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患病率已经达到15%-20%?最近,网络流传着这组数据,令很多人非常恐惧。

12月25日,国家卫健委进行了辟谣:
我国的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并没有那么高!
根据新近的权威调查数据,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约为2%。

希望普罗大众,尤其是心理从业人员以及媒体从业人员要懂得区别“抑郁情绪”“抑郁症”的概念。

不过,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真的只有2%吗?不见得!有很多孩子被误诊、漏诊,或者故意掩饰内心的痛苦,根本不愿意就诊。

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大、内卷严重,社会竞争激烈,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最近,网易新闻发布了一支“青少年心理”的公益纪录片,并和百余家媒体、大V在微博上联动,一起探讨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这个视频记录了一所县城中学的学生的心理状态,学校心理老师的声音,还有当地精神科对青少年患者的诊疗现状,这是来自于一线的真实声音。

在视频中,这个县城的精神科医生介绍,每个月都有20、30位中学生就诊,在他看来,大多孩子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导致出现问题。

这些孩子抵触上学,还自残、自伤,用刀划手臂;还有的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妄想,总感觉有人议论自己,不得不休学,并到精神科住院。

精神科护士和学校心理老师也说,很多家长、老师还意识不到很多孩子出了问题,还是一味重视成绩,只有孩子无法上学了,他们才意识到要重视。

视频还采访了好几个学生,有已经被诊断抑郁症或者双相障碍的孩子,也有还在学校上学的孩子。

他们无一例外都表达,学习压力实在太大了,每天几乎有18、19个小时都在学习,老师和家长还觉得他们不够努力,活着真没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县中学生现状:每天在校超17小时,精神科挤满中学生

视频来源于网易新闻

这个纪实片很有意义,它让我们了解到更加真实的国内青少年精神心理状态。

希望这能让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有更高的重视、更深入的理解,最关键的是,有更加深入而高效的解决办法。

比如,国内精神心理科医生不要再用单一学科的思维,去看待青少年的精神心理障碍,别再停留在精神医学的“症状学诊断”上。

AI时代已经到来了,精神科医生们能更便捷地掌握前沿的知识及资料,主动地自我提升,尤其是要深入理解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心理根源。

而学校也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学会更加有效地识别有严重精神心理问题的学生,加强心理老师队伍的建设。

视频里的县城中学配备有心理老师,这已经很难得了。很多基层学校因为资源有限,配备专门的心理老师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不过,即使学校里有心理老师,也不代表他们有足够的专业能力,能为孩子们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

比如,绝大部分有精神心理问题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有严重的学习障碍。

他们很努力地学,也很想学好,但成绩就是上不去,还一直低迷,他们很焦虑、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这既是他们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心理根源之一,也是阻碍他们真正康复的困难之一。

可是,学校的心理老师往往不懂得识别学生的学习障碍,更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而且,不少学生看起来很正常,但其实偷偷自残,心里已经极度压抑,有自杀倾向。

对于这种极其危险的“微笑型抑郁症”,学校的心理老师是否能够识别出来,并有效地应对,这也要打一个问号。

希望这些心理老师也要尽快掌握精准心理学知识,甚至是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别总局限于主流的心理学理论,更别再用低效的精神分析理论论,这是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的。

至于为人父母者,就更加要重视了。我们从网易新闻的编辑那里了解到,他们采访拍摄时,还遇到了一上学就发烧的学生,还有一上学就肚子疼的学生。

只不过,因为种种客观原因,这些真实例子最后没有剪辑到视频中。

希望这些例子能让父母、老师们有所警醒!

很多家长、老师只关心孩子学不学习、努不努力,一听孩子说身体不舒服想请假,就条件反射般地劝孩子再坚持坚持,甚至怀疑孩子装病。

其实,如果孩子一上学身体就不舒服,去医院又检查不出躯体原因,这往往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躯体化症状。他们在学校里遭受过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

希望父母、学校老师要提高认知维度,避免在无意间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令孩子内心更痛苦,问题愈演愈烈。

现在很多人都说这个社会很内卷,不但大人过得很累,孩子们也很累。

在客观上,现在的儿童、青少年确实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竞争压力。

再加上,很多父母不懂得与时俱进,掌握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不懂得引导孩子具备越挫越勇的高逆商,以更好地应对目前“内卷”的大环境。

所以,虽然国家卫健委公布的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看似很低,但其实,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罹患精神心理障碍。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问题的苗头,父母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要做好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疾病的形成初期及时干预,控制疾病的发展,避免孩子偏离成长轨道。

而且,父母不宜把希望都寄托在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大夫的身上。

父母要把握主动权,积极学习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学会真正有效的“自我家庭治疗”,帮助孩子加快康复,为孩子的心身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