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提出“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认为“笔法”是一脉相承的,它是书法的最核心要素。从古至今,后辈继承前辈用笔技巧,并有所突破,如此便能自成一家,甚至开宗立派。那么,谁是“笔法”的始祖呢?答案是蔡邕。
唐人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这就是说,不论是钟繇、二王,还是隋唐诸家,都是蔡邕的徒子徒孙,不论是隶书还是楷、行、草三体,其技法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蔡邕的字。如果我们能仔细临摹学习蔡书,便能从源头上领悟诸体之根,再去学习其他名家的作品会事半功倍。
蔡邕的笔法并非真的来自神人,而是将秦汉篆、隶笔法融会贯通,加以总结,得出的一套范式。他传世作品极少,学界公认出自他手的作品仅有一部,那就是隶书《淳于长夏承碑》,像《熹平石经》等很大可能只是伪托之作。
唐代以前的书家,并不以楷书为启蒙,而是以隶书打基础,这一字体便于上手,出成果也快,而且书写时笔画更加遒劲灵活,气息更加连贯。张怀瓘在《书断》中评选出了隶书能称“神”的三个人,分别是钟繇、二王,而他们的隶书正是取法蔡邕,尤其是这件《夏承碑》。
清代书法家王澍点评此作:“字特奇丽,有妙必臻,无法不具。汉隶之存于今者,惟此绝异。”他认为,王羲之虽毕生临习,也只得到了蔡邕二三成的功力。《夏承碑》全称《汉北海淳于长夏君碑》,镌刻于东汉建宁三年(170年),碑文共14行、满行27字,共350余字,单字大小约7厘米。
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记载:“碑在洺州,元祐间,因治河堤得于土壤中。”于宋代出土,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被工匠毁掉。《夏承碑》存世唯一可信的原石拓本,为明无锡华夏真赏斋本,正文二十一开半,双钩补摹二开,题签、题跋五开半,每开纵26.4厘米、横14.6厘米。
1981年利荣森将它购入并捐赠给香港中文大学,是“北山十宝”之一。此作用笔古茂端庄、古雅可爱,笔画遒劲刚健、藏头护尾,中截处凸起,颇有张力。使转灵活,行笔不疾不徐,粗细、轻重、虚实对比明显。结字端严肃整,中正开阔。翁方纲点评:“是碑体参篆籀而兼开正楷之法,乃古今书道一大关捩。”
不论是隶书,还是其他字体所需的笔法,都能在此作中发现源头,细细临摹水平自然会有质的飞跃。
而今,我们将这部《夏承碑》原拓本进行了超高清1:1等大复刻,保证了每个字与原拓一模一样,堪称市面上最清晰细腻的版本,并添加逐行释文对应,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