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记者走进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镜头下的山河,银装素裹。

从近万米高空俯瞰,会发现大渡河等五条河以丹巴县城为中心,形成“漩涡状旋钮构造”。县城为“花心”,山脉做“花瓣”,丹巴如“梅花”绽放。

站在县城中心眺望:远处,是丹巴人世代仰望的墨尔多山,也是嘉绒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脚下,是大渡河的起点,横断山脉间的几条河流在此汇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俯瞰丹巴县城

巍峨的墨尔多山与奔涌的大渡河,孕育了丹巴美,养育了丹巴人。

“丹巴儿女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之以恒发展文旅产业,如今,全县70%以上的群众因旅游产业受益。”丹巴县委书记黄杰说,丹巴5万人口,创造出44亿元旅游综合收入,通过文旅产业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不负山河的使命感,走出了一条兴县富民的康庄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丹巴美景如画

山与河的福泽

“丹巴境内的五条河,串联起丹巴各具特色的美。”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钊,曾于2016年在丹巴县文旅广新局挂职副局长,挂职结束后,他仍时常组织专家到丹巴对民宿经营者等进行专业培训。

“放眼世界,丹巴美景绝无仅有,去了就忘不了。”说到此处,李钊就着一张白纸,熟练地勾勒出牦牛河、革什扎河、大金川河、小金川河,以及由它们汇合而成的大渡河的轮廓,并如数家珍般介绍着沿河美景:“比如,最受游客欢迎的甲居藏寨、中路藏寨和梭坡古碉群位于大小金川河下游,《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时,将‘丹巴藏寨’列为首位,赞其‘构成一幅绝妙的山寨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碉、藏寨点缀下的美丽丹巴

溯河之源,可知来处。

望山而行,可明去向。

生活在大渡河流域、仰望着墨尔多山的丹巴人,比谁都更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01年,法国SPOT卫星拍下丹巴县地形图,丹巴的“梅花”状地貌惊艳世界。20多年来,丹巴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前提下,深化“河谷蔬菜、半山粮果、高山畜药”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去年,丹巴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SPOT卫星于2001年1月拍摄的丹巴地形图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原图由阿布提供)

每年,当丹巴“美人脆”苹果成熟时,各地客商就会奔赴丹巴,选果、验质、付定金,处处可见丰收的景象。

“今年,‘美人脆’产量超200万斤,产值超1200万元。”丹巴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新丽研究了一辈子果蔬种植,她说:“丹巴县有大量海拔2200米~2500米的山地,光照时间长、降雨少、温差大、生态好,是难得的苹果优产区,‘美人脆’糖度高、果味浓、口感脆、果形美、耐储藏,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人脆”苹果成熟了

“丹巴现有以‘美人脆’为主导的种植基地38个,覆盖10个乡镇40余个村。”丹巴县农牧农村科技局产业股股长陈斌介绍,丹巴已建成特色产业基地2.74万亩,“美人脆”苹果、丹巴羌活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持续提升。

绿水青山不仅长出了“金果子”,还让百姓过上了“甜日子”。

2022年以来,全县接待游客量分别为301万、394.7万、400万人次。“来丹巴旅游的‘流量’变成了经济的‘增量’。”黄杰表示,丹巴推行“春赏花、夏纳凉、秋选美、冬沐阳”全域全季旅游营销模式,获评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四川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先后投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档升级。

山河之力,塑造了山河美。山河之美,又福泽了丹巴人。

人与城的共美

“遇到变故时,我儿子才9岁。如今,村里让我当护林员,既能顾家又有补贴。儿子也长大了,在工作了,日子越来越好。”记者坐在丹巴县巴底镇沈洛村“全国最美家庭”孟江的家里,听她细数过往。19年前,孟江的丈夫因事故瘫痪在床后,婆婆又突发脑溢血瘫痪,公公也身患重病、行动不便,她带着年幼的孩子撑起一个家。

孟江身材高挑、五官立体,是典型的“丹巴美人”,常年操劳让她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但豁达的笑容又展示着她内心的坚韧。沈洛村党支部书记阿布补充说,“孟江的公婆都在八九十岁高龄去世,丈夫瘫痪多年也没患褥疮,被村民传为美谈。”

孟江,是丹巴美人之一。丹巴美人,是丹巴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山下的丹巴美人

每年秋天,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丹巴籍美人,都会赶回丹巴,身着精美的特色服饰参加丹巴“秋选美”。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王剑冰曾在“秋选美”上担任颁奖嘉宾,他说:“丹巴持续举办选美大赛,将产生长远的文化示范效应。”

“听说选美那天,丹巴的女孩们都早早起床梳洗打扮,哪怕还不到选美年龄,也可以把尚美的信念刻在心里。”王剑冰说,“踏上丹巴这片土地后,我常感到平和、幸福、美好。丹巴人对美的追逐,似乎唤醒了我‘藏在内心的美’。”

丹巴美,美在丹巴人,还美在古碉、藏寨。

丹巴县被誉为“千碉之国”,是川西高原上碉楼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方。

“我们用‘花花墙’‘人字路’等叠石技艺修碉房,让大小不一的石头交错咬合,再加木头墙筋,用黄泥粘合,非常坚固。”75岁的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其米巴丹,19岁开始补碉楼、建碉房,如今技艺炉火纯青,徒弟遍布丹巴大地。

