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语言话术·题外话》005

且说贾雨村对冷子兴讲完甄宝玉的顽劣事迹后,顺嘴提到甄家的几个女儿都不错。

到后文甄家进京,贾母亦提到甄家两个女儿都嫁在京中,双方走动频繁。尤其二女儿“不拿大”更好。说明甄家二女儿的地位颇高,起码要是王妃一等人物。至于甄家三小姐,更被甄家夫人带在身边,也当是个贾探春一般人物,这都是后话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子兴道:“便是贾府中现在三个也不错。政老爷之长女名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是赦老爷姨娘所出,名迎春;三小姐政老爷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惜春。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听得个个不错。”(引程甲本第二回)

冷子兴介绍的贾家女儿“四春”,分别两嫡两庶,身份各有不同。

大小姐贾元春,是贾政的嫡长女,荣国府二房大小姐。

二小姐贾迎春,是贾赦的庶长女,荣国府嫡长房大小姐。

三小姐贾探春,是贾政的庶次女,荣国府二房二小姐。

四小姐贾惜春,是贾敬嫡女贾珍胞妹,宁国府大小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元春、迎春和探春是贾母的亲孙女,惜春与贾母没有血缘关系,因母死父去被老太太抚养在身侧。

“四春”虽有嫡庶之别,但在贾家的地位相当。《红楼梦》时代嫡庶在宗族礼法中并无高下之别,被一体看待。

所以,后文王熙凤就说贾宝玉要有一等丫头,贾环也应该有才公平。而贾迎春、贾探春也与贾惜春的待遇没有区别。当然,宗法是宗法,在世俗的观念中还是庶不如嫡。也造成庶出子女在心理和现实上与嫡出有区别。

其实,不论嫡庶,“四春”只论出身也有区别。

以贾家宗族排比,出身宁国府嫡长房的大小姐贾惜春在四春中的地位最高。

以父亲爵位比较,贾迎春是荣国公世袭一等将军贾赦的长女,身份地位最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家族嫡长而论,贾迎春是荣国府长房大小姐,可代表荣国府。如果贾赦完全继承荣国公的世袭,贾府就只有两个大小姐:荣国府的贾迎春与宁国府的贾惜春。贾元春和贾探春只是二房分支,就像喜鸾和四姐儿不在四春排行中一样。若如此,她们便也不会以“春”为名了。

然而,荣国府第三代世袭的变故导致贾赦袭爵,贾政继承爵产荣国府。兄弟分袭荣国公世袭,身份地位也就一样。贾元春女凭父贵成了荣国府的大小姐,并让姊妹都以她为名。贾探春也沾了父亲的光,最惨的是贾迎春,荣国府大小姐名头被抢走、又是庶出,导致她被彻底边缘。

题外话:贾政的从五品工部员外郎只是他的职业。真正身份地位是荣国公第三代继承人,荣国府当家人,与荣国公世袭一等将军的贾赦身份等同。不提。

其实,冷子兴介绍四春这段话之所以拿出来单说,还不只是四春的身份地位需要解释,关键还有冷子兴含糊其辞的说起贾元春入宫作女史这件事,才要注意。

曹雪芹虽在《红楼梦》中假托历史,实际也有脉络可循。比如“女史”在明代宫中就很常见。据《春明梦余录》记载:

“朕起布衣,陟尊位,而于内治之道不敢忽焉,是以内设六尚,以职六宫,斯列圣相维之道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称帝后,为防止后宫、外戚和太监干政,便于内庭设置六尚,掌管服务六宫。六尚以宫正司为主,下分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分管后宫书文、礼仪、衣饰、膳食、女工等诸多事宜。总人数大约为二百有余。

宫正司以宫正为首,设有司、典作为监督。下属六局以尚宫为首,又下设四司,司内另有数名典、掌、女史,此外尚仪局内还设有专门记录帝王妃嫔起居事宜的彤史。

如此,皇帝的后宫中便形成以宫正司为主的六局(外加特殊的彤史)负责后宫日常事务,她们与六宫嫔妃并无从属关系。一方类似公司经理人,一方则是董事长家眷。很多时候还要互相制衡。遇较大事件甚至可以直接上奏皇帝。而“女史”就属于六局之内负责文字记录工作的“文书”人员。

明代妃嫔多处于低阶官员之家和民间秀女。六尚女官的选择也类似。她们不看出身而重德行和学识。且要求十五岁以上具备入选资格,甚至四十岁以下无夫的民间女子,不分美丑皆可入选。但却禁止富豪之家女子为女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元春单论文化修养,入宫做女史绰绰有余。但她身为荣国公贾代善的长孙女,出身大富之家,并不符合做女官的条件。何况她日后被晋升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也是妃嫔的晋升之路。女官基本不可能与妃嫔混淆。

就像董事长可以让自己的小妾(小三)做二太太,却不能随便让公司一个部门的女经理做他的二太太一样。

贾元春身为荣国公的孙女,不可能随便入宫做一个宫正司的低级女史。结合后文元春晋升后,贾琏提到与她一同操持省亲的周贵人和吴贵妃,都是以“诌”“无”通“假”。所以,冷子兴所谓的贾元春入宫做女史,应该是指她被送入宫中作了皇帝的低阶嫔妃“贵人”才是。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