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有文景,晋有太康,唐有贞观,明有仁宣,清有康乾,这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而在所有王朝的皇帝中,庙号是“仁宗”皇帝有三四位,即,宋仁宗赵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朱高煦和清仁宗颙琰。

在这里面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仅十个月,但他与其子明宣宗朱瞻基共同开创了大明“仁宣之治”。但实际上,真正的“仁宣之治”是朱瞻基一手开创的。而朱瞻基登基过程就充满了传奇经历。朱瞻基的太子之位是最为牢固的,他爹朱高炽之所以能够保住太子之位,全靠这个他这个太孙赢得了明太宗的喜欢,朱高炽的太子才得以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熙元年四月,因为南京发生地震波及明孝陵,在这种情况下,已经病重的朱高炽让太子朱瞻基前往南京视察,还有就是朱高炽想把京师回迁南京,这些都需要朱瞻基统一安排,但谁也没有想到,朱瞻基刚走,朱高炽就不行了,本来朱高炽还想坚持一下,等到了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七日,大明王朝第四任皇帝朱高炽的生命已经进入弥留之际,而此时距离太宗皇帝朱棣驾崩也不过十个月,而朱高炽改元也不过五个月,在这一天,朱高炽再也坚持不住了,于是派一个太监秘密离开北京,全速奔赴南京,把皇太子朱瞻基召回来接班。

但太监刚刚离京不过两天,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驾崩于北京钦安殿,有五个妃嫔为他殉葬。终年48岁,遗诏传位于皇太子朱瞻基。在这种情况下,杨荣,蹇义和夏原吉经过紧急协商,决定秘不发丧,等待太子朱瞻基回京继位,为何秘不发丧,很简单,就是为了预防汉王朱高煦,防止他发动第二次“靖难之役”,当第二个明太宗朱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得到消息的朱瞻基大惊失色,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朱瞻基唯一要做的就是急速回京。蹇义和夏原吉等人虽然是秘不发丧,可以瞒过其他人,但显然不可能瞒过汉王朱高煦,毕竟人家宫里也有人,朱高煦显然知道朱瞻基肯定会回北京,于是派人在在山东境内埋伏了大量兵力,准备半路截杀朱瞻基。所幸朱瞻基行动迅速,朱高煦伏击皇太子的计划落空,史载:“高煦谋伏兵邀于道,仓促不果”。

六月初三,朱瞻基顺利抵达北京附近的良乡。夏原吉等人将朱瞻基接入皇宫继位,此时距离朱高炽驾崩正好差两天一个月。洪熙元年六月二十七日,26岁的朱瞻基正式登基,也就是宣德皇帝,朱瞻基放弃了朱高炽把国都迁回南京的计划,仍留北京为帝都。大明王朝又一场皇位继承危机,总算暂时得到了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此时的朝野上下,诸王朝臣,乃至乡下八十岁老太太都知道,当今皇帝的唯一的叔叔,汉王朱高煦必然会造反,造反造到这个份上也算天下难有了,一句话,朱高煦的造反就是一个时间问题,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他之所以认为太子之位是他的,一是他在“靖难之役”中立功甚伟,二是朱棣的忽悠,流露出将他立为皇位继承人的意向,对外说朱高煦“类己”,因此朱高煦经常自比李世民,他自比李世民不要紧,把朱棣比李渊。这真的是一点政治头脑。

但实际上,朱棣根本就没有让朱高煦当太子意思,就是逗他玩。再就是因为朱瞻基,朱棣对这个大孙子喜欢的不得了,第一次见到这个长孙,就觉得这个孙子“英气溢面”,自此,朱瞻基就离开父母,由祖父母抚养,着意栽培。在朱棣眼里,儿子朱高煦没有能力教育好这个儿子。可以说,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争位的时候,朱瞻基一直极力维护父亲的形象,父子同心其利断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朱瞻基的存在,才使得朱高煦离帝国皇位继承人的身份越来越远。某次,朱棣命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与长孙朱瞻基一同拜谒太祖孝陵。朱高炽因体胖,又是瘸子而失足跌倒,朱高煦随即在他身后挖苦道:“前人失跌,后人知警。”朱瞻基听到后,立即回击:“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回头,看着这个侄子,语塞不敢接茬。

