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期,随着苏军全面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开始有能力实行一系列规模宏大的大纵深进攻战役,战前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完善。不过,苏军这种纵深进攻战术也对其后勤补给提出空前的挑战,然而苏军对于后勤工作的态度一贯是不重视的。在以往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苏军都是在靠近后勤基地的地域进行作战,如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可以说是背靠着交通枢纽在作战,相关后勤补给问题还不够严峻。随着苏军转入战略进攻,德军在撤退之时一般会破坏掉沿途的铁路和公路,使苏军无法马上利用这些设施,大大拖延了苏军后勤补给速度,而苏军的大纵深战役理论又极为强调战役级机动的重要性,如何保证进攻部队的后勤补给成为相当重要的问题,几乎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
坐在坦克上进行冲锋的苏军
白俄罗斯战役简介
1944年的白俄罗斯战役(苏军进攻代号"巴格拉季昂行动")是二战苏军规模最大的进攻战役之一,苏军投入4个方面军(白俄罗斯第1、2、3方面军和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当面遂行防御任务的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这个集团军群曾经是德军最强大的战略集团,双方投入兵力超过400万人。苏军4个方面军在50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发起了突击,战役持续2个月,不仅全线突破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而且几乎全歼了该集团军群。中央方向的战线向西推进了500-600公里,在德军战线上打开了一个500公里宽的巨大缺口,将东线德军切断为南北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真正体现了苏军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威力,在一场战役中歼灭德军一个集团军群,在此前是从未有过的。
苏军“巴格拉基昂”行动
面对如此规模且强调机动性战役对苏联的后勤提出空前的挑战,且白俄罗斯地区多森林、沼泽,地形复杂,苏军的战役后勤工作显得尤为复杂,4个方面军在整个战役中消耗了150万吨物资,包括40万吨弹药、42万吨油料、25万吨给养和47万吨其他物资。由于苏军的进攻纵深高达500-600公里,如何保障这些物资安全、及时地送达前线成为苏军后勤单位最主要的问题。
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后勤体系特点
纵深梯次部署
关于后勤单位的部署问题,理论上来说,要想及时的为前线供应物资就应该尽可能的靠近前线,而靠前部署后勤单位又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旦遭遇敌军反击,行动迟缓的后勤单位极有可能遭到严重的损失,因此出于安全的考虑,又应该将后勤单位做靠后部署。如何在供应速度和安全性之间很好地平衡,是考验一个后勤单位能力的关键,而苏军提出了纵深梯次部署后勤单位的新方式。
苏军的铁路运输系统
所谓纵深梯次部署就是指将各后勤单位分为2-3梯队依次从前向后部署,第一梯队要尽可能的靠近前线,以便及时的跟进进攻部队,第2、3梯队位于纵深后方,以保证遭到反击时后勤补给的稳定性。集团军后勤单位主力部署在距离前线20-30公里处,像野战移动医院、卫生连、汽车卫生连等移动后勤单位则直接紧挨着前线部队,并且不展开工作,而是直接尾随攻击部队前进。方面军后勤单位则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部署于集团军后方区域,距离前线30-50公里,包括弹药库、油料库、野战医院、道路和铁路兵单位;第二梯队是方面军后勤主力,部署于方面军地域,距离前线80-120公里;第三梯队则部署在方面军后方地域,距离前线200-250公里,包括后方医院、仓库和修理单位。
