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被大家所熟知,但从这两个角度并不好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称自己的唯物主义为 “新唯物主义” 或 “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如果把“实践”理解为“干就完了”也没毛病。
但还是应当知道为什么要“实践”,然后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如何成为现代哲学的基石。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篇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这段话中囊括“旧唯物主义”、“客体”、“主体”、“直观”、“感性、”“实践”等关键信息,虽然每个词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就不知所云,这对于新手不太友好。大家先记住这些词,在本篇中会一一解释。
我们从如何认识世界开始。
唯物与唯心
人对世界的理解有两个流派,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唯物主义大致有三种形态: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 “水” 是万物的本原,我国古代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这种观点虽然是唯物主义,但它只是直观的猜测,缺乏科学的论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尤其是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产生了。它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唯物主义建立在相对可靠的自然科学成就之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这种唯物主义倾向于用机械运动的原理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活动,它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它强调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用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辩证规律来认识世界。
这个解释也很粗糙,在本文中先不讲辩证的部分。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例如,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 “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事物的存在取决于人的感知,当人没有感知到某个事物时,这个事物就不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大学以前的课本基本介绍了这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是缺乏哲学思辨,也就使很多人成为了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无法理解马克思如何完成哲学上的统一。
怀疑与解释
大家都知道,人类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的,感官具有很多缺陷和不足,人无法确定自己是不是缸中之脑,无法分辨世界是不是虚拟的,于是有了休谟的怀疑论,既怀疑世界的真实性,也怀疑“自我意识”是否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把世界一分为二,分为了现象界和物自体,现象是可以被认知的,物自体是不可被认知的。比如光是什么?光表现出来的现象是波粒二象性,不代表光只有波粒二象性,波和粒子都是在现象界找到的固有印象,两个特性如何结合在一起是不可知的,波和粒子的属性只是“光”所表现出来可被人认知的“现象”,光的“物自体”无法被认知。其他的事物同样如此,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声光色”等感官现象,“物质”到底是什么我们无从得知。比如在游戏里,面包看着是实体,但里面是空的,它只是一些代码和贴图。把现实里的面包切开,里面还是面包,但只能理解为建模更精细的面包,在组成实体的原子内部,依旧非常“空旷”。
康德认为,世界是不是虚拟的已经不重要,这不是人力可为的。但在可知的界限内,是能够获得确定的知识的。无论面包是不是假的,它都能填饱肚子,“面包填饱肚子”这个命题就成立了,不管它是如何实现的。同理,“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受精卵形成生命”等命题在人类一次次观察经验中都成立了,从来没有“上帝”出现扰乱干预这一切。而且这些“逻辑关系”都可以被人所利用,那么这些知识都是有效的。在游戏中,虽然我们知道血瓶和角色都是假的,但“吃血瓶能恢复血量”的逻辑是有效的,大量的现象与逻辑堆砌,就能使我们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那么物自体呢?康德搁置一旁,认为人是不可能认识物自体全貌的。除了自然界的物质实体,“我”的意识也是物自体,我无法认识“我”自己。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在康德的基础上继续阐释世界。
费尔巴哈强调物质是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但费尔巴哈的唯物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意思是他通过感觉直观看到了外部的世界,但就如何从物质到精神又陷入了瓶颈,不得已搬出了抽象的“道德和爱”来解释人类社会,在人的领域又走向了唯心,“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再次将自然和人类对立了起来。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感性的观察者,对世界的认识主要通过感官的直接感受,他认为人可以通过直观自然事物来获得对世界的认知,而相对忽视了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从而加深对世界认识的过程。
马克思发现“实践”才是人认识世界,认识人类自身的关键途径。人类初步通过感官(看、听、摸)认识世界就是在实践,世界不是主动把形象概念灌入到“我”的大脑中,而是“我”主动睁开眼、主动迈开腿去认识世界的,不是世界向我走来,而是我主动向世界走去。例如,我吃面包,不是面包主动到我口中,而是我主动去吃了面包,然后我获得了“面包能填饱肚子”的知识,自我也得到了成长。
