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张向阳
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成功,中国世界遗产增至59项;12月再添4项非遗代表作,“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申遗成功,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遗产项目实现“转名录”,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居第一。
北京中轴线:红墙黛瓦间,链接古今世界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700多年来,这条北京城的“脊梁”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赓续不绝,也见证了大国首都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遗产区占地589公顷,缓冲区占地4542公顷。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15个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等遗存。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认为,北京中轴线延续“中国秩序”,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这条轴线上展现出来,它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独特,甚至是唯一的见证。
巴丹吉林:沙漠遇见湖泊,惊艳了世界
一提起沙漠,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沙连天、苍凉干旱的“生命禁区”。然而,在内蒙古巴丹吉林,你看到的是沙山耸立,沙脊如刃,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古庙沧桑,意境悠远,美不胜收。巴丹吉林,这个此前并不被外界熟知的神秘沙漠,以令人叹为观止的瑰丽画卷惊艳了世界,7月26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以其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和地质地貌价值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沙漠类型的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不可替代的人类共同财富。巴丹吉林沙漠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银额盆地,多样的风蚀地貌、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广阔的鸣沙区域和世界上最高、最密集的高大沙山是其独一无二的显著特点,这里有世界上最高大的沙山——必鲁图峰(相对高度460米),还有诸多超过200米的高大沙山,161.7万公顷的广袤沙海中,144个湖泊星罗棋布,微生物群落和盐分的不同,使其呈现出粉色、蓝色、绿色等多种绚丽色彩,美轮美奂。全球少有沙漠可以与巴丹吉林沙漠比肩,巴丹吉林沙漠的景观和不断变化的地质地貌特征,令人叹为观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独特、稀有、绝妙的高大沙山,以及无数色彩斑斓的丘间湖泊,是温带和超干旱气候下沙漠景观和地貌持续演变的杰出范例,也是全球范围内具有罕见自然美的沙漠景观之一。”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生命驿站助候鸟翱翔世界
7月26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等5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新晋观鸟胜地究竟有何独特魅力,能够赢得全球专家的一致认可?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位于世界最大的潮间带湿地,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候鸟的重要栖身地。这条迁徙通道由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经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一直延伸至大洋洲,纵贯22个国家,是全球鸟类多样性最丰富、濒危物种比例最高的迁飞通道,为数千万只水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可谓生命驿站。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申遗首席专家雷光春曾经说过,这些地方不但拥有世界级的湿地,还有看一眼就“赚翻”了的候鸟!比如“自带饭勺”的勺嘴鹬,全球仅剩500余只。“这才真的是限量版,看到一眼就赚了!”
世界非遗版春节:“年味”火出圈走向世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热闹且象征着团圆和希望的节日,2025年蛇年即将到来,人们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
春节申遗成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中华文明理念的世界感召力进一步增强。自古以来,春节就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炎黄子孙心中不可替代的盛事,是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佳节。备年货、贴对联、放鞭炮、挂灯笼、逛庙会、吃年夜饭、拜年、发红包、看春晚……再到街头巷尾热闹非凡的舞龙舞狮花灯表演,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寄托着人们对春天对新的一年的殷切期盼,饱含着中国人对家庭、对亲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热爱,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不息的文化基因与情感密码。
春节申遗发起者冯骥才先生认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调动了自己喜闻乐见的所有的文化与艺术的方式与形式,包括民间的祭拜、庙会、戏剧、舞蹈、曲艺、绘画、书法、工业、饮食、游艺等等。集体创造了一整套极其密集和丰富的年文化,无论其文化规模与价值,还是精神深在的内涵与意义,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羌年”:“云朵上的民族”的盛大节日
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我国“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项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燃起火塘“万年火”,跳起欢快的莎朗舞,千人坝坝宴共庆丰收与团圆。“羌年”,是居住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与绵阳市北川、平武等地的羌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相关活动通常持续3—5日。
羌族被称作“云朵上的民族”,“羌年”是集羌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歌舞艺术、传统技艺、节庆仪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实践,是羌族文化的全方位展现,见证着羌族文化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时代变迁中的不断发展,它的文化价值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三千年“活化石”: 黎锦灿若云霞绽放世界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棉纺技艺之一,被称作纺织业的“活化石”。
对于没有创造文字的黎族,黎锦像一本“史书”,写就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智慧。早在新石器时代,海南岛上的黎族先民已会使用工具制作绳索或丝线。西汉时期,已织造出精美的“广幅布”。至宋代,黎族的纺织达到很高水平。元代,黎族纺织工艺已传至全国。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有麻织、棉织、织锦、印染(包括扎染)、刺绣、龙被等品种,以色彩鲜艳、图案多样、工艺精湛而闻名,被赞叹“光辉艳若云”。如今,古老黎锦正穿越历史长河,以时尚化、潮流化、年轻化、国际化的设计形态融入现代日常生活。有些产品还走进了英国、意大利、韩国、日本、挪威等国家的文化展演和消费市场,绽放多样风采。
木拱桥营造技艺:长虹卧波,连通世界
清流激湍,映带着两岸的山岭村舍,溪涧之上是一座座古朴的木拱桥,沟通着道路,也连结着人心。它们被誉为“桥梁建造活化石”,有如一道道长虹,飞跨在浙南闽北的山水之间。
中国木拱桥营造技艺是使用我国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这一技艺体系源于唐代的木拱桥三条桥,现主要流传在浙江、福建等地。木拱桥不仅联通了山路,更承担了乡民集聚、休憩娱乐、举办民俗活动等功能。此次“转名录”,标志着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项目从“急需保护”进入到“正常保护”,实现了良性循环,代表了国际社会对项目保护传承成效的高度认可。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