统一后勤指挥体系
由于此次战役后勤工作规模空前庞大,后勤机构和层级众多,如何将前线最急需的物资送往前方,而不是将有限的运输资源浪费在次要物资上,成为最关键的问题。苏军各方面军专门成立了后勤司令部,由后勤司令部和各集团军司令部进行直接的联系,另外向各战役指挥部、快速集群指派专门的后勤指挥组,保证与前线部队的直接联系。
由于汽车用于后勤物资运输,苏军士兵坐在坦克上进行移动
除了后勤司令部外,还成立了2个移动后勤指挥组,第1后勤指挥组由后勤副部长和一些相关勤务军官组成,跟随方面军野战司令部一起行动,随时从野战司令部收集相关后勤信息,然后将收集的信息上报给后勤司令部,从而使前方指挥和后方指挥切实联系起来,避免了由于信息不畅而导致的脱节、滞后问题。第2后勤指挥组则由1名后勤部高级军官率领,专门负责组织快速集群的后勤保障工作,这些快速集群一般是冲在最前方的部队,远离主力遂行独立进攻作战,无法组建稳定的后勤补给线,因此第2后勤指挥组将直属100-150辆汽车,直接为快速集群提供运输物资,简化了后勤层级,提高了后勤供应效率。
加强汽车运输
以往的战役中,苏军主要使用铁路实施物资运输,只有在运到前线较近的距离内才使用汽车部队,这次战役,铁路的运输手段被严重的制约了,德军在撤退时基本都完全破坏掉铁路、桥梁等交通线,尽管苏军投入了大量的铁道兵部队,但是日均修复铁路速度不超过2公里,而苏军快速部队的推进速度则达到每日数十公里,显然铁路运输已经不能跟上部队的进攻速度了,必须依靠汽车运输。
撤退中的德军正在使用“铁路犁”破坏铁路,给苏军的后勤补给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为了保证汽车部队运输的最大效率,苏军后勤司令部统一掌控绝大部分的汽车,禁止将运输汽车部分或临时隶属给个别的战役各后勤单位,这样后勤司令部就直接掌握了一支强大的汽车运输单位,以便在关键时刻用于主要方向或急需物资的区域进行快速的物资补给,运输汽车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例如,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便将75%以上的运输汽车集中到方面军和集团军级后勤司令部,由这些高级司令部直接统一使用这些运输汽车,而不是交给前线的后勤单位或者作战部队。整个战役中,由汽车运输的物资达到70万吨,几乎占到总运输量的一半,由此可见汽车运输在此次战役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不足之处
尽管苏军后勤部门在此次战役中付出大量的努力,在后勤工作上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提高了后勤部门对大纵深战役的适应能力,但是前线部队仍旧出现了严重的缺乏物资情况,从而导致了进攻的停顿。7月份,当苏军前进到维斯瓦河一线时,许多部队耗尽了油料,弹药也所剩无几,大部分炮兵由于缺乏弹药而无法跟进部队作战,坦克单位也不得不停下来等待补给,结果尽管德军的抵抗非常薄弱,苏军却因后勤问题而被迫转入防御,从而使得德军预备队有时间赶到前线重建了防线,限制了苏军战果的扩张。
集中使用的苏军汽车
造成上述后勤问题的原因有许多,最主要的就是战前后勤计划的不够周密、不够详细,当时苏军最高统帅部给各方面军规定的战役纵深在150-200公里之间,战役持续时间为15-20天,因此方面军后勤部门都是根据这一计划进行后勤准备的,结果在实际战役中,战役纵深高达500-600公里,战役持续时间近2个月,大大超过了计划中的规模,物资的实际需求量远远超过了后勤供应能力,造成了后勤补给和前线作战的脱节。另外的原因就是对物资的分配不够合理,弹药的配给过大,油料的配给太少,在实施大纵深战役中,很少发生激烈的作战,部队大部分都处于运动中,局部的遭遇战也不会持续太久,因此对弹药的消耗量就少,对油料的消耗就大,当时苏军仍旧按照库尔斯克战役那样正面阵地战的经验来计划白俄罗斯战役,显然是不适合的。
评价
总的来说,苏军后勤体系还是基本满足了白俄罗斯战役的后勤需求,苏军成功的歼灭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这在东线尚属首次,具有战略上的意义。东线德军的防御基本被打垮了。这场战役的战果是连苏军自己都始料不及的,大纵深战役理论第一次在实战中得到了印证,尽管仍旧存在许多问题,但苏军后勤体系还是经受住了这次考验,为尔后的进攻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