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顶端新闻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母校

文/李喜平

1984年7月,度过三年紧张、愉快、短暂的高中生活,考入新乡师专,从此济源一中成为我的母校。40年转瞬即逝,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花甲老人,母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济源一中济渎庙校区,在济渎庙内。历史上济渎庙曾经香火鼎盛,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后因长期战乱而严重被毁,仅存历代古建筑二十余座及部分碑碣石刻,只有那满院裸露的基石见证了昔日的辉煌;两株幸存的胸围数米的千年古柏,依然傲霜凌雪,挺拔苍茫,承载着历史的重托和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的根脉所在。

1956年应学校共青团、少年先锋队之约请,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1992年,济源一中搬迁到文昌路校区,完成了学校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跨越。名彦荟萃,学子莘莘,校风、教风、学风日臻成熟完备,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学校的品牌效应和知名度与日俱增。2004年,济源一中济源大道校区在济源大道和愚公路交汇处建成投用,占地51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

1

济源一中是我快速成长的地方。离开了爸爸妈妈,我要管理自己的衣食住行;离开了哥哥姐姐,我要挤着去打饭、我要听着哨声上早操;离开了熟悉的小村庄,我要独自奔波在上学的路上,泥泞的路好长好长。入学时,我是班里的小个子,毕业时,我站到了毕业照的最后一排。小学、初中贪玩,没有顾得上长高,学校的伙食好,四两重的杠子馍馍没有白造,学校的炸酱面和卤面可是有肉的,尽管我们也从家里背馍馍,学校的伙食真的比家里好。学习是紧张的,生活是活泼的,长身体也是不耽误的。高三长个子太快,我成了细麻杆,高招体检,1.73米的身高体重只有108斤。也是在这里,我有了大孩子的思想、对异性朦胧的感觉、男子汉的渴望。

济源一中是我最幸福的时光。有人说:幸福的时光是短暂的。或许因为短暂而幸福。幸福在朗朗的读书声里,幸福在拼搏的汗水的洗礼中,幸福在成功的激动的体验中,幸福在成长的成就的过程中。沐浴着春天的花香、秋天的色彩、夏天的茂盛,我是幸福的;享受着学校的保护、老师的呵护、同学的维护,我是幸福的;品尝着朱自清的《背影》、尼采的哲学、牛顿的惯性,我是幸福的;放下紧张的心情、擦干激动的眼泪、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是幸福的。

1976年秋学段,我上小学四年级,幸运的赶上了教育的春天。77年恢复高考,农民的孩子有了出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天资也还不笨的我经过五年的寒窗苦读,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济源一中。济源一中是县里的重点高中,1981年招收8个班,近400名学生。

15岁的我有一颗懵懂的心,由于在农村薄弱学校读的初中,数学和英语两门功课底子薄,渐渐地在班级里的名次往下滑,高考预选时,以班里倒数第五的成绩取得了参加高考的资格。因为不愿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因为渴望跳出农门,因为姊妹七个,我是最后的希望。我拼了。40天的时间,我的成绩提高40分,被新乡师专物理系录取。后来我偷偷排了一下名次,我的高考成绩排在班里的第11名。离开济源一中,一直忘不了母校。离开的时间越久,思念也越浓稠。

济渎晨霞,龙潭夜月;波光潋滟的小北海,颗颗晶莹的珍珠泉;这里有青春的骚动,这里有理想的丰满。

早上6点多,全校师生集合到学校北边的小北海旁的操场上。此时,晨曦初现,在铺着煤渣的环形操场上,上千名师生循着整齐的节奏,喊着铿锵有力的口号,一圈一圈地奔跑着,让人浑身感受到喷涌而出的青春活力。灿烂的霞光从校园高矮不平的围墙外喷洒进来,照耀在小北海宁静清澈的湖面上,薄薄的水雾在粼粼的波光中袅袅升腾着,如诗如画。湖边的几座亭台倒映在水中,轻轻地摇曳着,如梦如醉。

三年里,我们收获了成长,我们收获了友谊;我们收获了诚实,收获了善良;我们收获了当下和未来,收获了一颗金子般的心灵,一生一世的爱。

离开母校整整40年了。多少次泪眼婆娑,那是在梦里重回母校;多少次时光恍惚,那是同学聚会时的醉眼迷离;多少次小鹿心撞,那是见到老师时师长亲切的呼喊。

小北海的水是清澈的,明净的,一如河边那群纯洁如水的莘莘学子,每天每年悄悄地走过,流过。早上,我们在小北海边,对着湖面高声朗读枯燥的英语单词和数理化定律;中午,我们端着饭碗,蹲在小北海岸边吃着半尺长的馒头,配着简单的萝卜白菜;傍晚,我们在小北海边的操场上打球、嘻耍;晚上结束夜自习后,三五成群的同学们便来到小北海边散步,大家仰望着深邃的夜空,清点着一颗颗巡天划过的人造卫星,畅谈着满腔豪情壮志和美好未来。

师范毕业,我被分配到山区的一所高中教书,我是多么羡慕分到母校工作的同学。后来我调到城区初中,再后来我到教育局机关,我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变化,我以母校为骄傲,我也积极工作为母校增光。

2

1992年母校搬进文昌路校区。学校的大门有个造型,两本书上竖着着一支笔。在文昌路的北端(后来文昌路南延北联)老县衙处有个文昌阁,据说文昌阁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主要用于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的文昌帝君,象征着文风昌盛和人才辈出。文昌阁的建立旨在祈求一个地方文风昌盛、人才辈出。新校区的选址或许是一种巧合吧!