我“饥饿”是感性,人开始实践是从感性出发,通过理性的“面包能填饱肚子”的知识而选择面包。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好奇,都是感性,人因感性而开始实践活动,又因实践获得了理性。马克思通过“实践”,把自然界与人类贯通了起来。“我”的所有活动,包括对世界形成的认识,对自然界的改造,第一因都是 “我”的“感性实践”。
人类通过感官实践认识到了最初级的自然界,又通过科学实践掌握了自然界更多的真相,后来的科技发展都是人类的实践,望远镜让人看得更远、挖掘机让人干得更多、汽车让人走得更远,所有技术进步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认识自然界后,通过对自然界的实践改造,产生了剩余商品,把人类社会从原始时代推向了封建时代,从封建时代推向资本时代,随着物质资料的发展、实践的深入,人类终将达到新的高度。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也发展出了新的道德、新的法律、新的思想。
人类通过实践改造了自然界,创造了历史,也创造出崭新的人。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康德认为不可被认知的“物自体”的奥秘被一步步揭开。如果说人类出现之前的世界是物质的辩证发展,那么人类出现之后,世界被人类的实践活动所发展,工业革命之后,整个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更理解康德帮助我们更理解“实践唯物主义”。
因为人类存在的感官缺陷,我们认识的世界只是“世界的现象”,这个现象是由感官形成的,它其实是“人造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不是客观的。康德认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自身的认知形式赋予了事物。比如我们认识的事物都在时间、空间、因果性等先天直观形式和知性范畴之内,人依据自己感官经验把事物划分到了不同的范畴,这就造成了我们所认识事物的孤立性和离散性,因为主观因素,我们会认为“事物”之间不是连续的,不是存在普遍联系的,于是在此之上为它们构造了泾渭分明的形而上学的知识与逻辑体系,这就是康德说的“人为万物立法”。
世界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认识的世界是主观构造的,所以认识世界的关键不是世界如何向我们呈现,而是我们该如何去认识世界。
马克思用“实践”解释了这个问题,人虽然是物质世界演化的结果,但我们认识到的世界是人由“实践”塑造的结果,这就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脱离出来,人不再是物质的客体,重新回归主体的地位。随着人类对世界的深入实践,以往对于世界构建的概念、范畴、知识都发生了改变。
“实践”改变世界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往往陷入抽象的思辨之中,哲学家们热衷于构建各种宏大的理论体系,从纯粹的概念和逻辑出发去探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与现实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脱节。而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到“实践”的重要作用,实践是连接主体(人)和客体(物质世界)的桥梁,实践的主体是人,那么对于世界的解释也在于人。以往各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只是将人与物质进行割裂,而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就在现实生活当中,包括人如何认识世界,如何实践改造,以及如何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将哲学从抽象的思辨迷宫中拉回到现实世界,强调从物质生产、社会关系、阶级斗争等实际存在的事物出发去理解世界,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科学。
以往的知识都是建立在唯心或者形而上学的唯物基础之上,从来没有把“人”作为主体考察对象,所以整个知识体系越发展越分裂,离人类越来越远,比如经济学已经不关心人们生活水平,只关心GDP增长,只把人当作生产工具或消费工具。马克思重新确立了“人”的重要地位,“人”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我们的各门各类科学都需要“以马克思唯物主义”为指导。意味着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要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遵循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来满足人的需求、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解放。
人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片面的,工人被束缚在机器旁,成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能够自由地选择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极大提高。
总结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通过实践把物质和精神、自然与人类连接在了一起,实现了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其中既包含物质的部分也包含精神的部分,对此恩格斯有精准的定义:
认同“物质和精神具有同一性” 的是唯物主义;
否认“物质和精神具有同一性” 的是唯心主义。
我看到了花,感觉到快乐。主体和客体、物质与精神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精神和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并且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人通过实践认识了物质,通过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的同时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宗教、文化、道德、法律等精神概念都被颠覆,曾经一切永恒的东西都变成了历史。
人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自身,也改变了世界和自身,人类史就是人类实践的历史,在实践过程中,世界得到了新的展现,人类也不断达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