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内容均基于可靠信息来源,详情请见文末。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周末还是各种长短假期,都成为了人们忙碌生活中的期待,让人们有机会外出放松、陪伴家人或旅游。
说到这里,不禁让人好奇,古代人是如何安排假期的?他们的假期与现在相比,是多还是少?
在古代,假期远非现代人所享受的周末和法定假日那么简单。
从秦汉至明清,每个朝代的休假制度都有其独特之处,包括严格的法定休息日、充满人情味的临时假日以及丰富的节庆假日。
让我们从汉代开始说起。在汉代之前,秦朝时期官员的休假称为“告归”,但当时的休假制度尚未明确。
到了汉代,休假制度有了显著的进步,被正式写入法律,形成了“五日一休沐”的固定模式。
“休沐”是什么意思?在古代,“沐”即沐浴,“休”即休息,意味着官员每工作五天就可以回家洗一次澡,休息一下,与家人团聚。
那时的官员通常需要住在官署,相当于24小时工作制,只有在假期才能回家。
因此,工作五天后能回家洗澡,与家人团聚,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慰藉。
古代的贵族非常重视“沐头浴身”,因为湿发无法束冠上朝,所以专门的休沐假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制度持续了800多年。除了日常的休沐,汉代的官员还有节令假期,每年腊日、伏日、冬至、夏至各有五天假,这也是不错的福利。
在这些节日里,朝廷还会举行祭祀活动,除了加班的官员,普通官员可以放假回家休息。
汉代人非常重视孝道,如果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回家休丧假,最长可达三年。如果官员自己生病,还可以请三个月的病假。
说完汉代的假期安排,已经让人羡慕不已,接下来我们看看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开始出现长假制度,五月农忙时节有15天的田假,九月准备寒衣时,还有15天的授衣假。
这两个月各15天的假期,对现代人来说已经相当奢侈,毕竟现代人一年的假期加起来可能都没有30天,但这还不是最长的。
每年还有四次私祭假,每次四天,可以回家祭祀祖先,这就又多了16天。自己结婚有九天婚假,亲戚结婚也能休息一到五天,就连扫墓都有60天假。
根据《晋令》的规定,一年的事假可达60到95天。这样的长假制度,让魏晋时期的官员们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陪伴家人。
到了唐代,休假制度又有了新的调整。由于唐代官员大多住在家里,不再像汉代那样需要住在官署,所以上五休一的休沐制度改为十日一休,即旬休。
一个月休息三天,分别是每月的初十、二十和最后一天,称为上浣、中浣和下浣。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调整不如不调,越调越少,但别着急,虽然旬休日比汉代少了,但唐代的节日特别多,以丰富的节日假来弥补。
唐代的节假日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春节放七天假,从腊月二十八一直到初四,但家在外地的京官们大年初一还得爬起来给皇上拜年,想回家团聚也不容易。
元日、冬至、上元(元宵节)、寒食、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都放假,一般一到三天,有的甚至能放长达七天。
当然,除了这些熟悉的节日放假,还有很多可以放假的时间,看完就会觉得,还没工作两天,就又要休息了。
比如儿子行弱冠礼、子女或亲属结婚、五月的田假、九月的寒衣假、老子寿辰、佛诞、皇帝寿辰等都会放假。
唐代大大小小的节日加起来有五十多个,假期能达到八十几天,这也不少了吧。而且唐代的婚假、丧假、探亲假等制度也很完备。
探亲假也是因情况定假期的,如果父母在3000里以外,每隔三年有30天的“定省假”;父母在500里以外,每隔五年有15天,这还不算路程时间。
再说说宋代,如果说唐代的节假日已经够多了,那么宋代的假期简直就是“奢侈”。
宋代不仅保留了唐代的旬休制度,还在节假日上做了大幅增加,是中国历史上传统节日最多的朝代,逢节必休,还有“黄金周”。
元旦、寒食、冬至各放假七天;天庆节、先天节、降圣节等各放五天;诞圣节、上元、中元、夏至、腊日等放三天;
还有天祺节、天贶节、人日、中和节、上巳节、端午、七夕、授衣、重九等节日都放假一天。
一年算下来假期有120多天,差不多占了一年的三分之一,这么多的假期,让宋代的官员们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享受生活,陪伴家人。
他们或游山玩水、吟诗作画,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苏轼就是其中之一,他借着黄金周长假,游历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句,如《赤壁赋》就是在这样的假期里写成的。
不过宋代也有变化,老子寿辰、佛诞的假日取消了,主要是皇帝的生日放假。
到了元代就比较特殊了,或许是因为元代统治者认为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放松,不需要额外的假期。
再加上宋代冗员多、吏政涣散,他们怕重蹈覆辙,所以元代的休假就很少,全年只有16天假期。
明代初期,休假制度依然严峻,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给自己和官员们的假期都安排得很少。
官员每年只有18天假期,分别是元五天,冬至三天,元宵节十天。这样的休假制度,让官员们几乎全年无休,工作压力巨大。
不过好在明代的皇帝们并不是都像朱元璋那样工作狂,朱元璋去世后,后来的皇帝们逐渐增加了假期,如增加了月假三天,使得全年假期增加到了50多天。
虽然还是比不上宋代,但总比元代要好得多了。
到了清代,休假制度又有了新的变化,如今实行的星期制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清代前期基本沿袭了明代的休假制度,但后来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逐渐引入了星期制。从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开始把星期天作为公休日,并逐渐确立了星期天为公休日的休假制度。
这一变革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作息习惯,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还把元旦、冬至、元宵三节的假日合并到一起放假一个月,称为“封印”,
这期间官员们可以回家休息,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这样的长假期也给清代官员们带来了极大的福利。
结语
从汉代的“休沐”制度到清代的星期制引入,古代假期制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每个朝代的休假制度都与其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但无论哪个朝代,都体现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哲学。
古代的假期制度不仅让官员们有了足够的休息时间去陪伴家人、享受生活,也促进了各种民俗活动的繁荣和发展。
这些假期不仅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或许可以从古代的假期制度中汲取一些启示。
学会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才能让生活更加充实和美好。毕竟,工作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为了工作,在忙碌之余,也不忘给自己放个小假,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温馨吧!
阅读此文后,烦请您点赞评论+关注,方便您及时观看最新内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在2020年12月10日发布关于“古代人怎么放假?”的报道《人民资讯》在2021年11月5日发布关于“古人是如何休假的”的报道《齐鲁壹点》在2020年7月24日发布关于“古代如何放假?宋代每年可休120多天假”的报道《北京日报客户端》在2022年4月26日发布关于“史林|我国古代怎么放休假?何时全面推行星期制?”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