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
转瞬间这一年又将“落幕”
有一些温暖,值得细数
有一些感动,值得回忆
有一些名字,值得铭记
2024,你会记得怎样的山东?
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
那些迎难而上的勇气
每一张简单而又真挚的面孔
都在默默传递着能量
每一个匆匆离去的背影
都是我们感动2024的美好印记↓↓↓
也有“平民英雄”
数秒之间 千钧一发
与死神竞速
与时间赛跑
上演生死不弃的救援奇迹
“勇”不在于强悍
而在于毫无畏惧
用一腔孤勇书写人间正气
徒手爬楼、火场救人
看着坐在窗边呼救的女孩
他顾不得没有任何安全措施
来不及后怕一脚踏空了怎么办
一股脑儿只想救人
当两人在火光中相拥
在空调机位上蜷缩
看到“消防橙”的时候
他知道他们迎来了希望
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他是当之无愧的“超人爸爸”
他的名字是,许亮!
听到有人在岸边高呼救命
他撇下自家孩子冲下河救人
成功将三名落水儿童推向安全地带
在返回救孩子家长时
却因体力不支不幸溺亡
他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永远停留在了河北廊坊
救人事迹在网络上流传开
他生前经营的火锅店座无虚席
门口排起长队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手捧鲜花或胸别白菊
用行动向这位救人英雄致敬
他的名字是,栾留伟!
尘世喧嚣
亦有默默奉献者
独辟一境,甘得寂寞
只为燃烧生命的“花火”
“我愿意去!”
一句承诺
她为48位无名烈士
守陵三十二载
为了不让烈士们孤单
她就住在陵园旁
每天都要擦墓碑、扫落叶、清理杂草
每逢清明节
她还会备好黄纸
裁剪成48份
小心翼翼地用砖块压在每个坟头上
陵园在哪
她就在哪
她的名字是,赵银亭!
“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
为大家服务我格外有力量”
变了形的手指关节
是她义务理发55载的无声诉说
15万颗“红豆”
是有关于奉献的记录
漫长岁月里
一把剪刀、一颗红豆
见证的却是浓浓的邻里情
她的名字是,赵晓凤!
浩瀚人海
总有“心灵火炬”
在平行世界中传递温暖
肩负重任,背负行囊
在人群中播撒希望
抚平一小部分人的“伤”
看见那些最易被忽略的群体
她将自家大门对他们敞开
从设计到布局,从台阶到家具
无数看似细小的“微改造”
是她用行动践行“有爱无碍”
以一己之力,让8500万残障群体被看见
她,为无障碍之路探寻出更多可能
她的名字是,崔雅梦!
她有237个特殊的“孩子”
为了盘活仅有12名工人
6台破旧机器的服装加工厂
她背着煎饼去接活儿
从晌午头走到天黑
靠一双脚拉来了第一笔订单
出借自家房子,给职工当婚房
她为全厂职工免费提供吃住
还与残疾人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交纳“五险一金”
全厂在职工人259名
其中237名是聋哑、身体残疾的特殊群体
是她无差别地给了他们一个家
“辛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是237个“孩子”的共同心声
她的名字是,辛兴芬!
最动人的事业
是扎根基层 心怀仓廪
是献上青春岁月
也要将文脉赓续
让非遗技艺代代相传
“剩我一个光杆司令也毫不夸张”
面对“两夹弦”剧种的慢慢衰落
她从仓库找出布满灰尘的服装和音响
骑着摩托车三顾茅庐剧团老演员
终于,等来了文艺院团改革的契机
四十年,躬身戏曲,扎根基层
“不能让‘两夹弦’砸在我的手中”
她做到了
她的名字是,侯彦丽!
眼看着剧团就要散伙了
他站出来:“我当团长,演下去!”
一句承诺,蟠龙梆子找到了第七代传承人
他当建筑小工攒钱置办演出设备
剧团演员自己手缝戏服
没人请就自己出去找演出
哪怕一场演出每人只能分到5块钱……
他创新拍摄戏曲影视剧
把蟠龙梆子搬上了屏幕
“草台班子”走进国际电影节
让历经300年洗礼的蟠龙梆子焕发新生
他的名字是,韩克!
在危机面前迎难而上
以无畏之姿
捍卫正义的尊严
以果敢之手
引领变革的潮流
“火扑灭了吗?”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抢救
醒后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这个
出警途中突遇火情
他第一时间救火
“赶紧疏散围观群众!”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火场突发爆燃,火焰瞬间将他包围
玻璃碴子像子弹一样扎进他的身上、脸上
他在浓重的烧焦味中失去知觉
全身40%特重度烧伤
那一身的伤疤是他“英勇无畏”的勋章
他的名字是,李琳!
开播不到一年全网吸粉50万
半年卖出500万斤地瓜
“三个老男孩”组团开直播
初衷却是为了“自救”
大雪封路导致地瓜滞销
为了“全村富才是真的富”
平均年龄近70岁的“三个老男孩”
“赶鸭子上架”干起直播
为农民办点真事,办点实事
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他们的名字是,赵连利、赵连银、赵德福!
像这样的正能量人物
还有很多很多……
星火成炬,聚沙成塔
你的名字,我们会永远铭记!
《开屏见“好”》
关注普通人,紧盯感人事
2025,一起向好人致敬!
山海不待人,四季自轮回
这些温暖的故事
来年,等待你我一同续写……
(大众新闻编辑 刘宪伟 设计 张怀博 策划 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