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美贸易战以来,芯片成为急需破解的“卡脖子”技术,与之相关的集成电路更是被视作“强国必争之地”,在国内催生了一股集成电路产业热潮。目前,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涵盖上游基础材料设备、中游制造、下游应用的全链条领域,产量占全国比重近30%,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是当之无愧的集成电路第一省。
据《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显示,打造“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千亿级集成电路集群”成为江苏集成电路产业的未来首要目标,庞大且雄厚的教育资源正是江苏定下这一“鸿鹄志”的底气。
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新址正式启用,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研究院将围绕集成电路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等工作,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有望提升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先进封测创新联合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无论在研究领域的前沿性还是成果应用的广泛性上,南京邮电大学显然都被寄予厚望。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代表性地区,江苏不仅在高校数量上名列国内前茅,更是以16所“双一流”的成绩仅次于北京,成为我国重点高校第二多的省份,在这场“神仙局”中,南邮又如何脱颖而出,承担整个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任呢?这必然联系到该校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历史功绩。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便设立电路与系统硕士点,为今后集成电路领域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而南邮正是国内首批获批这一硕士点的高校之一,历经40年沉淀,南邮先后获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也成果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无论在育人体系还是办学实力上,南邮都已做好进军集成电路领域的准备。
2021年,我国通过了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的申请——只有18个,而南邮正是江苏省属高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院校,在国内率先形成本硕博多层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取得集成电路领域的先发优势。在此基础上,纵观长三角地区高校,除南邮外还有几所高校能肩负长三角集成电路发展的重任?
站在新的起点上,南邮将“产教学融合”作为贯穿集成电路研究的主线之一,借助浦口高新区的资源优势,南邮主攻通信集成电路与先进封测、宽禁带半导体与功率集成、微纳电子器件与微纳系统三个方向,以第一单位在IEDM、ISSCC、JSSC等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600余篇论文,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形成涵盖材料、器件、系统、应用等多个方向的集成电路产学研用创新发展平台,有效支撑了集成电路领域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据悉,2024年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8%,主要就业于华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升学率突破65%,主要去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学院后续调查显示,相关研究生平均年薪超35万元,位居江苏省属高校第一。
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相关人才急缺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南邮最新招生简章中,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两个本科专业招生规模分别增加45%、33%,这既是南邮为推动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而做出的努力,也彰显该校集成电路教育的充足自信。报热门,拿高薪,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值得同学们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