而现在朱瞻基在位,汉王朱高煦在旁边虎视眈眈,这多么像当年朱棣面对侄子皇帝朱允炆的情况。朱高煦显然是想让靖难之役的历史重演,可惜的是,而他的侄子朱瞻基不是朱允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谋反。朱瞻基为防止朱允炆事件重演,因此御驾亲征,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朱瞻基几乎是兵不血刃,平定了朱高煦之乱巩固了他作为新天子的权威。宣德四年朱高煦被活活烤死。

朱瞻基在位十年,恰好处在一个王朝开国的60年至80年之间。史学家分析,历朝历代开国60年至80年之间,也就是二代和三代皇帝在位期间,都会遭遇一个发展瓶颈,这个瓶颈被命名为王朝中期病。突破这个瓶颈,克服王朝中期病,帝国就能迎来治世,否则则会使社会陷入动荡,严重者甚至影响王朝的生死存亡。比如秦隋二世而亡,明朝之所以没有二世而亡,就是因为朱瞻基在位十年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仁宣之治,做出主要贡献的便是这位蛐蛐皇帝,朱瞻基文武双全,朱瞻基刚刚之后,朱棣平定的安南再次造反,各种抗明复国的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朱瞻基在此情况下,下令明军对安南采取强硬措施的诏令。后来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大明王通、柳升、沐晟三个兵团都以失败告终,事后却秘密地对内阁大学士杨士奇和杨荣说:“今天的谈话,朕只与你二人说,你们千万不能泄露出去”。意思很简单,就是放弃安南。

在朱瞻基看来,自汉唐以来每次征服安南,都得不偿失,我朝不应再陷入这个泥淖里了。但户部尚书夏原吉则表示反对,他说现在安南只是小丑作孽而已,一旦放弃了,不只有损明朝威望,更重要的是成祖以来20年的付出就都白费了。应该说朱瞻基内心承受的压力肯定很大,毕竟涉及领土问题。最后朱瞻基还是被动承认了安南的独立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瞻基在位期间锐意改革,体恤百姓,毒瘤官妓就是他剔除的。在朝政方面,他广开言路,虚怀纳谏。他主张减轻刑罚,重视教化。将律法中过于残忍的刑罚废除,增加了很多劝诫教化犯人的办法。同时,朱瞻基还大力肃清贪污腐败现象,建立文官统治。在这一系列举措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大明的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

当然朱瞻基的毛病也不少,太监干政就是从朱瞻基开始的,朱瞻基开始让高级文官,教太监们读书识字。后来引入了司礼监联合辅政的制度,即由内阁通过“票拟”来提出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再由皇帝“批红,同时授权司礼秉笔太监代表皇帝,来签批内阁的拟票。在这种体制下,“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内阁受到了代表皇权的司礼监的控制,皇帝及其家奴——宦官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有名的就是他酷爱斗蟋蟀,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劳民伤财,专门派人从江南找上好的蝈蝈运到北京,史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里也有描写,不但会斗蛐蛐,而且诗词书画,无所不通,其画画的功力可以跟宋徽宗媲美。喜好玩乐,经常扔下朝政,跑去打猎,不顾大臣反对,坚决换皇后,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废后的天子。

唯一遗憾的就是,朱瞻基仅在位十年,38岁正值壮年就驾崩了,朱瞻基从发病到死亡只用三天时间。所以没有时间好好教育朱祁镇,朱瞻基早逝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其有家族遗传病史。明宣宗的父亲只活了48岁,而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活了30岁,一个活了38岁,明孝宗只活了3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皇帝是一个苦差事,朱瞻基为了应付各种朝政事务,不得不早起晚睡,心理压力巨大,再加上遗传疾病的根子,死于心脏病是有可能的。朱瞻基算是一个守成之君,生活作风问题也不大,但却是四十岁不到的寿命,的确是有些福薄了。如果他能多活十年,土木堡之变也许就不会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