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双方在克鲁格联科村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经过连续48小时的激战,俄军终于突破乌军的防线,成功控制这个战略要地。这次战役中,俄军采用"铁拳"战术,大量投入重型火炮和航空兵力,对乌军阵地进行毯式轰炸。在步兵推进时,俄军的米-28武装直升机和苏-34战斗轰炸机不断提供火力支援,压制住乌军的防御火力点。

在俄军逐步推进的过程中,乌军分三个波次组织反击,投入至少一个加强营的兵力。第一波反击中,乌军出动6辆豹式坦克和8辆步兵战车,试图从侧翼突破俄军防线。但是俄军早有准备,利用预先布置的反坦克导弹阵地,成功击毁其中的2辆坦克和5辆装甲车。第二波和第三波反击中,乌军又损失6辆装甲车和大量步兵。

俄军这次能够成功占领克鲁格联科村,主要得益于他们采用的新式电子战设备。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干扰乌军的通讯系统和无人机操控信号,导致乌军指挥调度出现混乱。同时,俄军在战前投入大量工兵力量,清理乌军布设的地雷,为装甲部队的推进扫清障碍。现在,俄军已经推进到距离马来亚洛克尼亚仅1.4公里的位置,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克鲁格联科村的失守,乌军立即加强马来亚洛克尼亚的防御工事。这个地区虽然没有高大的山岭,但是地形复杂,到处都是密集的树林和灌木丛。乌军充分利用这些地形优势,在河岸边修建三道交错的战壕系统,还在重要路口设置混凝土碉堡,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网络。

乌军还在马来亚洛克尼亚西部的树林里设置多个伪装良好的火力点,这些火力点都配备先进的夜视设备和反坦克武器。同时,乌军工兵部队在可能的进攻路线上埋设大量地雷,且利用工程机械在河岸边修建反坦克壕沟。这些防御工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能够发挥出很大的作战效果。

面对这样的防御体系,俄军准备控制维克托洛夫卡地区的所有主要公路,切断乌军的补给线路。俄军计划分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从东北、东南和西部形成包围之势,迫使乌军放弃阵地。

为实现这个目标,俄军调集大量的重型火炮和多管火箭炮,准备用强大的火力打击摧毁乌军的防御工事。此外,俄军还在阵地后方部署战术导弹系统,随时准备对乌军的纵深目标实施打击。

位于丘陵地带的列奥尼多沃村庄虽然不大,但地势较高,可以俯瞰周围十几公里的区域,是一个难得的军事要地。自从克鲁格联科村失守后,乌军就意识到列奥尼多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果这个村庄也落入俄军手中,那么整个马来亚洛克尼亚防线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缺口。

为确保列奥尼多沃的安全,乌军不惜从其他战线抽调一个机械化步兵营的兵力前来增援。这支部队装备大量便携式防空导弹和反坦克武器,可以有效应对俄军的装甲突击。同时,乌军还在村庄周围修建多个半地下的弹药库和医疗点,为可能的持久战做准备。驻守在这里的乌军士兵们都经过专门的巷战训练,他们利用废弃的民房设置大量的狙击阵地,准备给进攻的俄军以沉重打击。

在列奥尼多沃东部方向,他们布置一个加强连的兵力,配备多门牵引火炮和迫击炮。这些火炮虽然射程不及俄军的现代化火炮系统,但是胜在机动性好,可以打完就转移,避免遭到俄军的反击。此外,乌军还在东部地区设置多个观察哨,配备先进的光电侦察设备,可以及时发现俄军的动向。

乌军在达里诺地区投入5个突击分队,每个分队都配备4-5辆装甲车和大量的步兵。他们试图利用清晨的薄雾掩护发动突袭,希望能够打俄军一个措手不及。然而,俄军的热成像侦察设备及早发现乌军的调动。在乌军发起进攻的瞬间,俄军就启动早已准备好的火力打击方案。

数十门152毫米自行火炮和"龙卷风"多管火箭炮同时开火,形成一道密集的火力网。与此同时,俄军的战机编队也赶到战场,投下大量制导炸弹。在这样猛烈的火力打击下,乌军的突击分队几乎是在几分钟之内就损失惨重。第一波打击过后,俄军的米-28直升机又对残存的乌军展开清剿,导致乌军不得不仓皇撤退。根据俄方公布的战果,这次战斗中乌军损失至少200名士兵,其中包括多名军官。

在乌军溃退之后,俄军立即派出侦察分队追踪敌军动向,同时出动工兵部队清理战场。俄军缴获大量的武器装备,包括几门完好的美制M777榴弹炮和大量的弹药。这些装备对于提升俄军的战斗力有着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达里诺地区的胜利为俄军打开向纵深发展的通道。俄军指挥部随即调整作战计划,准备利用这个突破口向乌军防线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

俄军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优秀的火力协同和情报侦察能力。尤其是在达里诺地区的战斗中,俄军展现出极强的火力反应速度,这与其完善的指挥控制系统是分不开的。而乌军虽然在防御工事的构建上下很大功夫,但在面对俄军的强大火力时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也反映出现代战争中,单纯依靠固守阵地的战术已经很难取得成功。

现在俄军已经在多个方向形成突破,如果能够保持进攻势头,不排除会对整个战区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当然,乌军也在积极调整部署,准备在新的防线上组织反击。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战斗可能会更加激烈,战局的发展也会更加扑朔迷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