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回首七十年代,国营饭店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殊符号,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与情感,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岁月里,国营饭店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剪影。
而今天的时代,我们下楼,会看到大街小巷都是各地菜系的馆子,什么火锅店、烧烤店、川菜、湘菜应有尽有,大家想吃啥都可以去,但是七十年代的时候可不是这样,那时候的饭店都是国营的,想吃一顿可还不容易呢,今天咱们就来看看。
七十年代的中国,正值计划经济的高峰时期,国营饭店作为当时餐饮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提供餐饮服务的职责,更成为了社会结构和经济体系的缩影。
那个时候的中国,市场经济尚未兴起,所有的生产和消费都在国家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粮票、布票、肉票等各种票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日常饮食以粗粮为主,副食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有限。
在国家承包一切的情况下,所以国营饭店也是当时国家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稳定物价、保障供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虽然菜品和服务在今天看来或许不够丰富多样、精致入微,但在当时,却实实在在地满足了人们对于 “下馆子” 这种相对奢侈消费的期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独特的经济与社会生活风貌。
为了能够保证一定的食材供应国营饭店的供应链由国家计划分配,这在当时家庭生活中是难以想象的,每个饭店,定量定种,所以品种还是很有限的。
虽然国营饭店的菜品虽然种类有限,但每一道菜都经过精心挑选和烹饪,确保真材实料、味道鲜美,红烧肉、炸酱面、鱼香肉丝、糖醋排骨这些今天才常见菜品,但是在当时可是在国营饭馆里才能尝到的美味呢。
而且由于食材稀缺,厨师们往往能够用少量的肉和菜通过炒、蒸、煮等工艺做出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来满足人们的味蕾需求。
不过,绝对不用担心这些菜会不会难吃的问题,在七十年代的国营饭店中,大厨们往往都是经过严格培训和长期实践,掌握了烹饪技艺的人,这些技艺好多可都是家传的呢,当然,通过师承关系学到的,也很多,这些师傅的手艺绝对不会有问题。
就拿红烧肉来说,那可是当时备受欢迎的一道硬菜,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厨师先将肉块焯水去腥,然后在锅中放入少许底油,加入葱姜蒜爆香,接着将肉块放入锅中煸炒至表面微黄。
随后,加入适量的酱油、糖、料酒等调料,再倒入少量的水,用小火慢慢炖煮,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肉块变得色泽红亮,肉质软烂,入口即化,这是许多师傅们的拿手好菜,也是当时的人民最爱点的菜。
为什么呢?好像今天红烧肉也没有特别受欢迎吧,又肥油腻好多人不喜欢,但是,这可是在物资不发达的七十年代啊。
那时候什么最珍贵?当然是油水,作为一年到头吃不了几回肉的老百姓,只要有机会,那肯定是含肉量满满的红烧肉对大家来说性价比最高了。
国营饭店的外观往往朴实无华,没有如今饭店那般华丽的招牌和精致的装修,大多是一栋普通的建筑,墙面或许有些斑驳,油漆也不那么鲜亮,但却透露出一种质朴的气息,门口可能挂着一块写有饭店名称的牌子,简单而直接。
走进饭店,内部的陈设简洁明了,大厅里摆放着整齐的桌椅,桌面擦得干干净净,虽然有的桌椅已经有些陈旧,甚至可能有些摇晃,但却被摆放得整整齐齐。
地上是普通的水泥地,偶尔会有服务员拿着拖把来回清扫,保持着地面的清洁。墙壁上可能张贴着一些宣传画或者标语,比如 “节约粮食”“为人民服务” 之类的,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特色。
饭店的服务员们也穿着统一的制服,虽然款式简单,但却整洁大方,他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餐桌之间,有的在为顾客点菜,有的在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快步走着,嘴里还不时地喊。
七十年代的国营饭店装修也很有时代特色,一进去就能感受到浓厚的社会主义风格,墙壁上常常挂着革命领袖的画像,餐桌上铺着印有标语的台布,服务员统一穿着蓝色工作服,这些元素直到今天还被一些“怀旧餐厅”所运用呢。
七十年代,饭店多为国营或集体所有,国营饭店作为当时主要的餐饮场所,数量有限,且大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是妥妥的“热门”地点,所以人们想来这吃饭还经常需要排队等候,甚至需要提前预订。
特别是在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更有可能享受到下馆子的机会,他们招待外省领导啊、或者举办年会啊什么的,都有可能来国营饭店,因此啊,那个时候能当上体制内干部的孩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毕竟时不时就能下馆子嘛。
但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无疑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了,当时,大家伙儿的收入普遍不高,而饭店的菜品价格相对来说却并不低廉。
去国营饭店吃上一顿饭,往往要花费好几块钱,这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好几天的工资,而且,吃饭不仅需要支付现金,还得搭配粮票,这进一步增加了下馆子的 “门槛”。
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有在逢年过节、家里来了贵客或者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时,才会选择去国营饭店 “奢侈” 一回。
比如孩子考上大学、老人过生日等,这些重要的日子里,一家人会穿上最好的衣服,兴高采烈地走进国营饭店,点上几个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菜肴,在温馨而热闹的氛围中,享受这难得的美食时光,也让下馆子成为了一种充满仪式感的活。
去国营饭店吃饭的流程和今天也有很大不同,国营饭店有着一套独特的服务模式和不成文的 “规矩”。
顾客进门后,首先要到收银台买票,拿到相应的饭菜票后,再去窗口排队取餐,这种先买票后就餐的方式,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做法,虽然少了些现在餐厅点餐的随意性,但却也有着一种秩序井然的感觉。
服务员们大多态度严肃认真,他们按照既定的流程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在那个年代,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也很不一样,不像现在这样有着明显的 “顾客是上帝” 的服务理念,而是更像是一种平等的、各司其职的状态,而且顾客们也都习以为常,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饭店里常常人声鼎沸,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周围的顾客们一边品尝着饭菜,一边聊天交流。
有的在谈论着家长里短,分享着邻里之间的新鲜事儿,有的在讨论着工作上的事情,互相交流经验和心得;还有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孩子兴奋地讲述着学校里的趣事,大人则微笑着倾听,时不时地给孩子夹菜,这种温馨和睦的场景随处可见。
与现代社会相比,七十年代的下馆子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在现代社会,餐馆遍布大街小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用美食。
然而,在七十年代,下馆子却是一种奢侈的体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毕竟“物以稀为贵”嘛,所以啊,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能够在国营饭店下馆子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和满足。
所以,不管怎么说,七十年代在国营饭店下馆子确实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情,一般人一年吃不到两三次,只要吃过一次,一定就会回味和周边人吹嘘好久。
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新型餐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餐饮市场变得日益繁荣。
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国营饭店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或被改制,或被拆除,曾经熟悉的国营饭店招牌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但是回首这段历史,我们感慨万千,国营饭店虽然已经远去,但它所代表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精神品质,依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同时,我们也应珍惜当下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便捷舒适的生活条件,它们是时代进步的有力见证,让我们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品味历史的韵味,铭记那些为美好生活奋斗过的岁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