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建设25周年。12月26日至27日,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组织邀请了三十余位媒体记者、自媒体大V走进珠海校区,调研采风校区25年发展成果。
在珠海校区编年史陈列厅,媒体记者了解了校区的建设历程与发展现状。校区现在拥有14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5间本科教学实验室,7377台套本科实验设备,各类体育场馆总面积6.7万平方米,音乐厅面积超1万平方米,以及各个大科学装置、大科研平台。
在“珠海云”号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船长和科研人员向媒体记者详细介绍了母船的设计理念、空间设计、支持功能、航次任务和成果。母船主体设备的国产化率高,其建设贯彻了“绿色智能”“无人系统科考支持”“未来感”等设计理念。
媒体记者还前往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南方海洋实验室进行调研。媒体记者参观了实验室八大公共平台之一海洋生物资源库、南方海洋实验室科普基地,深入了解实验室如何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为建设“海上新广东”贡献珠海力量。
在校区内的若海湖,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学生向记者演示了第二代海-空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和气垫无人艇“红鹳1号”。这两款设备均具有相当大的工程实用价值,其中无人航行器还曾于今年夏天跟随“中山大学极地”号前往北冰洋开展了冰区海试。
在天琴计划测距台站,媒体记者向科研人员了解天琴计划的最新进展。天琴计划是罗俊院士于2014年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目前,天琴测距台已成功测得了月球表面上5组反射镜的回波信号,测出国内最准的地月距离,且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专场发布会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保继刚,中山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赵羲,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平台设施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穆原子分别介绍了“阿者科计划”、中山大学极地科技工作、万山海上测试场的最新进展与成果。
在媒体见面会上,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戴永久院士讲述了中山大学与南方海洋实验室在海洋领域的建设发展成效、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2018年11月,南方海洋实验室正式成立。“政府所有,大学管理”的建设模式汇聚了珠海市的支持与中山大学在人才、平台、学科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激发了科研创新活力。南方海洋实验室与中山大学海洋学科群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形成了融合的、一体化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基地,打造了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全球首创的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系统、国内首台配备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新型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全球首个海洋数字孪生引擎DTO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已成为珠海市崭新的城市“名片”。
见面会上,哲学系(珠海)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陈建洪教授告诉记者,哲学系(珠海)按照“跨学科、重比较、国际化”的思路,与广州校区哲学系错位发展,已成为国内最为国际化的哲学院系之一。2018年,中山大学整合研究力量,组建了“一带一路”研究院,主体迁设于珠海校区。研究院长期致力于推动区域国别学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形成了集群效应与校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特色,并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型高校智库和跨学科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媒体见面会上指出,回顾25年的发展历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与珠海共生共荣,是校地合作的结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杰作”。珠海校区的建立和发展,已成为百年校史的辉煌篇章,珠海校区对中大的重要意义可以用三个“新”来概括:拓展了办学新空间,增添了发展新活力,搭建了服务新平台。
他表示,珠海校区是中山大学服务珠海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服务广东走在前列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依托。中山大学将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治理体系改革,提升校区服务和管理水平,全面加强校地合作,深入对接珠海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珠海校区成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创新引擎”,为珠海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提供支持,加强国际化办学,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表示,当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建成,圆了珠海人的“大学梦”,其创新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吸引了各地政府、媒体和学校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坚持聚焦服务珠海市经济产业、社会事业发展,在为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珠海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深化市校合作,在政策扶持、资源保障、服务优化等方面加大力度,为珠海校区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助力中山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邱清萌 郑钰)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