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书信沁润浓浓家国情,一盏膏汤传承悬壶济世心,一声想念分享时光奋进路……好声音源自好故事,好宣讲凝聚众人心。

近年来,东营市突出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和受众广度,精心打造“理响黄河口”宣讲品牌,抓实理论宣讲“六个一”,致力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讲好“一课一故事”,以小切口彰显大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东营市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用“小故事”为群众讲好“大道理”,让政策解读不再“生硬”、全会精神不再“高冷”,让党的“好声音”律动于“嘹亮的回声”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单位,市妇联聚焦基层需求,突出黄河口巾帼先锋品牌引领,依托巾帼思政课开展分众化、互动化宣讲,为建功新时代汇聚巾帼之力。

在校园,市一中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校园“史诗当歌”党建学馆、马列宣言信念学馆学习有机结合,一堂堂极具感染力的“大思政课”让师生汲取精神力量。

在社区,东城街道安宁社区将“语润东城”宣讲阵地搬到“幸福半亩田”里,把宣讲融入到居民收获的喜悦中,在幸福家园共建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在乡村,老街长巷热闹的“非遗大集”上,宣讲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乡村好时节”“沿着黄河来旅行”等系列活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体悟“大思政课”。

把理论课堂搬到群众生产生活现场,让“理”入心,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舞台”,变“单口相声”为“百家争鸣”。2024年,东营市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到我市开展专题宣讲13场,宣讲活动覆盖全市5个县区和8个市直部门单位,受众2000余人。全市各级开展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等专题宣讲3000余场,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基层宣讲900余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每一次课堂都讲好一个故事,让每一次宣讲都向“精品”前行。内容是宣讲之本,为不断提升宣讲工作吸引力、感染力,东营市聚焦黄河文化、孙子文化、吕剧文化、石油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市县一体谋划,大力推进宣讲作品创作。

坐落于广饶县的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有一件堪比“火种”的镇馆之宝,它就是《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作为国级一级革命文物,这本《共产党宣言》是怎样出现在山东农村的?革命前辈的后人刘奎湘讲述了那段烽火岁月,“见证式”的宣讲令听众热血澎湃。

通过点题创作、改稿交流等形式,东营市精心创作了《火种》《大河之洲的守卫者》《我和油城共成长》《把青春书写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等宣讲作品80余部,创作的微短剧《社区“小书记”》《海狼救援》等30余部。董集镇杨庙社区程兰兰家庭故事入选《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一书。以叶倩文为原型创作的宣讲视频《渔家媳妇的“网”事》荣获全省百姓宣讲比赛二等奖。

建好“一室一队伍”,以小阵地撬动大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纸文字温情流淌。全国100封“新时代最美家书”在北京揭晓时,胜利油田石油工人王清的家书《亲情寄尺素 陪伴跨时空》入选。这便是“清邮艺”特色宣讲工作室的由来。

“我多想让父亲到我的新家看一看,多想带着他在我们社区里走一走……”垦利区董集镇“理响·杨庙”理论特色宣讲室宣讲员郭盼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着《黄河滩区的安居梦》。反映杨庙社区幸福生活的宣讲视频《“幸福”河畔探寻“幸福”密码》荣获全省百姓宣讲比赛一等奖。

京腔京韵,情韵流芳。东营区“段莲琴宣讲工作室”宣讲员带来的文艺宣讲京韵大鼓《壮美黄河口》,唱出了黄河口的壮美景象。

“宣”出特色,“讲”到深处。无论是“1001封家书”所展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与奉献,还是“黄河岸边是我家”的幸福变迁,抑或京韵大鼓铿锵有力的鼓板搭配气势恢宏的腔调都令人沉醉其中,不禁动容。正是通过创新运用“理论+故事”“理论+情景”“理论+文艺”等多元化的宣讲模式,东营市着力建设特色宣讲工作室和宣讲名家工作室,拓展基层宣讲工作新阵地。

在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建成东营市宣讲名家工作室56个,东营市特色宣讲工作室77个。坚持“群众聚在哪里,宣讲阵地就整合到哪里,宣讲就讲到哪里”,策划“普法宣讲”“政策宣讲”“家风宣讲”等系列专题,打造互动式宣讲阵地。各类宣讲工作室累计开展宣讲活动6000余场次,服务基层群众20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好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关键在人、在队伍。