新学校颇有现代化的气息。正对学校大们的是一个有连廊的办公、教学楼,一楼大厅处有假山喷泉景观,那假山告诉莘莘学子书山有路勤为径,那喷泉或许是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也或许是说泉眼无声惜细流,润物无声风化于成。学校有了教学楼、寝室楼、餐厅、图书馆、实验室,学校安装了空调、通了暖气,学校有了塑胶跑道、室内篮球场。学校形成了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完善的运行体系。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亲临学校考察指导。

有一段时间,我在教育电视台的机房值机,机房在校园的一隅。听到学弟们朗朗的读书声,真想重回教室聆听师长的教诲。我漫步在校园长廊的花海中、亲吻着茵满书香的和煦的春风、心头涌动着滚滚的热流,因为母校的发展壮大自豪着、骄傲着。也曾怀念济渎庙校区的那一谭碧水、一段红墙、一帘秋雨,也曾想起同学们教室里渴求知识的眼神、操场上龙腾虎跃的身影、月光下的窃窃私语,也曾比较他们的我们的老师、课堂、公寓和寝室、餐厅和食堂。

校园的西南角有一片竹林。北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中国人爱竹,不仅仅爱竹子的清雅澹泊,也勉励自己像竹子一样有傲然风骨。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审美意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古人看来竹子是君子的化身,他高大挺拔,虽不粗壮,但气质高洁,不惧严寒,有担当,万古长青。竹子是四君子之一,也是岁寒三友之一。竹子身形挺拔,宁折不弯。郑板桥非常喜欢竹子的这一品格,他为竹子写了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济源一中文昌路校区的建设,是济源市委、市政府重视教育的大手笔,也是济源人民办教育的大情怀。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在济源,在当时,有多少农民,把自己家修房建屋的木料、省吃俭用省下的碎银子拿出来交给村里建学校;撂下自己家快要成熟的庄稼,去学校干义务工;拖着瘦弱的身躯奔波在学校建设的工地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写满了东山和西山。几年后,在济源,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

3

2004年,济源一中济源大道校区建成投用,实现了济源一中的第二次跨越。新校区分为教学、运动、生活、行政四区。新校区建有行政楼、报告厅、体育馆、游泳馆、艺术楼、育田数理馆,学校建设有高标准的学生公寓、教师公寓、现代化的餐厅,学校有秦望名班主任工作室、晓琳电影社团、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郭沫若先生亲题的校名、范曾先生题写的校训熠熠生辉,令人瞩目。

济源一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教育、推进美育浸润行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济源一中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潜心教学教研,汇聚智慧力量,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朝着全国名校这一梦想奋力奔跑。今天的济源一中,是“全国文明校园”、“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校区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学校拥有120个教学班,6000余名学生,500余名教职工。

校园里有梦园、畅想园、东湖园。小学生学习的学校叫小学,中学生学习的学校叫中学,大学生学习的地方叫大学。大学里应该有教授,中学里应该有名师,小学里应该有教育家。无论教授、名师还是教育家,都要当教育的大先生。大先生是什么样子呢?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济源一中校长韩玉奎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主持人,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探索学校多样化发展路径,出版专著《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济源一中多样化特色办学的校本实践》,从理论和实践层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全省普通高中提供多样化发展经验和借鉴。影视课程工作室研究成果《三阶九梯德育影视课程育人17年》2023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实现济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主持人王晓琳被评为2020年度河南省最美教师、正高级教师。8+1工作室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草根”团队发展成为指导100余个基地,带动5000余名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全国知名班主任研修平台。主持人秦望被评为2023年度河南省最美教师、省“十佳”班主任、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骨干成员王磊通过2023年省班主任工作室考核且获得“中原名班主任”称号;黄磊被确定为中原名师培育对象。

葛冬冬,斯坦福大学博士,重大项目主持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是济源一中1992级校友,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成果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水平,受到人民网专访。任梓嘉是2020届毕业生,去年入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年度牛津大学访问生项目名单。2012年以来,学校北大清华录取人数近百人,为社会培养各类优秀毕业生2万余人……这些都是济源一中育人育才、贡献社会的缩影。

从济渎庙到文昌路再到济源大道,从初建到壮大再到腾飞,济源一中近百年厚重积淀,一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烽火连天之时赓续文脉,在民族复兴之际挺膺担当,这些都无声见证着济源一中虽经百苦历千辛却矢志不渝的教育初心和责任担当。

往昔的同窗好友,你们是否也会在某个瞬间想起那段纯真岁月?遥想当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在校园里追逐梦想,书声琅琅,笑声飞扬。那些青春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时间改变了许多,但不变的是那份深深地眷恋和回忆。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无论走多远,这里永远是心灵的归宿。愿岁月温柔以待,愿母校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

李喜平,河南济源人,河南省散文诗学会会员,济源市作协会员,济源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会会员,供职于示范区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