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整,但这种下跌只会给2025年的行情添砖加瓦,因为看似行情炒的是预期,但本质上炒的都是生意。只是多数人因为只看预期,当然就很难抓到机会了。
对此我下面也分三部分详细讲,其中对三部分很重要的。
一,机构动作不看预期
都说机构是看着未来炒现在的股,但从事实来看,至少这几年,机构都是看着对手盘来做自己的股票。散户爱成长,他们就炒银行,散户爱价值,他们就炒小炒差。
这两天也是一样,媒体上一片对经济数据不佳的讨论分析,不管是看好未来,还是不看好未来,都免不了说现在这数据是不怎么样。工业利润是肉眼可见的加速下降。
于是市场调整,似乎也是顺理成章(毕竟A股里多数都是工业股)。但是机构态度完全是不一样的,统计「机构交易特征」,能够看到构活跃的股票增加了,锁仓的机构还是占了大头,而处于观望的股票显著减少(红点代表降幅大)。显然这是机构的态度,但你看全体市场股票的涨跌幅度和数量,是看不出来的。
二,热点背后都是生意
现在这种市场里,很多朋友就是锚定热点。别的想都不想,就觉得AI、机器人必炒。不得不说寒武纪的影响极大,很多人都认为,亏得一塌糊涂的寒武纪市值2800亿,真就是豪赌的是可能暴富的将来。
于是就有一些朋友,脑子比较灵的,就找港股的AI、人形机器人股票,结果整了一个优必选,该股是人型机器人的明星股,但买进没几天就跌了30%跟谁说理去?
你说人形机器人、AI没有预期吗?预期不要太强烈。但优必选的股权谈崩了,所以跌成这种样子。而寒武纪呢?未来真能靠AI暴富吗?这只有老天知道。但看看寒武纪的里的机构,别的不说,仅仅披露的基金占比,就可想而知,之前有多少机构在里面,不拉上去,那就是严重亏损。说到底,这都是生意。
三,摆脱热点锚定
而市场里,类似的锚定非常多。而要摆脱「锚点」的束缚,就要扩大信息来源,更多挖掘「底层逻辑」,从本源上去挖掘,比如底层交易数据。
比如下面这个股票,一开始的横盘震荡,但最后破位了;而之后另一次横盘震荡,价格差不多的位置,却突破向上了。事后大家应该都知道,第一次震荡的时候机构休息,第二次震荡的时候,机构肯定在积极参与。但关键是横盘震荡的时候,能否看清呢?
如果觉得很难分辨是正常的,本来机构动作和游资、散户的交易混一起就很难区分。
但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出现,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的收集、整理、记录与比对,便能发现其中的特殊规律。像机构交易行为,因其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特别适合大数据分析。
实际就是机构的态度改变了,开始的横盘,机构态度消极不活跃,最后只能破位。但之后的横盘,信心持续活跃的时候,股价突破。
所以,同样的走势,背后往往机构资金的信心是不同,而不同的信心就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