——坚持统筹整合资源,通过举办“中国梦”系列比赛、宣讲大比武等活动和百姓宣讲团全市巡回宣讲活动,选拔培养优秀宣讲人才。

——建立涵盖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文艺骨干等多层次、多部门、多领域专兼职相结合的宣讲队伍。

——采用“组团式”“老带新”“一带一”等方式培养宣讲新生力量,构建“选拔—培训—跟踪—改进”的闭环培育模式,形成了完整的梯次队伍。

东营市把“搞得透彻、说得明白、讲得生动、干得自觉”作为选拔标准,精心组织“中国梦·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大赛,组织各类选拔赛100余场次,500余名宣讲员参与。选拔16名优秀宣讲员组建市级巡回宣讲团,赴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开展巡回宣讲27场。

以“赛”选人,以“讲”练人,让一个宣讲员就是一面旗帜、一支冲锋号。今年以来依托宣讲工作室开展培训500余场次,培训基层宣讲骨干4000余人。5位宣讲员参与山东电视台《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节目录制。在省委讲师团指导下,打造宣讲作品《一颗大豆的故事》,宣讲员丁洁代表全省参加在宁夏举办的沿黄省区优秀百姓宣讲员“理论宣讲走亲”活动。

打造“一网一品牌”,以小场景澎湃大流量

25年的“焊”匠经历,万达集团车间主任尚荣武从一名学徒成长为齐鲁工匠,拜全国劳模、大国工匠高凤林为师,并收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从新闻纸到新型教材纸,从食品包装纸到热转印纸,在华泰集团造纸岗位24年间,刘燕韶带领团队先后攻克了一个个“卡脖子”技术难题,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的故事随着东营市总工会融媒体直播间的信号娓娓道来,让广大职工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把“劳模说”特色宣讲搬进直播间,市总工会已推出在线访谈宣讲18期,累计观看人数120余万人次,并在2023年全国“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网络正能量创新活动中,荣获“同心圆”网络人气活动。

抓住“宣讲+互联网”时代特征,东营市坚持新媒体融合,开设“宣讲时间”“理响黄河口”等理论宣讲工作专栏,运用直播、视频、动漫、H5等新媒体方式进行网上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以更加灵活更“接地气”的形式广泛传播出去,打造便捷、高效的“指尖课堂”。先后在胜利油田优良传统展厅、《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华泰集团等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开展直播25场,观看量达800余万人次。

让流量变留量,东营市理论宣讲工作充分发挥“学习强国”东营学习平台优势,联合“小刘警官”“空天砺剑”等网络名人,联合策划制作了一系列大流量作品。今年以来,50余个作品集阅读量破千万,其中部分优质音频集浏览量过亿。截至2024年6月底,东营学习平台阅读量居地级市平台全国第二,全省第一。

不仅如此,东营市利用全市融媒体矩阵,打造了首档理论融媒栏目《真是这个理》,设计了“理响宣讲员宣讲、领导专家解读、基层反响、场景展示”等多个环节,报台网微端一体推送、全媒传播,截至目前推出4期,阅读量达240万+。互联网体验式宣讲澎湃大流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直抵基层、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网络聚人气,以品牌塑口碑。

东营区打造1+N品牌矩阵,以“声动油城”区级宣讲品牌为龙头,带动各宣讲工作室打造“半晌讲台”“百姓宣讲E站”“理上心来”“玉景声印”等N个基层品牌。

河口区持续擦亮“理润河口”宣讲品牌,今年共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1200余场次,受众达10万余人次。

垦利区“沿着黄河去宣讲”特色宣讲品牌,联合菏泽市东明县、济宁市梁山县等部分沿黄县区,创新举办黄河文化主题跨地联动云宣讲,受众达49万余人次。

思想之旗引领新的征程,理论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东营市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坚持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努力把宣讲品牌建在群众身边,打造1+7+N品牌矩阵,以“理响黄河口”市级宣讲品牌为龙头,带动“理润河口”“铸梦东津”等7个县区级品牌,“劳模工匠”“金秋初心”等N个行业系统品牌,实现一县区一品牌、一系统一特色,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宣讲品牌矩阵,让思想之旗高高飘扬,不断推动理论宣讲工作走深、走实、走心。(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曹萌萌 余俊)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