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从1919到1924年出生的,只有3%活到了战后”。
最能反映战争惨烈程度的就是伤亡数字。
根据苏联战后解密的档案看,当时苏联有1.8亿人口,因为战争动员了3400万军队,而东线苏联军人阵亡人数达到1500万,负伤1600万,平民死亡1200万。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作者瓦西里曾参与过苏德战争,战后回到家乡,整个高中同班男生只有他一个人还活着,而他也负了伤,足以见得东线战场的惨烈。
如果剧本按照希特勒一开始制定的巴巴罗萨计划进行,德军也不会被那么惨,可是因为盟友意大利在北非出了问题,所以希特勒的这个计划只能延后,也就导致德军好巧不巧的碰到了那场极寒天气。
1941年6月22号,德国及仆从国发送巴巴罗萨,计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由于苏联认为德国不会入侵,婴儿准备不足,结果在战争一开始节节败退,德军用闪电般的速度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领土,在1941年夏季,苏联红军遭受连串打击,到12月份的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第一次胜利。
过度的消耗令德军疲惫不堪,再加上冬季作战,德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物资供应都严重缺乏,苏联居民在撤退的时候,又将沿线的房屋等一切可用物资全部烧毁,导致德军连一片栖身之地都没有,非战斗减员人数非常惨重。
处于东线战场的士兵们,不管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的士兵,既要忍受枪林弹雨还要忍受极寒天气。
寒冷的天气让运输弹药,粮食和衣服的汽车无法正常行进,发动机常常被冻住,白天还好点,到了晚上根本就发动不起来,而这个时候,他们还要遭受来自苏联士兵的伏击。
反映战争惨烈的一个很直观数字就是阵亡人数。
假设你们学校有500个学生,四年之后,却只有个位数的人能够活下来,死去的人们成为了无名烈士墓,活着的人身上都有伤或者残疾,这就是东线战场。
根据统计,苏联1923年出生的男性there战开战时,正好18岁结束时,22岁,其中,有80%的年轻人没有活着,看到1945年胜利日而剩下20%的人,要么身体有伤和残疾,要么精神遭遇创伤。
反映战争惨烈的一个很直观数字就是阵亡人数。
假设你们学校有500个学生,四年之后,却只有个位数的人能够活下来,死去的人们成为了无名烈士墓,活着的人身上都有伤或者残疾,这就是东线战场。
根据统计,苏联1923年出生的男性there战开战时,正好18岁结束时,22岁,其中,有80%的年轻人没有活着,看到1945年胜利日而剩下20%的人,要么身体有伤和残疾,要么精神遭遇创伤。
仅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一周的空袭中,就有四万多平民被炸死。
一名德国参谋军官的战争日志这样写道:“第94步兵师的前线部队只剩了535人,每个步兵营平均只有三名军官,11名军士和12名士兵。我曾经两次在炮位上来不及撤退,躲在建筑物的断墙后面,眼看着一群俄国人跟在坦克后面涌入我们的阵地,又眼看着他们在德国人的反击下,像飓风中的玉米那样一片片倒下,那是我见过最残酷的战斗,有多少战友在瞬间就变成肢体不全的尸首,我已经无法预知自己还能活几天,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伤亡200万人以上,参战人数比历史上其他战役来得多。
斯大林格勒有80%的居住区被摧毁,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苏联军队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内顽强抵抗,与德军甚至在同一套房子里的厨房和卧室互相射击,战友的尸体有时候会成为抵挡敌人子弹的沙袋,他们为了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一堆瓦砾展开了激烈战斗,最近的时候甚至能够听到对方的呼吸声,人们在地面和地下战斗,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为“老鼠战争”。
不分昼夜的战斗,让苏军士兵所剩无几,他们只能让工人和农民补充兵力,包括女人,后来也不得不上战场。
在二战中立下赫赫军功的女兵队伍,就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实在无人可用的时候,连监狱里的死刑犯都被派上了战场,这里士兵的寿命不会超过一天,军官三天,如果你能够在战场上活过三天,就可以直接升任连长
一名德国士兵曾这样写道,4000名将士在一列火车的运送下到达战地前沿,最后剩下来的却只有15到20个人,这个师在15分钟后就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