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一乾坤,方寸之间,张力无限。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游刃乾坤——近现代海派篆刻的崛起暨来楚生 陈巨来 叶潞渊篆刻学术特展”在程十发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了260余件(组)篆刻、书画作品及文献,是上海中国画院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篆刻学术展。展览在回望来楚生、陈巨来、叶潞渊三大海派篆刻名家异彩纷呈的艺术历程之外,也呈现了更广阔视野下的近现代海派篆刻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明清流派印是中国篆刻史上继先秦、秦汉以来又一高峰,因文人群体的参与推动,让篆刻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之一。至晚清,流派印异彩纷呈,大师竞出,让篆刻获得了足可与书画并置的地位。近现代的篆刻承晚清余绪,上海以其无与伦比的历史机遇,汇集了大批篆刻大家,成为当之无愧的篆刻重镇,为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上海中国画院建院伊始,在汇集了当时成就卓越的一大批画家、书法家的同时,也将当时众多篆刻巨手吸纳其中,成为近现代海派篆刻深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专业机构。来楚生、陈巨来、叶潞渊作为其中的代表,是第一批以篆刻为专长加入上海中国画院的画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以来楚生、陈巨来、叶潞渊三位篆刻大家的篆刻作品为展览主体,来楚生的生拙老辣、陈巨来的精稳绝伦、叶潞渊的中正平和集于一堂,让篆刻艺术的三大印风并立。展出篆刻作品之外,他们的书法、绘画精品以及重要文献也通过多种方式同时展出,为观者打造一个立体、学术的篆刻展览。此外,沿循三位大师的成名之路,本次展览梳理了近现代海派篆刻的辉煌成就,汇集展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大批篆刻家的精品。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展出了以叶潞渊先生捐赠给上海中国画院的清代篆刻——“西泠后四家”为主体的一批流派印,难得一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本次学术大展呈现“颉颃吴齐”“第一希有”“潞璋琼渊”“西泠风来”“谁主沉浮”五个单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年时期的来楚生在家中治印

“颉颃吴齐”作为来楚生作品展示的独立单元,展出了其篆刻精品三十余方。展览策展人张恒烟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之所以取名“颉颃吴齐”,因为来楚生是近现代继吴昌硕、齐白石之后又一在书法、绘画、篆刻上都取得极高成就的艺术大师。“作为一名海派书画篆刻大家,来先生在艺术上是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的。他对先秦古玺、汉魏将军印、明清流派印皆有极深的研究。其纵横恣肆、浑朴雄厚的大写意印风,独辟蹊径,为后世印家开一法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楚生刻 志豪肖形印

“来先生的肖形印更是印林中的瑰丽奇葩。他的肖形印题材极广,除生肖、佛像、人像外,花卉、草虫及故事、成语等,笔简意赅,神态毕具,妙趣横生。比之古代肖形印,他的肖形印在形式、内容、数量上都有极大的突破与发展,且印路极广,偶以隶书、楷书入印,拙趣盎然,无有出其右者。”张恒烟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楚生刻 朱文“东风得意”印

这一单元还展出了上海中国画院所藏的“东风得意”“大胆闯”等精品,不独所刻苍浑大气,雄厚古拙,其内容也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菜籽》 来楚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楚生山水散页

来楚生的书法、绘画作品也为观者更深入而立体地品读其篆刻作品,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佐证。其理论著作《印学心印》的硬笔手稿,也部分展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陈巨来在家中治印

“第一希有”单元,为观者呈现了陈巨来众多首次展出的篆刻作品。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上海中国画院的院藏作品,“中国共产党万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等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以篆刻唯美,艺为民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巨来白文“中国共产党万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现场

“下里巴人”(牙章)是陈巨来平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严谨文雅而具高华气质的篆书作品,功力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巨来刻 朱文“下里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巨来刻 朱文“下里巴人”

清代巴慰祖曾刻“下里巴人”细文印,陈巨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临摹再创作,线条凝练、章法和谐,更添庄重典雅之美。这方印四个字笔画都很少,陈巨来奏刀匠心独运,精妙绝伦。四字分布均匀,“里”字和”巴”字稍大,同时“巴”字的”下”方和“人”字的上方之间腾挪穿插,空间分割恰到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巨来刻 “一九六三年秋”印

展品中还有一枚特别有意思的方纪年印章,其印面内容为:“一九六三年秋”。这枚印章是陈巨来为1963年上海中国画院举办秋季画展所刻。1963年秋季画展举办后,在上海画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据画院画师毛国伦先生口述,他对那次画展的印象十分深刻,不久之后,秋季画展转而成为"上海中国画院年展",与"迎春画展"一并成为画院几十年来的品牌特色展览项目。“一九六三年秋”的刊刻内容在陈巨来篆刻生涯里应是仅此一件,在中国篆刻发展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传统篆刻亦有纪年的表现形式,不过都是以天干地支纪年为内容,采用公历纪年甚至精确到季节的,还属独一例。此印的创作手法是陈巨来典型的元朱文手法,布以金文的表现方式,线条秀挺圆润,布局工稳匀称,近乎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巨来刻 白文“安持”一灵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篆书·安持精舍 陈巨来

众多文献的展出,赵叔孺为陈巨来所定的润例、张大千题赠照片的原件等,约略勾勒出其的朋友圈。凡读过其《安持人物琐忆》的观者,当更有会心妙解了。

展厅现场

“潞璋琼渊”是叶潞渊作品集中呈现的展区。叶潞渊与陈巨来共同师事赵叔孺,同师而异能。与陈巨来的精润不同,他的作品典雅而沉静,在皖、浙之间,又能参酌战国秦汉的众多面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潞渊刻 白文“气象万千”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潞渊刻 白文“潞翁”二灵印

此次展出了由其家属提供的众多自用印,面目多样,形式丰富,展示了其在篆刻上的苦心孤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潞渊 花鸟册页

其绘画作品多作没骨,雅逸清丽,使与当时海派擅长花鸟画的名家并置一处,亦不遑多让。展览同时展出了与其往来师友的多封信札,如赵叔孺、王福庵、褚德彝等,值得细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叔孺刻 朱文“但糜”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之琛刻 朱文“二山”印

“西泠风来”展出了众多清代浙派等名家作品,如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作品,这些作品为叶潞渊先生捐赠。西泠八家在篆刻史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影响巨大,海派众多名家,都受过其恩泽,为后来篆刻的发展贡献突出。这批印章的展出,在显示其历史意义的同时,也体现了叶潞渊的格局与气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谁主沉浮”展区向观者呈现出了近现代海派篆刻名家林立、千峰竞秀的篆刻局面。赵之谦、吴昌硕、赵叔孺、王福庵、马公愚、钱瘦铁、邓散木、方介堪、朱复戡、钱君匋、单晓天、方去疾、吴朴堂、高式熊等大家的作品,悉有展出。近现代海派篆刻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由此可以窥见。可以说是近现代海派篆刻的缩略版简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现场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