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言,生长环境是“老天爷赏饭”。在我国东北,每一厘米厚的黑土层就需要两百到四百年的演化,人们常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珍贵。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孕育着我国重要的水稻品种。东北大米也正因其在“米香”和“粘性”两方面的高质量表现相俘获了不少食客的芳心。
新年将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子们大饱口福,在学校就吃上了香润可口的东北大米。小编仔细了解发现,西农这一特殊的新年礼物,正是来自该校吉林校友会为回馈母校特捐赠的1万斤优质东北大米。
众所周知,吉林位于“世界黄金水稻带”核心区,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孕育了吉林大米的卓越品质。而其中广为人知的“明星产品”——吉粳830,正是西农保校友侯立刚研究员亲自培育的优质食味米,已经成为了吉林大米的代表之作,受到消费者和食客的广泛欢迎。该品种自2021年荣获“吉林省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鉴评”一等奖以来,便屹立于农业科技的前沿,无论是口感味道,还是营养含量和技术水平,都可谓是行业翘楚。
而除此之外更加值得屏幕前广大考生和家长关注的是,一款“明星产品”的背后,不只是土地的馈赠,更加与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探索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助力密不可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能够在特定土地之中研究探索相适宜的农业产品,正展现出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一流水平,进而更加侧面印证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举措和突出竞争力。
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校友的例子远不止于此,将目光聚焦到乡村振兴的战场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依然大显身手。
据新闻资料显示,西农校友2018年博士毕业的的尹鹏先,现在是陕西留坝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他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岗位历练,已经把一个基础薄弱的村发展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据了解,尹鹏先在火烧店镇任职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多学科领域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使其能够带领老乡建设食用菌基地、改造特色经济林,申报建设了陕西省首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动全镇年发展食用菌510余万筒,特色经济林3.3万亩。同时,还创新打造了“未来乡村”示范镇,建设秦岭“三农书院”、乡村酒店、乡村天文台等项目,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这些校友助力高校和高校回馈校友的佳话频传,其背后所在折射的,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风建设等众多层面上的深入发展和有效实践。高校和校友双向奔赴,收益的不仅是其间两者,更加是曾经、当下以及未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习生活的每一位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