从甲居藏寨到中路藏寨,几百幢碉房,或依山傍水,或隐于林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宁静的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染丹巴时,几百幢碉房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宁静的美感

丹巴美,美在古碉、藏寨,也美在文化传承。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杨嘉铭是最早深入丹巴的学者之一。2002年,时年50多岁的杨嘉铭骑马“闯”进丹巴县莫斯卡,首次发现了这里遗存的600余幅“莫斯卡《格萨尔王传》岭国人物石刻”,填补了格萨尔图像文化的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隆冬时节的莫斯卡(杨亦军 摄)

“这次发现,促成了进出莫斯卡的公路修通,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杨嘉铭退休后,他的女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杨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杨环回忆,“父亲弥留之际,最放不下的就是始于莫斯卡,如今已成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英雄史诗《格萨(斯)尔》图像文化调查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生命最后,他还说‘老天再给我五年就好了’。”

“以丹巴为例,康藏文化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在杨环看来,文化之美融入了丹巴人的衣食住行。“比如丹巴人服饰中常搭配的披肩,源于丹巴‘东女国文化’,当地人认为披肩有‘女王遗风’,而丹巴尊重女性的传统和部分地区女性当家的民风,也与‘东女国文化’一脉相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披肩是丹巴人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丹巴地处藏羌彝民族大走廊,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区,藏族、羌族、汉族等多民族在这里共居。”丹巴县嘉绒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刘杰说,丹巴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被纳入嘉绒文化和康巴文化两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近年来,丹巴整合资金2.92亿元用于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

丹巴人不负山河美,将美存于形,融入心;丹巴城不负山河美,将美筑于墙,写入魂。

路与梦的坚守

一位丹巴老父亲说:“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们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说这话的是桂花的父亲。桂花是丹巴最早的民宿经营者之一。

2000年,丹巴通过民间自筹、政府贴息贷款,支持建设了最早的一批民宿。“去甲居藏寨看看吧!风景美得很!”那一年,开车到阿坝、甘孜的外地游客,路过丹巴县城时,常能见到一位瘦小的丹巴女性迎上来。这就是“甲居三姐妹”民宿的创始人桂花刚创业时的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客对丹巴文化兴趣浓厚

“房间根本不够用,我和家人把床铺让给游客,院坝、灶旁都睡过。”桂花说,创业不久后,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加上游客的“口碑”,甲居藏寨名气越来越大。

听说家乡在发展旅游,外出打工的姑娘小伙们回家开起了“藏家乐”。桂花帮村民介绍客源,带动甲居藏寨旅游产业“火”起来。2016年,甲居藏寨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0年底,桂花所在的甲居一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参与了旅游接待,村民收入节节攀升。“甲居三姐妹”民宿也扩建到三栋楼,年收入超200万元。

以桂花为代表的早期民宿经营者,走通了父辈不敢相信的旅游致富路,而以德吉初为代表的“新生代”民宿经营者,则实现了民宿“做精做强”的发展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遥望墨尔多山的丹巴民宿

2017年,刚大学毕业的德吉初,到莫干山等民宿产业成熟地取经后,回到家乡中路藏寨,在低息贷款政策支持下建起了“女王城堡·德吉康瓦”。

“一个女娃娃敢‘背’几百万元贷款建民宿,邻里乡亲都佩服得很。”土生土长的丹巴小伙张建明说。

德吉初的民宿生意非常好,近两年,节假日几乎满房,今年暑假更创下了连续60天满房的纪录。“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是她找到的“流量密码”。

德吉初的民宿建在观赏墨尔多山的绝佳位置,民宿名字中的“德吉康瓦”据说是“东女国”女王大殿的名字,传说丹巴县中路乡即东女国故都遗址所在地。“巧合的是我就叫德吉。”德吉初笑言,她常给客人分享丹巴的传统文化。

从多到精,从精到强,丹巴民宿还在不断创新。

德吉初今年对民宿进行了翻新,她拓宽了观景台,加装了载货电梯,还打算将现有的22间房合并为14间,对标东部沿海地区进行精品化发展。“又要贷款了!不过现在政策好,利息越来越低,不做点改变都不习惯。”德吉初笑言。

桂花与德吉初,在不同的年代选择了同样的路,因为她们都有“让更多人向往丹巴”的梦。而丹巴县半扇门镇阿娘沟一村党支部书记冯兴富的梦,则是“让丹巴更美,让生活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梨花树下,欣赏风景的丹巴女子(张健 摄)

“我们村可以接待不少游客!”走进阿娘沟一村灾后重建的小洋楼,冯兴富打开一个个按酒店单间或标间标准装修的房间,告诉记者,四年前村里遭遇泥石流,全村几乎成为废墟。如今,在中央和省级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的政策及浙江省帮扶资金的支持下,村里建起了标准农业园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以羊肚菌种植为支柱发展起了“四季产业”。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年收入达100余万元。“我们经历过受灾时‘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日子,如今住上小洋楼、领到集体经济分红,更懂得感恩党委、政府。”

丹巴,不负山河福泽,将少有人知的西部小城建成世界闻名的高原名城,走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促进的兴县之路。

丹巴,不负人城共美,将嘉绒文化、东女文化、红色文化、康巴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好,并向中外游客自信展现,奏响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动人乐章。

丹巴,不负山河不负民,以文旅产业牵引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绘出“全县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四年稳中有进”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丹巴,在壮美山河间,拓出一片安民乐土。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杜静 胡敏 刘婕 杨琦)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丹巴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