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山大学校友会公众号、中山医学院
2024 年 12 月 7 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一届 「 树兰医学奖 」 颁奖盛典在澳门与内地经济交融的新高地 —— 横琴拉开帷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87 届校友黄晓军院士荣获 「 树兰医学奖 」。
陈竺院士、李兰娟院士为黄晓军院士颁奖
新华社专访:
骨髓移植 「 北京方案 」 创建者
黄晓军,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87 届校友。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
黄晓军教授创建了被称为 「 北京方案 」 的非体外去 T 细胞单倍型相合(半相合)骨髓移植疗法,让全世界 20 余类、70 余种血液病的患者拥有了重获新生的机会。
2024 年 2 月 23 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行的移植与细胞治疗年会上,黄晓军因此荣获国际血液与骨髓移植研究中心颁发的杰出服务奖。颁奖理由之一是:「『 北京方案 』 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疗效最好的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系统。」
作为半相合骨髓移植的全球领军人物,黄晓军开创了全球骨髓移植的一个新领域。
在新华社专访,他回顾了自己及其团队多年探索创新的心路历程-骨髓移植是白血病、淋巴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恶性血液病最好的治疗方式之一。但长期以来,骨髓移植要求供者和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百分之百相同(全相合),否则易因严重排异反应危及患者生命。但全相合在兄弟姐妹之间几率也仅约 25%。对中国独生子女患者来说,找到全相合供者的机会如抽彩票中大奖一样微小。
黄晓军说,他从攻读硕博时起,「 脑子里就始终有这么一个想法:必须解决供者匮乏的问题 」。
上世纪 90 年代,国际医学界的观念是:通过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必须去除 T 细胞。但在临床实践中,黄晓军发现疗效很不理想,于是设想能否改造而不是去除 T 细胞,从而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率。1998 年前后,他开始按照这一思路进行一系列探索,2000 年成功进行全球首例改造 T 细胞的半相合手术,患者至今健在。到 2004 年,他和团队成功进行了 58 例半相合手术。
病人存活,是成功的 「 铁证 」,给了黄晓军坚定的信心。但当时,全球血液学界尝试半相合治疗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认定 「 此路不通 」。这一突破和成功如何取信于中国和世界同行?
黄晓军说,改变当时骨髓移植只能全相合的事实很难,改变国际血液学界的通行做法和理念更难。这一过程并不像捅破一层窗户纸那么简单,涉及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改进,还需要掌握和使用国际科研标准与方法学。
他说,针对四面八方的质疑,他和团队围绕半相合移植,从预防治疗、抗宿主病到复发应对,进行了大量工作。他们首先带动了天津、苏州、广州等地全国同行的参与,进行多中心、前瞻性循证研究,同时持续发声,不断在国际血液学界发表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证明半相合疗法与全相合的疗效等同,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能更好。
「 为什么能得到世界公认?就是我们面对质疑做了很多,在全国同行的帮助下说服了全世界。」 黄晓军说。「 我是发动机 」,他这样形容自己对开创和推广全球半相合移植治疗血液病的贡献。
总结创新经验,黄晓军说,一路走来,国际同行的质疑、挑剔,甚至不信任,既是挑战,也是帮助,尤其带来方法学的进步。科学有其基本逻辑、基本方法和基本标准,任何创新也都有其局限和时限。如果没有国际交流,创新停留于自身,很可能昙花一现,活力难以持久。
在他看来,年轻医生需要坚持从临床第一线基础工作做起;需要学会快速找到和了解问题;需要提升包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在内的科学能力;还需要 「 秉持这样的想法:我也是全球进步的贡献者,要对中国人的健康,对全人类的健康做贡献 」。
黄晓军今年 60 岁,已当了 37 年临床医生,迄今仍每周坚持两个半天门诊,到三个不同住院病区查房。「 我每天基本上大部分时间在临床,」 他说,「 临床医生始终是我对自己的定位。」
初审:张玉琦 关芊璇
审核:陈保瑜
审核发布:郝雅娟