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北京市昌平区交通局发布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试点运营公告,明确将既有共享单车按一定比例置换为共享电单车,计划投放13000辆共享电单车。
加上此前已经投入试点的亦庄和通州,北京在开放共享电单车这件事上显示出了与其他一线城市不一样的态度。
事实上,共享电单车在我国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但近年来,受共享电单车线下运营、电池安全等问题的困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共享电单车都未明确允许进入,甚至部分城市表示“不鼓励发展”。
随着近年来低碳出行和短距离接驳需求的增加,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也在呼吁鼓励和支持共享电单车的发展,共享单车“进城”之路能否就此重启?而之前阻碍共享电单车发展的因素又是否都得到了解决?
现场体验:车辆防风袖套不保暖,“感觉头盔不太卫生”
12月一个周末的下午,北京亦庄寒风阵阵,山姆超市(亦庄店)停车场外的马路边,站了一排等待打车的顾客。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家身后错乱停放的近百辆共享电单车。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日在停车场西出口的定点观察,在约10分钟时间里,从山姆超市购物出来的约20位非自驾顾客中,有两位女生选择了共享电单车,从熟练地选车、扫码、戴头盔到骑走,耗时约5分钟。
其中一位女生向记者表示,自己只是骑到附近的地铁站,相比共享单车,她觉得共享电单车相对省事,但收费不低,而且“感觉头盔不太卫生”,骑起来会有些别扭。
在距离这家山姆超市直线距离约2.5公里的荣京东街地铁站外,则按颜色整整齐齐停放着数百辆上牌的共享电单车,分为蓝黄绿三色阵营,分别对应哈啰、美团、滴滴青桔三个品牌,部分车辆还装上了防风袖套,但根据记者的实际体验,袖套只有薄薄一层,并不保暖。
三大品牌的共享电单车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梦妤 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用滴滴青桔扫了一辆共享电单车,页面立即显示出剩余电量和可骑行距离,以及“请在运营区内骑行”“请全程佩戴头盔”等提示,当记者拿出头盔但未佩戴就想启动时,车辆立刻发出了语音提示,与此同时车辆也处于被锁住状态无法启动。骑行后记者摘下头盔想锁车,车辆立即发出诸如“请按规定位置归还头盔”等提示,在把头盔按规定点位放回车筐后,车辆才能正常锁车并完成扣费。
价格方面,前15分钟是起步价2.5元(15分钟),之后每5分钟1元,也可购买7天3次卡3.91元、16天10次卡9.9元、30天30次卡26.41元等骑行卡。如果停在运营区内的非还车点,调度费5元,而停在运营区外就需要缴20元调度费。还车时未归还头盔或未正确放置头盔,导致头盔未上锁产生的费用,还需要额外收取头盔管理费20元。
图片来源:滴滴青桔小程序
是否会增至全市试点?亦庄官方回应后期“另行研究确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对于共享电单车的管理一向较为严格,目前官方试点范围为亦庄、通州、昌平部分区域。
201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其中明确提到,“综合考虑骑行安全和停放秩序、道路通行条件、充换电配套设施安全等因素和公共服务等特性,本市不发展电动自行车作为共享自行车”。
2018年《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在总则中提到,不发展电动自行车租赁。2022年,《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22年版)》再次明确,“禁止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中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
但今年,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
2024年5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城市运行局发布《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试点运营公告》,试点范围为目前经开区行政管理区域,面积约65.7平方公里,将试点区域内既有共享单车按一定比例置换为共享电单车,分阶段投放6000辆共享电单车(含3000辆共享电驱动车、3000辆共享电助动车)。
由此,北京成为“北上广深”中首个正式试点发展共享电单车的城市。
随后的9月,通州官方公布试点范围为通州城市副中心区域,区域面积约33平方公里,总计投放3000辆共享电驱动车。根据官方公示的信息,与亦庄一样,“持牌上岗”的也是哈啰、美团和滴滴青桔三家公司的车辆。
对于运营效果,记者以北京市民身份询问了12345平台,亦庄方面给记者的回复是:目前还处于试运营阶段。关于是否会在全市或其他区增加试点问题,经与市级相关部门咨询,后期结合试点运营情况,评估试点成效,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建议后,另行研究确定。建议市民在区内安全骑行,规范停放。
“建议市民不要使用违规投放的车辆”
记者注意到,其实除了官方试点的三家企业外,北京部分区域还存在其他品牌的共享电单车。比如在朝阳区部分区域运行的“壹人壹行”,起步价3元/10分钟,之后每10分钟2元;超出服务区的调度费是20元,禁停区还车将额外收费50元。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类共享电单车还需要先获取用车资格,可以购买9.9元周会员、19.9元月会员,及39元永久会员,相关页面均显示“不可退”,然后另计骑行费。
由于未在划定范围内找到可骑行车辆,记者在“壹人壹行”小程序后台向客服咨询是否停运,不过对方表示“我们还在运营”,记者亲测的小程序也可正常使用。
