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无论是对于国军还是解放军,锦州都是一个关键点。锦州坚城能否迅速被攻下,这是林彪考虑的重点(迅速拿下锦州,才能腾出手来解决锦西和葫芦岛);能否坚守是国军东西对进战略的成功关键(国军中尤其是廖兵团,逡巡不进,还不是看锦州守得住,才全力去救援,否则要么去营口,要么回沈阳)。可是,最终结果却是十月十日,外围战开始,到十五日,锦州城破,不过五天,而最激烈的攻城战斗才31小时便告结束。让国军大跌眼镜,整个东北军心自此便算是彻底走向崩溃了。
不是说锦州城防坚固么,怎么就那么不堪一击呢?我军背靠着北满根据地,一个长春尚且两次未能攻下(这里固然有围点打援的心态在,但长春确实难打也是事实),此次锦州,东野大军侧敌南下,人生地不熟,要在短期内打下锦州,这想想都是一个难题,怎么就才坚持了31小时,便城破身死了?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豆腐渣一般的锦州城防
范汉杰认为:要想固守锦州,对抗解放军的攻城炮火,就必须加紧修筑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城防工事。为此,他下令工兵部队制定了非常详细美观的防御配备图,上面有坚固的工事设备和周密的火力网,所有防御阵地外围还挖有至少宽2米、深2米的外壕和大片的铁丝网。
其中连一级为基本战斗单位,构筑独立的坚固据点,由交通壕连接的子母堡构成,可以在四面围攻下坚持独立作战。每个连指挥所的掩蔽部都修有库房,用来储存粮食弹药,还要有厨房、厕所、救护所等,设施十分完备。
但在实际修建过程中,工程量却大大缩水了。首先是子母堡构成的据点取消了,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水泥碉堡,而且彼此互不连通,根本无法独立作战。其次是空间狭小,这些碉堡中最大的也只能容纳1个步兵班,最小的则只能3个人,由于高度不够,里面的人连站起来都不方便,更不要说长期驻守作战了。
造成这样的结果除了部队士气低落,消极应付以外,也有范汉杰及其指挥所的原因。当初制定工事修筑的计划,光顾着考虑规模和效果,根本没有考虑工程量有多浩大,结果部队从5月开始一直干到9月,仅仅完成了总量的三分之一;其次,修筑工事必需的水泥、钢筋、钢板等,都是市面上的紧俏货,根本无法保证供给,即使偶有供应,也往往被各级军官偷偷倒卖牟利,工事上则只能偷工减料、大打折扣。除了飞机场、配水池等少数要点有些钢筋水泥工事外,其他地方的工事不过和当地地主看家护院的土炮楼差不多。
号称十万,派系林立,貌合神离
守卫锦州的兵力为锦州七个师,义县一个师。这八个师中,新八军的三个师和六兵团直属的一个师都是被解放军歼灭后重建的,战斗力弱。较有战斗力的三个师是云南部队九十三军以及六十军的一部分。这两个军是滇军主力,因为蒋介石惯常的伎俩,他们与蒋介石的矛盾很深。而范汉杰在山东指挥过的第五十四军阙汉骞部(陈诚嫡系部队)从青岛海运到东北后放在葫芦岛,而没有到锦州来。所以,锦州驻军虽号称十万,但战斗力不强,内部矛盾重重。
而蒋纬国的记述则更直接、更尖锐:“守备锦州之部队,即无精锐之基干,战斗力且不齐一,其中九十三军及第一八四师之装备为美械、日械,人数不过七成,新八军的暂编第五十四、第八十八师为国械,人仅七成五,暂编五十五师系地方团队改编,装备甚劣,人数不过三成五。且除第九十三军外,均未完成训练。尤以第九十三军及第一八四师,均为卢浚泉之滇籍子弟;而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与卢浚泉之间则貌合神离,矛盾重重。”
在此关键性的战略要地,如此部署兵力,希望它能够“固守”,还要借此同解放军“决战”,其后果可想而知,与纸上谈兵何异乎?!
大战前夕,心存幻想,不思进取
除了兵力、城防外,锦州守军的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其快速破城的因素之一,因为这完全出乎国民党统帅部和锦州守军的意料。时任九十三军长的盛家兴回忆道:“八月下旬,范汉杰召干部探讨敌情。当时虽有人认为锦州关乎东北全局,将成为解放军进攻目标。但一般人均以为锦州邻近关内,海上增援容易,沈阳大军还可西进,北平和沈阳空军随时都能支援。且目前解放军缺乏坦克部队,炮火也不强大,远道而来,屯兵与坚城之下,必陷困境,反而长春孤悬,才是最弱一环。于是沉溺于暂时的安静,自我安慰,得过且过。范汉杰去南京开会,还携眷回锦州。”
另外,从范汉杰防区的兵力分配来看,他并不十分重视铁路交通,绥中、兴城的防御非常薄弱;而是将希望寄托在秦、葫两港的海上。因此,他将从山东带过来的、战斗力较强的五十四军放在葫芦岛而不是锦州,自然也顺理成章了。而他的这一幻想也被林彪一句“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彻底破灭。
综上,无论是城防质量、部队配比、部队士气、心理因素等方面,锦州都是毫无坚守的可能。可叹国民党政府却还在做着坚守锦州,东西对进,包林彪的饺子的春秋大梦,此样的政党、军队、政府岂有不败之理。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剧版《大决战》蒋介石和范汉杰两个人之间现在看来很是风趣的对话吧。(相信看完上面内容,你必会发自内心地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