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记录过去,映照当下,启迪未来。为让我国文物资源“家底”更清晰、让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更可见可感,自2023年11月起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芜湖,截至12月9日,已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数量743处,三普复查率87.31%;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8处;鸠江区、弋江区三普复查率已达100%。文物普查员们翻山越岭遍访遗珍,细针密缕绘“地图”,丰富了文物内涵,拓展了保护对象。
什么是“四普”?“四普”就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据悉,前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分别于1956年、1981年、2007年开始进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十四五”期间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行动。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
“四普”过程中,芜湖组建调度普查队伍,抽调专业素养高、文物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经历过三普或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的业务骨干,组建7至8人的调查小分队,兼顾文物专业和测绘技术,做到信息采集全面、规范,减少返工。落实“市协调、县负责、镇参与、村配合”的责任制,为后期的普查档案签名存档奠定基础。
针对文物简介描述难问题,芜湖还组建四普文字工作专班,普查队伍及时做好现场文物信息采集整理,边普查边撰写、边打磨边上传。此外,成立由市普查办和县普查办等年轻业务骨干组成的信息数据专班,保证每个县级普查单元至少有一名同志熟练操作系统,重点做好数据上传及后期修改、系统维护等工作。紧扣坐标打点、标本采集、图纸测绘、照片拍摄等关键信息,加强数据填报和图纸、照片审核,坚持审核前移、把关从严。
四普期间,芜湖市坚持文物普查与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相结合,为文物建立健康档案,抓预防、治未病。针对普查中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标志碑、文物安全直接责任公告公示牌丢失、损坏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目前,已新增不可移动文物标志碑8块。
(图文来源于“芜湖发布”,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