在某社交平台,多位网友均发文称有过在朝阳区的共享电单车骑行经历,有人表示“电量没有保证,没跑2公里就没电了,但小程序显示70%电量,希望优化”“用的还是旧车,没有头盔、没有车牌”等等。
这样的情形在深圳也早有存在。
一名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陆续有企业在深圳投放共享电单车,到今年5月,各家企业开始大规模投放共享电单车。“深圳宝安区、光明区、龙岗区、龙华区都有很多共享电单车品牌,其中最多的是沙井的京基百纳广场,经常能看到几百上千辆聚集到同个片区,能数出约20个共享电单车品牌。”
“在大多数共享电单车合规运营的城市,车辆质量都是比较好的,企业运营也是很规范的,而且政府能够提要求,市民还是很喜爱的。但在这些违规投放的城市,这些不知名企业和政府玩‘躲猫猫’,追求快速回本,投放的都是质量特别差的车辆,也没有多少运营可言。这些车辆一般成本就几百元,之前有分析指出,在一些城市两个月就可能回本。”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还遇到了一名正在给某品牌共享电单车换电池的工作人员,其自称为兼职人员,主要负责给电池没电的车辆换电池,其还称车辆都不是新车,“用了好几年了”。
深圳市宝安区街头的共享电单车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浩 摄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慢行交通分会秘书长史未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在没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投放车辆,这种行为会给城市治理带来困扰。
“建议市民不要使用违规投放的车辆。”史未名解释道,“规范投放的车辆有相应的保险和保障措施,并且定期进行维护。违规投放的车辆则可能是其他城市使用较久、已经老旧的车辆,这些车辆可能没有经过正规的检查和维护,也没有相应的保险,因此安全性较差。”
史未名向记者表示,北上广深是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交通和城市系统都非常复杂。以北京为例,不仅人口众多,还是政治和文化中心,承担着民生保障等多重任务,需要谨慎行事。
“在超大特大城市中,共享电单车并不是唯一的接驳选择,也不是迫切需要的选择。所以对于这类城市来说,放开共享电单车需要更多论证和考虑。”史未名认为。
专家:现阶段推行共享电单车最大障碍是“认识问题、观念问题”
共享电单车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共享单车被认为是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共享电单车则主要满足1~3公里或3~10公里范围内的短途出行需求。
2014年,以“7号电单车”等为代表,国内共享电单车行业开始萌芽,一些共享电单车企业开始在校园及部分试点城市投放共享电单车,“7号电单车”还曾进入北京、深圳等市场。
早期的共享电单车运营存在诸多问题,如过量投放、乱停乱放、安全隐患等。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对外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共享电单车行业发展速度放缓。
2019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对电动自行车的整车安全、电气安全、行驶速度等进行了严格规范。随后,部分地方政府对共享电单车的管制逐步放开,共享电单车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6日,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委托,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在北京召开《共享(电)单车城市运营安全与治理研究》课题启动会,全国20余家地方城市管理部门参会。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黄伟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使用国,电动两轮自行车保有量超过4亿辆,相当于每3人就拥有1辆。目前,电动自行车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出行交通工具,没有之一。但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巨大挑战,也给城市管理部门带来巨大压力。
现阶段推行共享电单车的最大障碍,“是对共享电单车的认识问题、观念问题”。黄伟表示,共享电单车相对新能源汽车更绿色、更集约,出行服务更好、周转率更高、管理难度相对更低。他认为合法合规的共享(电)单车,有利于城市绿色交通发展,应得到政府的支持。
黄伟称,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少城市的共享电单车比共享单车盈利情况更好,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共享电单车增速较快的原因。企业入局的前提是城市政府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的准备、营运监管的准备、数据监管的准备等。
对于一线城市推广共享电单车,黄伟建议:
一是稳步有序推进,可以先小范围试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条件成熟时可逐步扩展推行范围。
二是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运营”公享(电)单车运营模式,比如成立本地化的共享电单车公司,探索互联网共享单车企业与地方公交企业的合作模式,通过建立本地公交和共享单车企业的伙伴合作关系,共享城市公交场站资源,合力提升公交客流。
三是强化行业管理,提供更多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评级、评奖、技术规范、服务标准等基本工作;树立底线思维,不做更多的限制性要求,多倾听市民的声音,要留出时间,允许各地继续探索更好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