什么的都照准。年终还给他红包,还说跟他股份,但爸爸一直没有要。
姐姐结婚了,我也大学毕业了,可是爸爸的头发也白了,腰也弯了,背也驼了。我结婚的那一年,妈妈也退休了。我和妻子蜜月回来,爸爸不在家,一问之下,才知道爸爸回老家去了。
姐姐跟我说,我和妻子出发去度蜜月的第二天,爸爸留下了一份离婚协议和一封信给妈妈,然后就回老家去了。妈妈先是愤怒、责骂,再是自责、哭泣,最后是没有言语,谁也不理,就连她最喜欢的外孙也不理。
我回来之后,姐姐让我去看看爸爸,顺便劝劝他,我开车带着妻子,沿着记忆中的路往老家赶去,回老家的路变了,原来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柏油的,路边都是新建的楼房,原来四、五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以前外公外婆和妈妈总不让我们回老家,所以老家的样子还停留在我十岁那年,堂哥结婚时的样子。
车子开到了打谷场,不知道家门了,下来问了边上的老人家“友田家怎么走”,爸爸名字叫友田。老人家问我是友田家的什么亲戚,我说是他儿子。老人家大声的喊着,“老三、老三,你家孙子、孙媳妇来了”,后来才知道老人家我应该叫二爷爷,他口中的“老三”是爷爷。爷爷奶奶、爸爸、大伯、二伯,两位伯娘和好多人都围过来了。爸爸拿着烟发给大家,爷爷家门口响起了鞭炮。
我记忆中的瓦房没有了,现在村里都是楼房,爷爷家的瓦房也变成了二层小楼,原来大伯、二伯翻修房子的时候,爷爷做主让爸爸拿了钱,由两位伯伯主持,一起把爷爷的老房子也修成了楼房,爷爷说这是留给爸爸最后的退路。饭后,爸爸带我们去看了他养的鸡,他种的菜。还有大伯家的鱼塘,他们不要了,爸爸请挖机把淤泥清理了,又扩建了一圈,他说打算买点鱼苗养着,以后就可以吃自己家的鱼和鸡了。
回去的时候,我和妻子说,看了爸爸的生活,再想想他原来过的日子,真不打算劝他回来,妻子说你不想劝他回来,那就把妈妈送过来呀,不就两全其美了。回到家,我们就劝说妈妈,让她去老家看看,住在爸爸身边,感受一下爸爸的内心真实想法。妈妈开始不同意,说是放不下外公外婆,我们说他们交给大姨他们,没问题的。后来妈妈又说怕爸爸不接受她,我们又保证想办法。
终于我们连哄带骗把妈妈哄回了老家,这次姐姐一家和我们一起回去的,村里人大概纳闷了,这孩子怎么又回来了。我们在老家过了周末,周日下午回去的时候,直接把妈妈丢在了老家。我们知道,爸爸心里肯定不会不管妈妈的,所以放心大胆的回去了。
后来,我们就有了家庭日,每个月的第三个周末,都会回老家待上两天,每次回去,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们准备好吃的,带我们去体验农活,到山里亲近大自然。妈妈说,现在她才知道爸爸一直是她心里的主心骨。
再后来,外公外婆没有了爸爸妈妈在身边,很不适应,看着我们回老家他们也很羡慕,一辈子不求人的外婆跟我说,能不能带她去看看她的女儿女婿,说这话时,她的眼睛都红了,她可能是后悔了吧。我带着他们去了老家,在老家他们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外公说他当年当干部下乡时都没这么高的接待规格。
很感谢爸爸妈妈,他们给我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他们让我知道了家庭的真谛。爱一个人不容易,一辈子爱一个人更不容易,珍惜身边的人,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